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梁颖妍

梁颖妍

(山东省威海市威高血液净化中心;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运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是否具有较强的护理成效。方法 将2017年到2018年在本中心接受诊治的80名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配到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当中,对于对照组当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对于观察组当中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最后再综合评定两组患者的并发生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经研究发现,对照组当中的患者其心理功能评分为(57.5±3.8) 分,躯体功能评分为 (48.2±3.5) 分,社会功能评分为 (52.4±3.1) 分,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为11人,并发症出现率为27.5%;而对照组当中的患者其心理功能评分为(34.6±3.1)分,躯体功能评分为(31.1±3.6)分,社会功能评分为(33.7±4.2)分,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为4人,并发症出现率为10%。两组各项数据的P值均小于0.05,因此具有较强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有效运用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动静脉内瘘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085-01

从本质上来讲,维持性的血液透析属于一种临床常见治疗方法,该种治疗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病患的肾功能力,延长病患的生命。而对于患有该种病症的病患进行动静脉内瘘方面的护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疏通患者的血管,净化患者的血液,该项护理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对于患有肾功能衰竭病症病患的治疗成效。因此,此次研究将2017年到2018年在本中心接受诊治的80名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其中的临床应用成效。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到2018年在本中心接受诊治的80名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配到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当中,在所有的病患当中,男性病患人数47人,女性病患人数33人。病患的年龄在42岁到80岁之间,病患的平均年龄为(59.6±7.3)岁。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人数为18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为26人,患有肾小球肾炎的病患人数为23人,患有其他病症的患者人数为14人。

1.2 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当中的患者主要运用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项护理内容,其一为手术前护理,其二为健康宣传教育,其三为病情监测护理,其四为饮食护理,其五为动静脉内瘘护理。

对于观察组当中的患者主要采用的护理方法为人性化护理法,该种护理方法的内容除了常规护理内容外,还包含了以下几项护理,其一为环境护理,定期的到患者的病房内进行通风、清扫以及净化空气工作。其二为护士培养,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主动性,使其转变传统的被动护理观念,提升其综合护理能力。其三为心理干预护理,定期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焦虑,消极等不良情绪之后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康复自信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诊疗人员的治疗。其四为,动静脉内瘘日常护理,在患者接受透析治疗之前,要对患者内瘘手臂进行清洗处理,在患者接受完透析护理之后,要用纱布卷压迫针孔 15~20 min,力度以不渗血及能触及震颤为宜。其五为对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家庭指导护理,告知患者在回家之后要保证患肢袖口宜宽松,避免患肢碰撞、带护腕,同时还要高职患者不得将患肢浸湿以保护其自身瘘管周围皮肤。

1.3 统计学方法

在实际进行各项数据分析的过程当中应有效地应用SPSS22.0软件,在计量各项数据资料的过程当中,要运用±来表示标准差数值。与此同时还要运用t检验法对各项数据进行检验。在计算出各项研究结果之后要用百分制的形式进行表示。当各项数据的P值小于0.05之后,则表明该项统计具有较强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当中的患者其心理功能评分为(57.5±3.8) 分,躯体功能评分为 (48.2±3.5) 分,社会功能评分为 (52.4±3.1) 分;而对照组当中的患者其心理功能评分为(34.6±3.1)分,躯体功能评分为(31.1±3.6)分,社会功能评分为(33.7±4.2)分。且各项数据的P值均小于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直观的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表所示

2.2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比较分析

在对照组当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为11人,并发症出现率为27.5%;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为4人,并发症出现率为10%。且各项数据的P值均小于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直观的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

3 讨论

经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各大医疗机构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所采用的主要诊疗方式就是血液透析针疗法,主要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动静脉内瘘护理法,该种护理方法的质量是决定诊疗成效的关键,具有在具有较强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下,相关的患者才能够得到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全面护理。同时,经实践研究发现,患有肾功能衰竭病症的病患,其很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如渗血并发症,血栓并发症,感染等。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不仅会极大的降低其生活质量,同时对与其后期康复也有着较强的不利影响。因此,现阶段大多数医疗机构通常会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经实验研究发现,该种护理方式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晓英,黄静.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7,52(1):96-99.

[2]张晓敏.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0):228-229.

[3]张彬彬,刘霞,丁育红,等.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23):173-174.

论文作者:梁颖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梁颖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