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框架的构想与实践--阅读教学之我见_阿q精神论文

“一三五”框架的构想与实践——我的阅读教学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阅读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的本质特征告诉我们:“在阅读的全过程中,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复杂的心智活动和复杂的情感活动,总是有机结合,难以分割的。”(及树楠《阅读教学战略》)在这三个复杂的“活动”中,复杂的心智活动(即“思维活动”)是核心,它既是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与复杂的情感活动的源点,控制着语言实践活动的流程、频率及趋势,调控着情感活动的升降起伏;同时,它又是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与复杂的情感活动的归宿。语言实践活动是思维活动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态,语言实践活动展开的终结就是为了强化人的心智活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情感活动则是心智活动的内在变式,无数次的波击之后,必然形成情感的积淀,进而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维的启合承转。而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与复杂的情感活动之间,又是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情感活动的丰富,诱导着语言实践活动“衣带渐宽终不悔”,而实践后的“柳暗花明”,则又促使情感“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这三个复杂的活动之间的关系与联系,可用正金字塔形来表示: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所以他主张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学习生活(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应该积极、充实,基至要非常热烈。鉴于以上认识,我形成了“一、三、五”阅读教学框架的构想,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条主线

“思维导练”——把握复杂的心智活动,达到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之目的。

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三主”教学思想之一,就是“训练为主线”。他认为“主导”与“主体”是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训练”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所以说它是‘主线’”。

一提起“训练”,人们往往会条件反射似地迸出“听、说、读、写”来。“听、说、读、写”确是最基本的训练途径和形式,但形式仅仅是形式,途径决不能代替目的。任何形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究其实质,都可以归于思维的物质外壳的直接演示,离开了思维,任何形式的训练,都是没有意义的。有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就提出了“听、说、读、写、思”五指并重的说法,以弥补以往提法的不足。然而,此五者决非并列关系,“思”是统帅,凌驾于“听、说、读、写”之上,贯穿于始终。因此,作为主线,当首推思维的训练,它既是形式、途径,更是目的之所在,由此,就产生了以“思维导练为主线”的雏想。

“思维”之后,何以冠之以“导练”呢?

“导”,俗称“引导”。

“引”者,“引而不发,跃如也。”拨动学生思维之弦,而朝一定方向、按一定频率作功。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

笔者在执教《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统编教材初一册)一文时,提出一问:“从建造过程看,印刷所还具有‘秘密’这个特点,可为什么课题不写成‘第比利斯的地下秘密印刷所’呢?”此一问,“引”来千层浪,接着趁势一“导”,让学生举出一些带“地下”的短语来,诸如“地下党员、地下交通员、地下联络站……”等,进行比较、分析。这一“引”一“导”,诱使学生经过思维的加工,自然明白“地下”不仅指“地面以下”,还可言“秘密”,原来文题中的“地下”是一语双关的。

由此可知,“导”决非“抱”,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导”也不是“灌”,任凭教师一厢情愿式地“注入”;“导”更不是“牵”,教师变着戏法,逼学生就范。

“练”,就是“训练”。

“训”者,谓之“教导、训诫”。其目的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去主动地认识规律。

“练”者,谓之“操练、实践”。其目的是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在认识规律的同时去掌握规律。

笔者在指导学生如何从材料中提炼议论文写作的观点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种特殊的阅读训练),先投放如下三张图片:

在引导学生判断图①中的四条线段的长短,图②、③各是何物的过程中,概括出“分析、比较、综合”这三个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并进而总结出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方法与过程为:定“点”(分析材料所含的主要信息,用圆点标示),连“线”(比较信息点之间的关系与联系,用线条连接),成“面”(综合各点之间的联系,找出交合点,即为最可靠的议论点)。然后,发下若干作文材料(图、文均可),三五成群,任其七嘴八舌,面红耳赤,在争论(实为思维的操练、语言的实践)中提高。

总之,将思维的“导”与“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就能营造最佳的课堂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使课堂教学赖以运转的一切环节、程序、方法、手段……以思维导练为主线的合理组合,产生内动力、自驱力。对这条运行主线的强化和控制,既要把握好“导”的力度、梯度、深度、效度等,又要将“练”有机地渗入到课堂教学全程中去,形成一条纵向的训练线。同时,还要充分研究“导”“练”的艺术,使“导”,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练”,如水银泻地,无处不入。

三个基点

“盲点”、“冷点”、“热点”——开启复杂的情感活动,夯实复杂的心智活动的基础。

阅读教学要有情感活动的参与,这正是语文课堂“导练”艺术的追求。它旨在形成学生各种能力的语言实践活动、心智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有观察、记忆、思维等多种智力内因的凭借,还要有兴趣、意志、情感等多种心理内因的参与。而情感对于思维及语言实践活动更有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思维导练这一主线去组织语文阅读教学,就不得不考虑如何从学生的情感区域内去寻找、挖掘思维的引爆点。这种引爆点,就是源于学生情感深处的求知欲望与已知、未知之间构成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当这种“矛盾与冲突”呈潜在状态时,学生就会忽略它的存在,甚至视而不见,情感处于麻木不仁的状态,对阅读毫无兴趣可言,学生的情感系统就会出现“盲点”。“盲点”越多,形成的负面效应就越大,甚至从根本上扼制思维的展开。这时,教师能“点盲复明”,就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诱导学生的思维沿着明确的方向、循着明晰的程序展开有效的操练。

