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学校的建设与反思
岳伦雯
摘要 :高品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高品质学校建设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建设高品质学校,提升教育质量,首要的是深入理解高品质学校的内涵,在科学的理念指引下,才能找到合适的路径来开展高品质学校的建设。
关键词 :品质学校;内涵;建设途径
学校品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培养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普及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基本实现了“有学可上,有书可读”的基础条件,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高品质教育的渴望也日益强烈。在一定程度上看,高品质教育已逐步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而高品质学校的建设也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经过5年的艰辛努力,西达里亚油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各项指标均出现逆转,并实现质的飞跃——原油日产量由2017年1月初的11吨升至目前的65吨,2018年折耗比2017年降低67%,2018年吨油操作成本比2015年降低63%,前三季度实现利润915万元。
一、高品质学校提出的背景
自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后,学校已从标准化、规范化阶段步入品质化的发展新阶段。而对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探索,必然会通过对当前学校面临的困境进行反思,在这些问题中找到解决路径。
庄主此话似故作深沉,乍听以为酒徒醉语,细思却也颇入理。凡饮酒者皆成年人也,各有年纪,以酒助兴也罢,借酒浇愁也罢,杯中物不过乃媒介耳,借以回味走过的人生,品评明天的旅程,故而泛在心头的确是时光滋味。
(一)学校培养目标迷失
当今学校以培养高分学子标榜自身来面向社会进行宣传招生的现象已经逐渐普遍,社会大众对此似乎也习以为常。在大众心里,成绩排名榜、重点升学率等成了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指标,最终的一纸文凭似乎比能力过程显得更可贵。在社会风气的压力下,产生了工具化的教育导向和功利化的教育追求,使得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与理想的培养现代人的发展目标产生了偏离。在学校培养目标迷失的状况下,学校教育正逐步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教育内容繁多而又复杂、教育方法日趋形式化,这些都与解放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相矛盾[1]。
(二)学生课业负担沉重
课堂是课程的直接反映,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则是连通课程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教授质量的好坏对教学水平的高低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教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人物,他们和课堂构成学校提升品质的主要阵地。[9]创办高品质学校,就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复杂的文化大环境影响
第三,在水产养殖中,鱼药和环境改良剂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减少养殖环境中的病菌和疾病,保证生物的健康生长。如果养殖人员按照规定,严格控制这些药物和改良剂的投放量,可降低其对水源产生的不利影响。但是,很多工作人员为了提高杀菌效果,经常会过量投放药物,污染水产养殖中的水资源。
现在的学校面临着如此多的迫切问题,急需寻觅到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意识到提升学校品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建设高品质学校的强烈呼吁便应运而生。
二、高品质学校的内涵
目前,对高品质学校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阐释。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建设高品质学校、提升教育品质已成为探讨的热点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长王定华认为“学校品质是指中小学的文化建设定位、特色内涵发展、设备设施情况、教学工作质量、学校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水平”。[3]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刘涛院长在借鉴王定华对学校品质的阐释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了高品质学校的内涵,他认为,高品质学校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学校,是“特色鲜明的学校”[4]。
高品质学校的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实现高自由度个性发展、高水平教育质量、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学校发展。在提升学校品质之路上,外部环境是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但内部的因素是可控的、较稳定的,所以,在建设高品质学校的初期探索阶段,应当先从学校自身做起,依靠学校的内部力量发展。
在社会构成越来越复杂化、信息交流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与转型进程日益加快,多种文化并存的现象已成常态。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当主流文化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时,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便会产生碰撞与新生,产生出更为复杂的文化大环境。在复杂的文化大环境影响下,学校的校园文化也呈多样化发展,多种价值观念并存。价值取向决定行为模式,学校对学生影响最深远的便是在校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人生态度、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但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在这种复杂的文化环境下,学生容易被环境左右,导致道德认知的困惑和行为规范的选择的艰难,最终导致行为模式出现未预料的偏差。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心理情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积极的情感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对学生的认知有推动作用,反之,消极的情感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激情,赞美,诗词,歌曲,童谣,音乐等的导入方法来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自由度的个性发展
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及教育改革的推进,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课程论学科的建设进入了转型与重建阶段,理念高位、各具特色的课程改革实验相继展开,课程的综合化、整体化、现代化研究逐步深化。[7]课程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它对育人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没有科学的课程就没有高品质的学校。
(二)高水平的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通常指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等。高品质学校需要保证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就应在现有的教育制度管理之下,清晰教育目的及学校的培养目标,直面课程与课堂,从教学的各具体方面着手。不论是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课程结构的设计、教学过程的互动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应得到充分重视,这些环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纽带联结为一个整体,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而只有让所有环节的质量得到一致提升,才能让高品质学校保证其教育质量的高水平。
(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实践的成果升华,也是一所学校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校风校貌等等的综合体现。它一般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又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之中。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时,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品质学校应当具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这种高品位校园文化是独特的,是无法被“复制”的,它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能获得广泛认同,以此与其他学校形成鲜明的比较。[6]这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如卢梭 (Jean-Jaques Rovsseau)认为的“学生虽无法看见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着自己的潜能,这就是最好的教育”。这样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既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学生求进的精神动力,甚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深刻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专家学者就何为高品质学校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各有差异,但大家的观点中比较主流地认为高品质学校应具备以下三点内涵特征。
