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大区域统筹发展中的长江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区域论文,战略论文,再论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长江战略”和贯彻落实统筹区域发展国家战略的关系
以上海为龙头、由沿江7省2市组成的长江干流沿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经济带,也是我国继沿海地区开发开放之后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黄金地带”。长江干流沿江地区不仅具有通江达海、连东启西、腹地广阔、能够带动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区位优势,而且具有雄厚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科教文化优势等综合优势。2004年初,中央领导作出了“高度重视水运,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决策。
笔者认为:(1)从国家区域战略来看,“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推动长江流域联动发展”是新时期条件下“长江战略”的具体体现和核心内容。(2)从国家发展思路来看,旨在促进长江沿江地区区域协调和统筹发展、加强上海与长江沿江地区合作——也即“长江战略”的重新提出和组织实施,是贯彻落实统筹区域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继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稳定、持续和高速发展及形成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建设方面更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3)目前的问题是,根据当前形势的实际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的现实情况,长江沿江地区的地域范围可以扩大和延伸到云南、青海和西藏自治区,以包括整个长江流域地区。
由于长江沿江地区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长江战略”于1996年就已提出,并在之后兴起过学术界研究的高潮。在区域协同和政府合作层面,“长江战略”实际上已经开始付诸实施,政府间合作联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并达成了多项共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出了不少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举措,也落实了不少合作项目。
实际上,“长江战略”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92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飞跃”的战略方针。“长江战略”逐渐明朗并被正式提出以后,在1996年国家颁布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把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列为我国将要形成的七大经济区的首位,并明确了要“依托沿江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综合经济带”的战略取向。
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长江战略”的战略重要性被暂时掩盖,所有行动也有所搁置。令人欣喜的是,2003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加强统筹发展特别是促进区域统筹发展的指示精神。在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提出和组织实施“长江战略”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战略意义。
在经济运行体制向市场体制全面转轨时期,协调和统筹我国区域发展是一项重大课题,更是一个政治命题,要求上海要有所作为。据此,笔者认为:(1)在这其中,上海必须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主动做好各项推动和引领工作。(2)现在由上海推动、组织和实施“长江战略”正逢其时,是符合事宜、顺应潮流的,也是符合中央对上海的总体要求和期望的。一方面,推动、组织和实施“长江战略”是上海服务全国、促进区域联动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全国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有利于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中,新世纪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和最终形成都依赖于对长江沿江地区的合作水平和开拓程度。从另一层面上来说,实现上海与长江沿江地区的协调和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和落实统筹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及形成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更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长江战略”在统筹区域发展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目前发展趋势而言,长江沿江地区是新世纪我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和稳定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实现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的先导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西部大开发和城市化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发功能和优势。具体而言,重新提出和组织实施“长江战略”,在推动上海服务全国、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及贯彻落实统筹区域发展国家战略和形成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建设中具有两个不可替代性。
1、长江沿江地区是我国仅次于沿海、最有增长潜力的经济社会发展黄金地带和战略后备地带,“长江战略”在推动上海自身发展及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稳定、持续和高速发展中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江沿江地区具有我国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区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与积淀。一是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及发达的科学技术和整体素质较高的各类人才资源与劳动力资源。二是产业结构层次较高,不但农业基础十分良好,而且具有以现代工业为主导的各类产业体系,集中了国内现代工业精华,是我国重要的冶金、建材、汽车、石化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带。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更是目前中国的交通、商业、金融较为发达的地区及全国主要工业基地之一。三是沿江地区内城市密集,涵盖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东部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和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西部城市群三大城市集群和我国产业经济的核心部分,并已形成以沪、宁、汉、渝四大中心城市和三峡工程为主的“五大经济增长极”。
沿海和沿江是我国区位条件最为优越的两大经济轴线,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利用长江与海洋沟通更是实现区域融合与全球融合的有效途径。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我国的空间开放战略只能走与海洋连通的战略。“长江战略”的重新提出和组织实施,必将使长江沿江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成为中国全面实现国内、国外双向开拓和内陆经济与海洋经济交汇融合的中枢地带,并有利于上海龙头优势的真正显现与发挥。在新时期中,上海自身的发展、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与强化及龙头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都离不开与长江沿江地区其他地区的广泛合作和联动。
2、长江沿江地区地处我国中部腹地且贯穿东西,跨越了东、中、西三大地带,“长江战略”在推动上海服务全国、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及我国区域统筹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中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江是西部连接大洋的通道,也是西部经济走向世界的“T”形舞台,长江战略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江战略的继续实施,依托长江通道挺进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关键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在长江沿江地区同时存在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大武汉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并已经形成了钢铁、汽车、石化和IT工业走廊,“长江战略”的重新提出和组织实施,可以包容和糅合多项其他国家战略的实施内容,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国际化战略、信息化战略和产业群战略等在大区域范围内的全面推进,有利于以物流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和外资向内陆纵深地区的自然延伸与拓展,也有利于在国家层面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而大幅度加快内陆地区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实现沿海与内陆地区统筹发展的目标。
