地缘政治的斗争逻辑及对当前人类命运的启迪论文

地缘政治的斗争逻辑及对当前人类命运的启迪论文

地缘政治的斗争逻辑及对当前 人类命运的启迪

吴凯之1 张 彪2

(1.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安徽行政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安徽行政学院教授,党建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摘要] 地缘政治思想起源于人类生活的基本常识和事实,是对资源有限与发展无限的人类世界根本矛盾的深刻洞察。国家的地理位置、生存空间、对空间的把握能力及地缘边际利益关系是地缘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地理位置、边际关系、权力优势等是其斗争逻辑的主要内容。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度明显提高,地缘政治的斗争逻辑已成人类命运的阻遏力量,人类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因时而出,必将开辟人类命运的光明未来。

[关键词] 地缘政治;内涵与逻辑;人类命运;启迪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社区记忆的保护机制研究》(编号:13BSH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地缘政治思想是西方许多政治家和战略家谋取国家利益的策略之源,这一思想学术在F.拉采尔、R.契伦之后,经过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豪斯霍弗(Karl Haushofer)、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的不断掘进而为西方战略界趋之若鹜,且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数百年来的国际政治生活。无论是20世纪英国的兴盛衰微,还是21世纪德国的勃兴强盛,抑或是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及至苏联解体后美国东西两线出击谋取世界霸权,地缘政治思想的逻辑运用始终是西方大国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偏爱。那么,地缘政治的思想内涵与斗争逻辑是什么?在当前波云诡谲的国际关系调整中,这一思想对人类命运具有哪些启迪?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思考。

一、地缘政治的思想内涵

地缘政治(geopolitics)又称地理政治,是将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生存发展与政治行为的基本因素,并判断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所处位置及所应采取的行动策略的学说。在现代国际政治思想体系中,地缘政治就是关于一个国家生存空间、边际结构和利益关系的思想,是一个国家的经邦济世之学,其经世致用的价值在人类近五百年历史变局中有迹可循,且创化不断,成为国家安全和战略学的精髓。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始终焕发出年轻活力的学说,地缘政治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的要义有三。

(一)自然地理因素是地缘政治思想的起点

“用其地之人,因其地之势,以驱策天下,而天下无以难之”[1]5,地缘政治起源于地理学常识,运用的却是政治学思维,其本质是地理的政治。拉采尔认为,国家正如一棵大树,其特质必然受其植根的自然地理的特点和位置影响。在国际关系中,如果“不参考整个人类的和非人类的、有形的、无形的环境因素光谱,就无法充分理解国际政治的背景”[2]199,维护国家生命有机体的成长就失去依托。地理是人类历史的基础,也是地缘政治思想的起点。从空间或地理中心论的观点对国际局势及其趋势背景进行整体的研究是地缘政治思想的方法。沿着这一思想径路,由自然地理结构要素出发,去考察一个国家的地缘边际、空间位置、利益关系和权势影响是地缘政治思想的分析脉络,也是地缘政治学思考国家安全环境、谋划地缘政治战略的要点。

地理作为人类历史的基础是已经被人类社群全部生活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常识和根本事实。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地理因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地缘政治进行过系统明确的论述,但通过对摩尔根所提供的人类社会资料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理论阐述,也闪耀着地缘政治思想的光辉,为我们解释和理解地理在地缘政治中的起点作用提供了钥匙。[3]2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维持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资资料生产的平衡是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而无论是人类自身的延续还是物资资料的生产,环境和资源都是充分必要条件,这一条件的来源就在于自然地理。政治是地理关系的灵魂,是地缘战略的出发点。地缘政治就是地理的位置、空间、边际的政治。

广西是我国第一大芒果产区,而广西有名的“芒乡”是百色,在百色更有独享天时地利的阳圩农场。从上世纪80年代起,阳圩就通过不断摸索,形成一套独特的芒果栽培管理技术,出产的芒果品质超群,成为市场上的宠儿……

(二)位置结构及利益关系是地缘政治关系的要害

地缘政治(Geopolitik)虽然是个舶来的概念,但中文意译却传神地传达了契伦的内涵。“地缘”就是因为地理而产生的因缘关系,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语义解释,对事物生死幻灭起主要作用的条件叫“因”,起促进辅助作用的条件为“缘”;“政治”则是一种组织规则和秩序,是人为谋断的结果。地有八方,“形势为主”,形势的造化则来自于自然地理及国内治理格局,“天下之形势,视乎山川;山川之络,关乎都邑”,“天地位而山川奠,山川奠而州域分,形势出于其间矣”[1]17,因此,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要素、空间布局、位置距离所形成的态势就是地缘形势,在国际关系中,这些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方位,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利害关系所系。