三、高品质学校的建设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认为高品质学校是能建构体现“创新·发展”高品质教育的学校,是“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多样化、可选择的学习空间,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教育的学校”;而高品质教育就是成就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学校的教育[1]。
(一)注重学校课程重构
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教育理想的反映,科学的教育理念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与特征,能科学地指引教育发展的前进之路,而在某一时间段盛行的教育理念则充分地反映了这一时间段的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特征。而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则是推动高品质学校建设的首要前提。高品质学校的教育理念应当是先进的、科学的,它需要为学生的发展做正向的指引。“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以生为本”就必须关注到学生的切实需要,把握学生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校也不是制造批量商品的流水线工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既符合个体的发展需要,也符合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所以高品质学校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与发展。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它仍有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但这种自由相对来说是高度自由的,它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5]。
高品质学校的课程是面向未来发展的课程,课程结构随时代进步需要得到“新鲜的血液”来重新建构自身,使得新的课程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所以,课程的重构“是一种使人找到生命自觉的变革性实践”。关注学校课程的重构,让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刚性必修课程之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就要创建多样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平台,让学生对课程有充分的自主选择可能以及积极的参与态度;高品质学校的课程重构还应注意到校本化课程的重要性,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形成,更有利于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除了系统知识的获得,还应考虑到学生对经验的习得与过程的体验,让重构的课程更加面向实际生活,更加贴合学生发展的切实需要[8]。
一种是基于统计的算法,它考虑字与字相邻共现的频率或概率,全文中相邻出现字的次数越多,则被识别为可能是一个词;
(二)提升学校教师素质
在现今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但在考试文化的制约下,加剧的应试倾向压迫着教育的平衡,使得很多学校课程以刚性要求的必修课程为核心载体,而教师、学生对知识的重视程度则取决于此部分知识是否在考试大纲范围之内。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教学方式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以接受学习为重要实现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重视传授知识而轻视拓展创新,重视灌输而轻视探究,重视成绩选拔而轻视学生自主选择。[2]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与学生为了追求应试中的高分数,在接受系统的间接知识后,采用“题海战术”,这无疑加重了课业负担。正是如此,学生更加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压抑了学生自身个性、想象思维、批判思维的自由发展。
高素质教师应当具备以下特征: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科研能力、有道德情操。通过校本研修、教研讨论、在职培训、平台学习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养,一方面巩固扎实教师已有的专业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让教师时刻接收到教学发展的新信息、新观念、新方法,在变革中不断提升与完善自身的教学与科研能力[10]。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到教师的精神状态,学校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让教师充满力量地投入工作,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将在无形中感染着学生,最终达成“精神引领人,学习提升人,专业发展人”的良好预期。
(三)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氛围,它作为一所学校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无疑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校园文化孕育着学生的精神涵养。在复杂的文化大环境下,学校不可避免地容纳着多种文化价值观念,对于正处于形成价值观关键时期的学生来说,文化的多元可能导致文化认同的迷茫、价值选择的迷茫。
高品质学校需要以积极的校园文化观作为支撑,来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在日益开放的世界里,拒绝或抵触其他文化价值观念是不现实的,学校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对待多元文化、多元思想的碰撞,尊重各文化之间的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11]。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的价值观念一定是经过“筛选”的,保留下正向内容的观念,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加强学生对学校自身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认同感,让处于特殊时期的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世界观,是一所高品质学校最深远的任务。
随着我国的发展进入全新时代,政治参与也逐渐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只有充分了解政治参与理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不断推动我国政治的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四、高品质学校建设反思
当社会发展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学校不得不改良自身以适应新的需要。然而,学校的发展不是一味地被“牵着鼻子走”,它虽受社会影响但又有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在社会强烈呼吁建设高品质学校的情况下,学校应在众多混杂的呼吁声中保持清晰的认识——高品质学校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是培养满足于社会现有热门就业条件的人,还是培养满足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所以,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是建设高品质学校的灵魂。培养目标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渗透至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得师生自觉遵守、自愿朝之努力。高品质学校必然拥有明确的、科学的、高远的培养目标,虽然目标高远,但并不代表这些目标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切合现实的高要求、高追求。
特色鲜明是高品质学校的重要内涵,它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每一所学校都存在着差异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差异,所以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评价所有学校[12]。高品质学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只有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实际,例如学校周遭的历史名人文化、地方民族特色等等来确立与众不同的培养目标,才能对学生的培养有明确的导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培养目标,使得教育环节更具体化、可操作化,在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显得“如鱼得水”,对教育活动各环节的质量水平也更易把握,以此提升教育水平质量使学校得以鲜明的特色立于高品质之林。
参考文献 :
[1]裴娣娜.中国课程论重构的实践探索[A].教育科学前沿论坛学术报告研讨会[C],2019.
[2]殷群.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四化”路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11):22-26.
[3]王定华.启动学校品质提升[J].人民教育,2015,(12):26-31.
[4]刘涛.高品质学校的教育意蕴与建设路径[J].基础教育课程,2017,(18):40-45
[5]孙志明.高品质学校的核心内涵与内生发展路径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8,(04):65-69.
[6]马丽娜.高品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1):101-102.
[7]文贤代.理顺学校品质提升的内生路径[J].人民教育,2015,(14):69-70.
[8]奚爱国.品质学校建设:系统性的转型变革之路[J].人民教育,2015,(14):62-63.
[9]陶兆媛.品质学校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7,(07):82.
[10]赵鹏飞.建构学校教育的教育品质[J].中国教师,2016,(14):85-88.
[11]林卫民.如何办出一所高品质学校[J].人民教育,2015,(12):20-21.
[12]冯文全,李凤平.论高品质学校的教育意蕴和建设路径——基于对无锡市高品质学校建设工作推进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03):58-63.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4289(2019)08-0018-04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