当这种“矛盾与冲突”呈静止状态时,学生只注意表象,而忽略本质;只承认存在,而不究其源,导致学生的情感区域内风平浪静,满足于已知,不思进取产生“冷点”。“冷点”越多,就促使思维越加处于冷冻、凝固状,其灵敏度、深刻度、流畅度大打折扣,被动接收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时,教师如能“激冷为热”,不仅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诱导着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当这种“矛盾与冲突”呈活跃状态时,学生就会产生情不自禁的浓烈兴趣。然而,由于情感区域波涛汹涌,杂乱无章的“热点”互相牵制,导致学生的思维如乱麻一样而分不清主次;此起彼伏的“热点”又互相骚扰,以致思维处于失控状态,无法有序、有节的展开。这时,教师如能“聚热为线”,就能分清轻重缓急,形成合力,既使学生兴趣不减,又使他们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以盲点、冷点、热点三点为基石,去拨动学生的情感旋钮,就为复杂的心智活动高速、高效运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样,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就能攻城夺寨而屡建奇功。

五种练式

“比较式”、“分析式”、“综合式”、“概括式”、“想象式”——优化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发挥复杂的情感活动的效应。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又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因而离开语言,人们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而离开思维,语言也就失去了内核。人的思维说到底是运用语言进行的“言语思维”。因此,“思维导练”的基石为语言实践活动,只有从言语的运用中去练思维、学语言,才能实现导练的目的,学生的思维、语言能力才可望有真正的提高和发展。从思维的特点出发,语言实践活动中思维操练的方式很多,大致可归结为以上五种方式。笔者着重谈谈对“比较”、“想象”两式的认识与实践。

“比较”有不同类型,也可有多种角度。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选择最佳角度,引导学生去“比较”,“比较”如何展开,展开的步骤如何,怎样传授给学生以“比较”的方法,怎样使之形成一种能力,这些方面都值得探讨、研究。下面仅举虚词、句子、情节比较的三个实例,进行说明。

1.虚词的比较。虚词含义空灵,却有点缀映衬之功,常能拓深意蕴,画龙点睛,令人回味无穷。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诗最后句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要让学生领悟其深刻的内涵非三言两语所及。在教学时,以陆游《十一月十四日风雨大作》中的一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相比较,抓住两个“尚”字,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加以比较,以达到深刻理解之目的。通过比较,学生们很快找出了它们之间的一些共同点。如作者都是北宋人,所处的年代一样,都是爱国者,思想性格相似;两个“尚”字的词性、词义也一样。但这些只是浅层次的理解,学生的思维还没有真正向纵深活跃起来。这时,就可引导学生比较两人创作时的处境。陆游面对金兵大肆入侵,祖国山河沦入敌手,而朝廷偏安江南,不图复国,他既气愤又焦急。然而年华已逝,壮志难酬,不得不闲居家乡。诗中一个“尚”字,绝妙地写出了他此时的处境和心境,即他并不自哀,还想着戍边御敌,表现了多么执著而又深沉的爱国热情啊!而辛弃疾呢?虽然晚年的处境与陆游大致相同,但此时的心境却同中有异,一个“尚”字,寄寓了作者多少复杂的感情——我力主抗金,虽屡遭贬斥,然忧国忧民之心不变;我年事虽高,却依然希望能跃马扬鞭,驱除外虏,壮志不减当年;我虽有报国之心,可当政者嫉贤妒能,可又有谁来过问重用我呢?结句巧借“尚”字,融典取义完成了复杂的内心自白。如此一比较,学生就自然地认识到两个“尚”字的不同,即感情不同:一深沉,一痛切。如此比较也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

2.句子的比较。遣词造句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符合表达的需要。由于需要不同,即使是描写同一事,同一物,同一人,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句子以取得不同的效果。

《长江三峡》一文,在描写船行之慢时,有这么两个句子:“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只见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两句的相似点很容易找。那不同点,一个是“慢步前行”,一个是“跋涉前进”;一个漫不经心,一个苦心寻找;一个如“旅人”,一个犹探险者;一个悠然自乐,一个谨慎小心。为什么同是激流,船行都慢,而写法迥异呢?原来,一个航行于“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之中,船行之慢,“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大自然的壮美”——景美人也欢;一个是穿行于“鬼门关”,非小心翼翼,难以过关——滩险船也慎。一句突出两岸风光之美,人之欣喜若狂;一句刻画水中礁滩之险,人之小心异常。这两句恰是环境和心情的绝妙的和谐统一。比较也使学生体味到遣词造句的妙处。