本质而言,国家间的地理边际、位置及利益关系,就是地理区位、边界及利益的网状结构关系,这种关系所以是地缘政治关系的要害,是因为当这种边际、位置及利益关系具有相生性时,则关系中的各方其地缘政治势能和利益就能相互促进,反之则相互掣肘。自然地理是客观的存在,政治则是主观的运用。地缘政治和资源政治的统一性说明,地理边际、位置距离及利益交往往往表现为政治上的权力关系、军事上的安全关系,经济上的财富关系。权力、财富与安全是地缘政治的主题。一个国家权力、财富与安全的分布状态就是国家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位置。

(三)空间及对空间的利用能力是地缘战略的关键

历史地看,美国是将控制利益重心与谋求权力优势的地缘政治手段发挥到极致的国家。在继承拉采尔有关空间和“政治区”的思想精髓基础上,美国的战略精英沿着麦金德、马汉、斯皮格曼和凯南的思想径路,将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和焦点区域进行了反复考量,形成了一以贯之的战略设计。从总体看,近百年来,美国的地缘政治思想家和战略家是一直按照均势理念,以欧亚大陆和“心脏地带”为支点,以控制这一重要利益重心从而达到控制全球力量体系为首要任务,以实现在全球焦点区域的权力优势为根本策略而进行地缘政治逻辑的运用和博弈的。二战结束后,“确保旧大陆的两个区域不被一个国家或数个国家构筑成的联盟所统治”[7]137-148,始终是美国世界地缘战略的底线,而苏联解体以后,这一趋势尤其明显,寻找靠近利益重心的战略“支轴”和“枢纽”,阻遏对地缘政治均势格局形成挑战的对手,实现全球权力优势是美国孜孜以求的目标。

从这一逻辑出发,我们发现,地理和地缘政治权力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一个地缘政治体与其把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领土或活动空间能力之间的关系。在西方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体系中,利用空间的能力和权势是极为重要的概念,是地缘政治战略实施的关键。在西方地缘政治思想家看来,一个国家地缘政治势能的形成根基在地理形势,关键则在对其向上发展所需要的空间的把握能力,生存空间与对空间的利用把控能力,是地缘政治权力的表现。位置、空间和界限是支配人类分布与迁移的三组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人口活动空间及对空间的把握能力则构成了地缘政治思想和实践的主要维度,由此所生成的资源、利益及权势就是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逻辑内涵。

(二)情景教学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课本上的语言总是抽象的,而教师只是一味的传授抽象的知识,只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能动的个体,作为教师不能够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适当的抽象知识可以增加学生的逻辑能力,但是,情景教学在于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情景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于枯燥,无聊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地缘政治的斗争逻辑

地缘政治思想起源于人类生活的基本常识和事实,是对人类世界根本矛盾的深刻洞察。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发展需求的无限性矛盾,是制约人类世界的根本矛盾,[4]这正是地缘政治赋予地理环境、位置空间以深刻意义的依据。鲁道夫·契伦认为,无论哪个国家,要实现其持续发展,就必须具备广阔的空间、对全体国民的有效治理和自由活动的权力。这深刻地揭示了地缘政治的斗争逻辑,为我们理解五百年来人类世界国际关系的本质提供了维度。

(一)资源有限与需求之无限的矛盾是地缘政治斗争的逻辑起点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8]58,这是对当前人类命运深邃的洞察和伟大的忧患,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当前人类世界呈现的两大趋势日益明显。首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内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变革动能正加快释放;其次,世界“正进入一个新的民粹民族主义时代”[9]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美国的贸易保护和民族民粹主义也在加速助推单边主义行动,“世界秩序的破坏将国际关系推向了最基础的平衡——新的秩序将建立在军事平衡的基础上”[10],“新冷战”甚至热战的可能性陡增,人类命运面临深重困局。

资源与地缘、资源政治与地缘政治的统一是贯穿地缘政治理论思想与实践应用的主线。地缘政治本质上就是资源的政治。[4]而资源是附丽于自然地理之上的,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矛盾决定了国家生存的局限,因此,契伦认为,国家本质上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具有自在的目标和动力,国家的成长就是土地和人民结合关系的增长。笔者研究认为,这也是民族国家生存的地理空间和活动空间的增长。一个国家要想维持其不断地向上发展,就必须拓展地理环境、资源空间、生存空间,活动空间就是生存空间,决定了国家发展的向度与高度,也决定了地缘政治斗争的本质。按照这一逻辑,国家生命有机体生存空间的竞争,乃是与国家命运生死攸关的斗争。