三、“十一五”及更长时期内上海推动和组织实施“长江战略”的总体思路和重点领域
如前所述,就其内涵与本质而言,“上海服务全国、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是一政治命题。这意味着,政府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特定背景下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举措。“十一五”及长时期内上海推动和组织实施“长江战略”,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与沿江重要节点城市的联动,推动整个长江沿江地区的协调发展。其中,加强上海与南京、武汉和重庆等特大城市的合作和联动,在上海与长江沿江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协调发展中都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上海作为长江沿江地区的龙头城市和国际大都市,一直处于领跑阶段。上海龙头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是实施“长江战略”的战略关键点之一。然而,要想将上海建设成为长江沿江地区乃至全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对接点,真正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离不开与上述重要节点城市的合作和联动。上述重要节点城市不但与上海存在极强的互补性和相互依赖性,而且对周边的区域发展具有极大的统领作用。所以,加强与上述重要节点城市的合作和联动,对于上海自身发展及推动整个长江沿江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和统筹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随着大、小洋山集装箱枢纽港一期工程建设即将完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更需要上述节点城市的配合与协作。
2、主动引领,做好宣传、推介和造势工作,力争重新纳入国家战略。由于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长江战略”的实施已经被搁置,这次重提“长江战略”,上海除要切实采取一定的实质性举措外,必须主动发挥龙头城市的组织和引领作用,进行较大声势的宣传和推介工作,为重唱长江之歌作再呼吁,以争取重新纳入国家战略。做好宣传、推介和造势工作的内容既包括向中央和国务院直接陈情实施长江战略、长江沿江地区合作联动发展和长江黄金水道一体化开发的战略重要性及举办各种流域性国际论坛和投资推介活动等,也包括定期出版基于研究基础之上的发展报告和系列研究报告等。与此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选择有共同兴趣和利益的联动合作项目,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开展流域性合作,对推进整个沿江地区的全面合作和联动发展至关重要。
3、重视制度创新,建立长江沿江地区合作联动新机制。新时期实施“长江战略”的关键从根本上来讲,是要建立一种以市场建设为契机,以区域利益共享为驱动,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最佳组合的合作方式,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为我国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做必要的准备。为此,建议在原有“长江沿岸城市经济协调会”务虚机制的基础上,成立“长江沿岸城市合作联盟”实体机制,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以共同利益为基础、自愿参加为主、以城市为单位、具有明确目标的合作共同体。与此同时,筹备组织以单一目标为导向、单一项目为基础、企业参与为主体的产业合作联盟和利益共同体,如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合作联盟”等。“黄金水道开发合作联盟”的宗旨和组建方式应是:政府推动、企业和政府共同参加、合作开发、利益共享;“黄金水道开发合作联盟”的内涵和机制架构拟包括:黄金水道港口标准化开发投资集
团公司、黄金水道集装箱专业化运输船务和航运集团公司、黄金水道共同开发规划委员会、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等。黄金水道港口的标准化开发和投资集团公司的组建应本着沿江各地政府和海内外企业共同参加、股份制、多元化、投资者有权参与码头经营的原则进行;黄金水道集装箱专业化运输业务的开展与船务和航运集团公司的组建应主要由产权交易和企业控股的市场化方式进行。港口建设与船务和航运的市场化和公司化运作,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较为容易地绕过和突破多年来由地方政府利益诉求造成的行政障碍,使久拖不决的问题得以顺畅解决。
4、以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和联动建设为抓手,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集装箱枢纽港和浦东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加强长江沿江地区港口、机场、沿江铁路、高速公路和内河航道集疏运系统及物流园区的整合与联动建设。目前,上海与南通港、太仓港的联动已在进行,上海与南京、武汉和重庆港的联动建设正在探讨之中,但上海与其他近海河口港的互动尚有一定的难度和分歧,内河航道集疏运系统规划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必须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加以突破。与此同时,为完善和构建长江沿江地区一体化的区域交通大格局,并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后的顺利运行,必须尽快制定长江沿江地区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加快长江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的速度,同时实现长途公交对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长江综合运输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牵涉的范围比较广。最近几年,区域经济、航道整治及其相关政策又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随着三峡前期工程的建成,最新的情况是,根据《长江干流航道发展规划》,2020年前交通部将投资160亿元打造长江“水上快速通道”,其中120亿元用于航道系统整治;重庆市制定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规划》,计划投资147亿元,在2010年初步建成以重庆主城、万州和涪陵3个枢纽港为中心,以“一千两支”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武汉也在加紧规划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并制定了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四大板块、三个层次”的发展蓝图。但就整个流域而言,在技术层面上以集装箱运输为中心的体系没有集成,在体制层面上缺乏地区间的有效合作和联动,各部门、各地区都在各自独立行动。造成的结果是,无法进行多式联运与一票到底的门到门现代物流服务,从而影响到长江航运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运行效率的最终发挥。所以,针对这些情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一定要有一个跨地区的综合协调规划相配合,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权威性。综合规划的内容,既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地区协作问题,也包括港口、泊位专用化、船舶设计标准化与物流园区建设的地区协作问题,以体现区域运输体系的一体化、规范化和高效率。
5、针对全国普遍缺电、上海与江浙能源供应偏紧、西气东输及东海气田供气和进口液化气分配方案未定且争议较多的实际情况,结合上海战略能源后备基地建设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上海的优势与领头作用,(1)加强协调和磋商,共建上海与长江沿江地区互为保障、相互补充,共为一体的能源保障和供应体系;(2)加强统筹和合作,共建上海与长江沿江地区战略能源储备体系。
6、由于上游植被覆盖破坏严重、全流域农牧渔业和船舶航行水体污染面积较大及沿长江岸线的过度开发造成工业和生活排污口密布,长江污染的共同治理和生态联动修复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据统计,目前长江在一分钟内纳污近3万吨(见解放日报2004年10月10日),但由于环保事业属“属地管理”及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使这一问题久拖不决。所以,亟须加强呼吁,推动沿江各地政府的合作和联动,并建立黄金水道污染共同治理委员会,把这一问题作为“长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统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