3.情节的比较。同样的情节,由于人物的不同可映射出不同的光带。在分析人物时,以相似的情节为比较点,不能不说是帮助学生更深一层地把握人物和主题的一个好方法。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阿Q正传》时,学生对阿Q去尼姑庵偷萝卜这一情节理解不深,以为仅是其性格的一个阴暗面而已。辅导时,就引导学生与熟知的孔乙己“偷书”相比较。一是引导学生比较两人自我辩解的话有什么区别。孔乙己的辩词正是他性格的自我坦露,只有他这样的“长衫者”,才能说出貌似理直,实则无赖的荒诞之词。而阿Q呢?明明被人当场抓获,却先否认为“偷”,又以“你能叫得它答应么”来耍无赖。这种无赖语言,也只能出自阿Q之口。他地位卑贱低下,目不识丁,不会玩弄字眼,只会说出这种自以为得意,实则不堪一击的话。如果说孔乙己的诡辩是一种没落儒生自视清高的表现,那么,阿Q无赖之辞,则是其“精神胜利法”的写照。可见,同是偷,则“偷”出了人物的不同身份。再是引导学生分析被偷人家和被偷之物有什么区别。孔乙己就连“偷”,也要挑丁举人这样的读书人家。似乎读书人“偷”也要“偷”得高雅,也要“偷”得文明,足见其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我们多少能从“偷”中窥视到他的精神特征。阿Q,别无他选,只有尼姑庵;他虽受欺压,连姓氏权也被剥夺了,但在尼姑面前,他还可抖抖威风。这不正是阿Q的特征之一——欺弱怕强吗?可见,同是“偷”,“偷”出了人物的不同个性。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偷”的背景。孔乙己,本有一副高大身材,可以凭劳动为生;又“有得一笔好字”,能换口饭吃,但封建教育把他教成了一个既不会谋生,又好吃懒做的废人。他本性不坏,心地尚有善良的一面,但他不肯脱下长衫,还鄙视“短衣”,以至毁掉自己的一生,走上了“偷”路。可以说孔乙己的“偷”既是封建科举制的必然产物,也是对封建科举制的有力鞭挞。阿Q本也是个身强力壮、样样活儿都会干的壮劳力,仅仅因为向地主女佣求婚,而触犯了虚伪的封建伦理,从而被剥夺了出卖劳力谋生的权利。在饿了几顿实在感到“妈妈的”之后,才铤而走险,去“偷”。可见阿Q的“偷”是社会、生活之所迫,他的“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的黑暗,是对这不平世道的反抗。同是“偷”,“偷”出了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主题。

“比较”的展开由此可知,必须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即“感知”和“指向”。

“感知”。要“比较”,首先必须帮助学生在旧有知识和认识的基础上,充分感知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侧面,各种联系物及其属性特征。如词句的比较,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从词性、词义、感情色彩、语言环境甚至背景、中心、人物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感知。这样,随之而展开的“比较”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指向”。这里的“指向”即指确定具体的比较点。比较点既可指向确定对象的共同点,也可指向差异点。比较点的指向,必须建筑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或由教师引点,或由学生确定,或共同商讨确定。只有在明确的指导目标的指向下,才有可能通过“比较”,实现知识的升级和认知的飞跃,使学生的思维登上新的台阶。

想象能力的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入选教材的相当一部分课文属文学作品,作者以“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又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凭借想象来还原、充实作品的意境,帮助学生将“文字”转换成有血有肉的“形象”,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内蕴。同时,丰富的想象活动,还能刺激语言的发展。实践证明,语文一旦有了丰富的想象的掺合,便会显得情趣横生,引人入胜,这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语言实践活动的参与率,又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很多,有扩想、补想、续想、联想、反想、拟想、推想、假想等等,笔者着重谈谈“续想”与“推想”。

续想。有些课文的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常能激起学生的联翩浮想。在学习这类课文时,教师可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开展“接续想象”。

在教学《项链》时,一上课,就让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完成速读练习,并给小说设计一个结尾;接着组织交流,谈个人的设想与依据;最后回归课文,展开论辩,修正速读练习答案,选择最佳结尾。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为了证明自己设计方案的高明,进而推翻他人的方案,就必然地要认真研读课文,从环境的烘托、情节的铺垫、人物的塑造诸因素中,寻找如此续想的有力证据。同时,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又会促使他们在修订速读答案之时,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案。通过“想象”这一思维媒介的参与作用,在阅读与争辩中,学生就从文字的平面中解脱出来,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对其作了立体式的解剖,既学得有趣有得,也加深了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推想。“推测想象”也是一项重要的想象能力,这是一种在严密的逻辑事理指导下的想象。

在《阿Q正传》教学即将结束,学生对阿Q这一人物,尤其是对“精神胜利法”有所了解的时候,教师可发挥想象的威力,掀起教学上的又一高潮。教师列举诸如阿Q被人欺并且逼着承认自己是虫豕的时候,阿Q因头上的癞疤而遭人奚落时,阿Q看人学样也去抓虱子时……等情节,让学生据其性格推想他会怎样做、怎样说、怎样想。然后可将五花八门的推想结果与原文加以比照,就能促使学生全面、正确、深刻地理解阿Q这一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标签:;  ;  ;  

“十三五”框架的构想与实践--阅读教学之我见_阿q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