(二)空间位置与边际利益关系是地缘政治斗争的关键内容

从自然地理这一起点出发,地缘政治思想家们发现,地理边际及位置关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地缘结构关系,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就是因其地理位置而形成的与其他国家的边际结构与利益关系。笔者认为,这既包括了狭义的地理边际关系,也即地理边界与利益关系,也包括了广义的因位置而发生的结构与利益关系。地理的边际结构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缘政治体的地理边界结构,这是由自然地理位置决定的关系,而利益关系,则是不同地理主体因位置和利益而产生的合作或者矛盾竞争关系。地理的位置结构和利益关系是地缘政治关系的要害。

一个国家就是一个自在的地理主体,其所拥有的空间、位置、形势会影响地缘关系的险豁难易,而地缘关系又反过来影响地理主体的处境。空间、位置及在国际地缘格局中的影响是地缘政治斗争关注的焦点内容。拉采尔认为,空间是一种政治力量,应该从权力角度而不是从自然地理意义上加以评估。一个国家的地理基础、区位结构、边际关系、资源供给、活动空间决定了其发展的向度和高度;生存的大空间首先依据地理空间与自然条件,其次决定于地缘的边际结构和空间边际关系,再次取决于国内治理的水平以及对空间的把握能力;领土空间是确保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国家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实际上就是地理空间、位置和利害关系,这种关系在地理上是地缘边际关系,在空间上是交互制约关系,在政治上则是资源与财富的分配关系。空间位置与利害关系是地缘政治斗争的焦点内容。

(三)战略重心与权力优势是地缘政治斗争的现实目标

“地缘政治的本质并不是地理与地理的关系,而是地理与政治的关系”[4],是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利益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既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而空间位置又决定了国家的地理方位与资源配置的利害关系,因此,关注利益重心,培养势力范围,寻求权力优势必然成为地缘政治斗争的现实目标。近代地缘政治思想创立的早期,地缘政治思想家们从地理要素出发,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对空间的把握能力上。詹姆斯·多尔蒂就明确指出,“在抽象层次上,地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地缘政治)体现在这样一种能力上:一个国家有能力在任何时候运用权力去影响或控制它视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领土”[6]68,一战前的德国和二战轴心国日益增强的领土扩张野心正是在这一思想逻辑的径路上越走越远的。雅尔塔体系建立后,地缘政治大国关注的焦点逐渐放在了利益重心及对政治区的控制力上,这符合地缘政治的逻辑。因此,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将寻求对重要战略中心的权力优势及控制力作为关键选项并不意外,美国的地缘政治渴望始终强烈。

空间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空间和生存空间,也即一个国家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供给足以养活一国人口的容积和能力。拉采尔认为,国家的向上发展,就是土地与人民结合关系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必然要求具有相适应的地理空间以及资源条件,国民需要生存空间,国家也不例外,如此,基于地理空间的资源供给不足,生存空间就面临危机,拓展生存空间就成为必然的政治渴望。因此,空间才是地缘政治权力的关键。但具有自然地理和生存空间却不能天然地赋予人口增长以福祉,一个国家还必须具备人口的增长质量和对生存空间的把握和利用能力,这是确保国家向上发展的生命线,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要害。

布热津斯基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全球秩序丧失的问题,这一问题越来越严重”, 其原因则是 “在全球舞台上,日益强烈的平民主义愿望,加上打造化解政治和经济危机的全球共同对策所蕴含的困难”[12],但将国际秩序失序的原因归结为发展经济体的兴起无异于指鹿为马,而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威廉·沃尔福思(William C. Wohlforth)则更加明确地指出,现行世界秩序仍相当稳定,不应期待目前的冲突局势中会孕育出“新秩序”,这进一步透露了美国战略界面对人类危机所展现的立场。这表明,在方兴未艾的全球新兴力量日益增长、全球治理变革深入发展的时刻,美国的民族民粹主义也越来越走向了世界的对立面边缘,其单边主义的冲动冒险或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这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政治家们的警觉。

例如:在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采用实物投影的技术可以放大传统实验中阴阳两极产生的气泡现象以及阳极产生的黄绿色气体.让学生可以清晰牢固的记清阳极和阴极分别出现了什么样的生成物.教师还可以在教学钠的性质时,把切割钠的实验现象放大并投影到课堂上,学生可以观察到切割出的钠从银白色迅速变为暗灰色的实验现象.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的本质,提高学生将教师讲授知识转换自身知识的转换率.

