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校园贷;消费观;措施;防范
一、校园贷的定义和现状
1、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是一种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新型借贷业务。与传统贷款相区别,校园贷并不以抵押贷款的形式出现,大多是以信用贷款形式存在。目前市场上校园贷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一种是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借贷宝”等等;第二种是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商提供的信贷服务;第三种是P2P贷款平台,如投投贷,名校贷等用于大学生贷款和创业。
2、“校园贷”的现状
近年来,“校园贷”现象在各大高校已屡见不鲜。校园贷以申请速度快、利率低的特点吸引着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更有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大学生的超前消费心理和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导致了不良校园贷的出现。“校园贷”乱象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安全隐患,亟需解决。
目前,政府针对“校园贷”现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教育部与银监会在2016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应该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实施预警机制、应对处置机制。“校园贷”在发展过程中扭曲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成为“变味”的发展模式,严重损害P2P网贷平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通讯作者。]
二、“校园贷”乱象的问题和影响
1、从社会方面来讲,“校园贷”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良的风气,引导了错误的消费观。屡次出现“裸条事件”“因欠巨额债务跳楼”“暴力催收”等乱象,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2017年,某知名高校一大三学生放假返回老家途中,因无力偿还贷款,给家人留下遗书后失踪,最终确认死亡。可见校园贷危害有多么大,有效解决校园贷隐患,需要社会和高校的一起努力。
2、从政府方面来讲,“校园贷”不是国家和金融机构设立的正规金融产品,而是变相非法的高利贷。对于“校园贷”的监管力量薄弱,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依旧没有从“校园贷”公司注册的根本上解决问题,“校园贷”还是因为利率低、申请速度快的特点吸引着相当一部分的在校大学生,扭曲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3、从学校方面来讲,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校园氛围及秩序。校园贷借贷操作办理简单方便,广告大多以“分期付、利息低、当日放款”的口号虚假宣传,诱惑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形成错误的消费观,走入“校园贷”的陷阱。校园贷的门槛较低,条件限制少,不仅吸引了大批需要用钱的学生,也让另一部分不需要用钱的学生模糊了自己是否真正需要钱的意识,加入校园借贷平台,从而最终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这些因素都会分散学生的精力,使其无法安心学习。
4、从个人方面来讲,校园网络借贷存在信用风险、还贷风险、裸贷风险、隐形担保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等。泄露了个人信息,带来了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校园贷分期费用不透明,网贷也就成为变相高利贷,平台在收取约定的利息之外,还会以罚息、服务费、违约金、滞纳金、催收费等名目,收取远高于贷款本息的巨额费用,导致大学生欠债压力大,从而影响大学生生活。对于未能按时偿还贷款者拨打老师及家长电话进行威胁和名誉绑架,更有采取暴力、非法拘禁等手段威胁学生还款。这种行为容易造成自己具有超前消费能力的假象,不仅暴露个人隐私,而且给自己带来生命安全隐患。
三、防范“校园贷”具体对策
1、从社会方面来讲,应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规范信息审核工作。学生大多是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实现资金借贷,从申请到认证、再到审批贷款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学生证、亲属、老师电话即可在网络上完成,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比如在借贷公司进行注册时,严格把关审批流程,规范业务流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也要推动正规金融机构尽快补上高校金融服务短板。对于市场化的网络贷款机构来说尽量减少学生的现金类消费信贷使用,以抑制非理性消费的倾向。
2、从政府方面来看,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惩罚内容、方式等。虽然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但监管力度依然不够,没有把责任明确到各个部门。同时,相关通信部门应该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控,加强检查审计力度,把好放贷关。做到让规则真正能够规范借贷行为,进一步约束校园贷问题。同时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信贷体系,尤其是大学生资助的信贷体系,满足经济困难的学生的保障性需求,而非求助于校园贷。
3、从学校方面来看,高校应“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有关于“校园贷”主题的班会和讲座等活动,增强学生防范意识。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校园贷的本质,尽可能避免盲目的借贷行为。引导学生理性消费,普及金融知识,维护信息安全。二是加强沟通引导。高校辅导员平时要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多和学生谈心谈话,发挥学生“引路人”的作用,引导学生消费应该做到量入为出、消费适度、理性消费;不攀比摆阔,不过度奢侈消费。三是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及时掌握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看学生最近是否有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购物情况或者购买奢饰品的情况,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自身意识到校园贷的风险和危害。
4、从个人方面来看,应该增强防范意识、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能力,及时认清自己的消费能力。注意保护自己信息隐私,遇到问题及时和学校、家长沟通和反馈,养成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消费观。
国家一直关注大学生动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 “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围绕学生是基础,就是要经常性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引领,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一是加强调研,重心下移,阵地前移,落实一线工作,六进六同;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法治观念,建立法治红线意识,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三是广设平台,拓宽渠道,加强覆盖,为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广搭舞台,营造氛围。
四、结论
总之,“校园贷”乱象急需整治,鼓励政府和商业银行进入高校,以严格的信息审核制度、适当的利息额度真正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果社会、政府、学校和个人都能够正确应对“校园贷”,树立正确消费意识,必然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切除校园肿瘤,净化校园环境。
五、参考文献
[1]孟健男.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经济研刊,2018(07):112-113.
[2]刘诗姝,张越,章航,季梦怡,张懿.大学生校园贷的认知及其外因内因分析[J].金融经济,2018(06):6-8.
[3]莫灿灿.高校“校园贷”乱象的危害、产生原因与规避策略[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1):49-52.
论文作者:何洁 陶绍华 范笑容 李思敏 熊锋宝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校园论文; 学生论文; 大学生论文; 高校论文; 贷款论文; 互联网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