三、对当前人类命运的启迪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全球政治秩序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动荡不安中,全球贸易战的滚滚狼烟和大国博弈的加剧,即具有标志性意义。当前世界,一方面正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普遍渴求;另一方面,人口与资源、贫穷与富足、保守与开放、合作与对抗的矛盾摩擦也日益多样,全球区域性、贸易型的失序动荡正有向全球性政治和军事领域蔓延的趋势,人类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前,开放与保守、共享与独占、生存抑或毁灭,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尖锐考验。必须密切关注世界局势的发展动向,准确把握地缘政治逻辑对当前美国国家行为的影响走势,未雨绸缪,做好应对。

造成目前人类命运困局的根源在于人类世界根本矛盾的激化。亨廷顿认为,当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超出了政治秩序的适应力时会发生政治衰败,[11]58这是极具远见的。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加速发展,西方建立在200年全球资源廉价供给基础上的财富分配体系已不可持续,固有的世界政治秩序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现代化的需要。一方面,人类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和平发展更需要人类加快协调立场,创新全球治理体系,共享共建美好世界;但另一方面,世界秩序的破坏和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又在阻止这一秩序的创新,人类的和平发展与美国等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民族民粹主义矛盾更趋尖锐化。这构成了当今全球政治的真实图景,在这一图景中,美国对全球秩序一方面上下其手,频频破坏,另一方面又竭力维护,为人类命运增添了变数。

(一)当前人类命运面临的困局及其根源

资源的有限与发展需求之无限的矛盾是人类世界的根本矛盾,也是决定人类世界其他矛盾的总根源。工业革命以后,大规模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资源及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分配,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资源的有限性与增长需要的无限性矛盾也越来越凸显。这一矛盾首先表现为社会总生产中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不平衡的矛盾,[5]82其次则表现为生产发展与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矛盾,是高速发展的资本生产对资源和市场的迫切需要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是近代地理发现的意义所系,是F.拉采尔国家生命哲学以及契伦、麦金德、马汉地缘政治思想的立基所在。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正因为OLED具有自发光,其具有对比度比较高,显示效果比一般的液晶屏好许多;此次用的是SPI接口,如图6所示。

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按照《上海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要求,经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建立食品安全培训档案。

在人类世界近现代艰险曲折的历史中,地缘政治的思想逻辑已经被西方大国反复实践,并深刻地影响着100多年来的世界秩序。无论是一战前拉采尔主张德国的命运就是要不断获得新的领土,还是俾斯麦致力的德国的“现实政治”(Realpolitik)利益,也无论是麦金德将东欧碎片化以分割德、俄,确保英国霸权,还是马汉、斯皮格曼看重海权和“边缘地带”,极力谋求实现美国对“枢纽”的权力优势和控制,乃至于当代的亨廷顿、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对传统地缘政治的复兴,维护美国的地缘政治霸权,在近现代人类世界大国权力的更替变迁中,始终闪耀着地缘政治战略谋划的刀光火影,虽然不同国家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思想的侧重各有不同,但其逻辑却一脉相存,以至于今。这为我们理解当前人类命运提供了启迪。

(二)地缘政治的逻辑陷阱及对人类智慧的严峻考验

美国当前民族民粹主义的兴起以及单边主义行径的增加具有国家战略和其历史发展的连贯性,是美国国家目标与战略策略已深陷地缘政治逻辑陷阱的必然。早在二战前后,罗斯福就曾经认为,在一个由强权支配的世界里,事物的自然秩序都体现在“势力范围”这一概念之中。这实际上也是美国历史以来的精英追逐美国利益的思想立意,是美国政治家和战略家对地缘政治思想逻辑运用的表现。苏联解体以后,为了独霸世界,美国更加加快、加紧了其地缘战略布点,特别是面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和人类世界的秩序危机,“美国仍然以传统的地缘政治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造成他们坠入自己的地缘政治陷阱而无法自拔”[10],这是当前美国日益扩大其单边行动领域的主要原因,而美国自身则也因此而在矛盾中加速衰落。

由于天然气发电成本相对较高,同时还要受天然气管网建设等因素制约,因此我国气电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根据地区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美国的这种矛盾一方面表现在对世界政治失序危险与趋势的清醒把握,另一方面又情不自禁地在旧秩序的迷思之中沉溺。威廉·沃尔福思(William C. Wohlforth)对现行世界秩序仍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不应期待目前的冲突局势中会孕育出“新秩序”的看法代表了美国战略界的深思熟虑。因此,笔者研究观察认为,竭力维护美国主导的固有秩序,以抵消全球治理变革和新兴地缘政治力量调整的影响,是当前美国政治的主要取向。但问题的关键是,人类世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和平与发展这一人类普遍的诉求无法阻遏也不应被淹没,全球政治秩序变革的动能是不可能停滞下来的,这一矛盾就对人类智慧形成了空前的考验。如何走出地缘政治的逻辑陷阱,重构美国对新秩序的信心,已经迫在眉睫。

地缘政治思维考察一个国家的地理、人口、经济、历史、文化、制度,考察其在国际格局中的地理区位、资源供给、发展掣肘,无疑具有深远的价值,对现代民族国家而言,所具有的生存意义不言而喻。但在人类世界科技产业变革加速,国家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货物、资本和劳动自由流动明显加快的新时代,将空间和权势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目标的思想已经不合时宜了。正如傅莹女士所指出的那样,“地缘政治结构的改变,使得传统地缘政治‘(世界岛)中心—边缘’模型不再有效,因为现在所有人都生活在同等的经济空间中”,“美国仍然以传统的地缘政治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造成他们坠入自己的地缘政治陷阱而无法自拔”[13],世界治理体系和安全体系都需要适应新的全球经济体系,而美国民族民粹主义的兴起逆历史大势而动,已经成为新旧秩序交替时期人类动荡不安的根源。美国抑制其地缘政治冲动,走出地缘政治的逻辑陷阱,不仅是美国走出自身矛盾困局、化解当前人类严重不信任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全人类命运和福祉的重要内容。

四、结论:劈开人类命运的光明未来

国际政治本质上是有关人类生存发展的科学,而任何政治科学都是以历史为依据的。地缘政治思想作为人类思想文明的成果,在探索国家地理与空间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但其思想逻辑的排他性立场易于导致国际关系零和博弈的缺陷也显而易见,一百多年来的人类灾难已经反复证明了这点。因此,引领国际关系走出历史困局,指引人类走向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需要新的国际政治文明的思想火炬。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呼应了人类共同的期盼,为世界指明了方向。

现今,大多数医院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存在一定的偏见,从而导致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体系一直得不到相应的完善与健全。一般医院习惯将预算管理工作、成本控制工作纳入到行政工作范畴,或者与行政部门一起设置,二者职权上并没有明显的分割,此种设置模式过于简单、粗糙,使得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作用与价值一直得不到发挥;而部分医院甚至对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与误解,直接将此类工作内容纳入到资金控制部门的工作范畴。长此以往,医院的财务工作必定会陷入混乱状态,最终影响医院的整体发展。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顺势而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4],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厚植于东方文明的深邃博大,汲取了人类优秀政治文明成果,也观照驾驭了当今人类世界发展的大势,必将为人类的生生不息、创化不止,提供取之不竭的思想滋养。正如彼得·汤姆森所说,“对我而言,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15],这生动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对当前人类的伟大意义。我们坚信,在新时代的光风中,这一伟博大精深的思想必将为人类劈开光明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明]顾祖禹辑著.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 [英]杰弗里·帕克著.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M].李亦鸣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张文木.地缘政治的本质及其中国运用[J].太平洋学报,2017,(8).

[5]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

[7] 张文木著.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 [美]弗朗西斯·福山.特朗普的美国与新全球秩序[N].金融时报,2016-11-21.

[10] 傅莹.美国坠入自己的地缘政治陷阱[EB/OL]. https://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7_10_18_431382.shtml, 2017-10-18.

[11]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0.

[12] 布热津斯基:该向单边主义的帝国告别了[EB/OL]. https://www.guancha.cn/indexnews/2011_10_04_60284.shtml, 2011-10-04.

[13]傅莹:美国坠入自己的地缘政治陷阱[EB/OL].http://www.sohu.com/a/198880526_170375, 2019-01-02.

[14] 习近平.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 2016-11-21.

[15] 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之光普照世界[N].光明日报,2018-04-09.

[中图分类号] 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462(2019)03-0067-06

DOI :10.13977/j.cnki.lnxk.2019.03.010

(责任编辑:王升平)

标签:;  ;  ;  ;  ;  ;  ;  

地缘政治的斗争逻辑及对当前人类命运的启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