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观对全球治理理念的贡献
丁元竹 江汛清
【摘要】 面对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全球社会,必须回答:是要建立一个充满隔膜还是相互交流的全球社会?一个充满关爱还是冷漠无情的全球社会?一个安全有序还是杂乱无章的全球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文明观告诉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互相交流和平等的全球社会,一个让弱者和弱势群体有尊严的全球社会,一个安全有序的全球社会,一个高度文明的全球社会。
【关键词】 文明观 全球治理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从全球化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对文明问题作出全面分析,提出了不同文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相处等一系列事关全球治理和全球命运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明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学说的创新发展,对当代全球治理具有重要贡献。
李太嶂不敢言语。“远山近水,寅为毛魁”,这是德公公给麾下八个义子女所在营排的序,只供内部掌握,外人不知。初定八字为“远山近水,寅为兽魁”,但众议认定“兽”字不好听。有人提议将“兽”换为“首”,但老大李太嶂心有不甘,说“首”就是老大的意思,容易与远字营混淆。最后还是老三秀岳提出,将“兽”换为“毛”——龙为鳞之长,凤为羽之长,虎为毛之长。遂成定局。
全球治理需要以经济、社会、价值、模式等整体化思维来全方位思考人类命运问题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和各种不同文明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人口、资源、产品、资金和信息的流动是人类社会交流交融和文明碰撞融合的基础。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升级、工业文明以及科学技术向全球蔓延,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融合、冲突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
自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来,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从不断发现资本主义文明中存在的问题:不平等、社会矛盾和冲突、暴力与战争、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到提出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的方案,各种思潮层出不穷。从“资本主义1.0”到“资本主义4.0”是现代西方学者和思想家贡献的解决资本主义文明内在矛盾的方案。眼下,历史又到了一个新的节点,必须考虑全球层次上的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问题。
SMAP卫星[3]是NASA于2015年1月31日成功发射人类首颗用于“土壤水分主被动观察卫星”。SMAP卫星天线采用周边桁架式可展开机构,外圈是通过平行四边单元组成,通过改变对角线长度来实现机构的整个天线收拢展开,展开口径达6 m(图2)。
每一个社会背后都有一套价值体系在支撑着,当这些价值体系通过习惯表现出来时,其影响是深远且不易被觉察的,因为它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心里,也不自觉地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中。理想和健康的社会必须要求单个的社会成员讲诚信和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必须遵守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法规;建设富有价值和意义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福祉。从全人类来说,建设社会的经验确实晚于建设经济,很多情况下,还借用经济和市场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各个文明主体必须把自身建设摆在重要战略位置,这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要求。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造就人类物质生产的生活状态。“知识改变命运”,让人类意识到认识世界的重要性。人类在实践与思考的不断交替中,创造出专属于人类的意识形态与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创造为人类提供了强大的力量,也为人类对自然的掌控带来了极大的信心。科学技术来源于人的认识与实践,同时也是帮助人类深入认识与实践的工具。主体的能动性实践行为与主观性思维探索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成为人类毁灭自我的无形力量。肉体的自然属性是见证人类是否走向自我毁灭的最好依据,而肉体的自然状态在体育中可以得到直接的检验,并以身体指标来考察主体的危机。
每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习惯、习俗、惯例、传统都是经过世世代代的总结和选择流传下来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是这些国家、民族和地区文明发展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文明的重要内容。例如,绿色消费何以实现?印度的素食主义消费习惯如何得到其他文化的认同?西方的消费文化又如何得到东方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地区文化的接纳?还有伊斯兰文化,最终的各种文化能不能形成有利于人类永续发展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等等,这些问题不能回避。习近平总书记的文明观是对国际国内发展变化新的理论视角,这种视角是要综合经济、社会、价值、模式、历史、文化等整体化思维进行全方位思考。
(1)当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不仅是对各个文明历史发展的充分肯定,也提出了各个文明在新形势下的重大使命。回顾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如果人类继续按照原有的经济发展路径行进,人类就不可能拥有一个永续的社会福祉。全球发展要考虑社会公平、经济效率、生态和谐,就不能不涉及到当代人类文明的改革和创新,包括财富的重新分配、绿色发展、绿色消费,这些最终都会变成人们的习惯。
全球治理中的各个文明主体需要把自身建设摆在重要战略位置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和国家孜孜以求的理想,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推动全球治理不仅是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处置,也是各个文明主体的内部建设。主权国家内部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实现全球治理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经验的深刻总结。
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利益就不能不反省自身的社会和文化特点。当今世界,塑造人们社会关系模式的是主权国家的利益格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治理模式。处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经济体基于自己的发展环境设计出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并使其成为本国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各个国家,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启动了深刻的变革。发生在经济领域的变革迟早会推动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改革创新。
经过三百多年的市场体制实践探索,尤其是最近十多年,历经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迅速崛起、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中美贸易摩擦,人类文明处在历史发展的交汇期,必须学会用历史、文化、思想、哲学的方式思考人类文明的脉络和路径。2019年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及当前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带来了深刻的全球治理变革,西方社会、东方社会,以及其他社会,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有的具有共性,有的具有个性。基于这样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明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对当前全球治理问题的及时回应和深刻阐释。
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自然必须友好相处,善待自然,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决定当代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为了避免人口增长过快和环境资源紧张导致地球家园的毁灭,地球上所有的人必须行动起来。在这过程中的穷人和富人的境况是不一样的,穷人需要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生活品质。
健康完美的社会必定具备精神、政治、经济三个方面的特质,三者缺一不可,只要有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侵蚀其基础,最终走向衰落,人类早期文明历史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理想的社会应当是:社会的利益格局越合理,公共活动空间越大,社会空间越广阔,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利,越来越自觉,越来越直接,越来越贴近生活,人类变得越来越自由,社会从此也就越具有人性化。
社会空间不断拓展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不断开放的过程。文明的社会关系模式少不了合作、诚信、开放、互惠、互利、契约、法治的良性循环。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实现的实质。现代社会必须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社会:历史共同体、语言共同体、记忆共同体、习俗和观念共同体。文化产生于特定人文区位,却有共同发展规律、共同的要素。人类为了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通过喷气机、高铁、互联网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构筑了越来越广阔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中,人类的社会空间不断拓展,主权国家的特点和特定的人文区位,社会空间扩张在各个节点上形成自己的社会关系模式,这是全球社会治理的全景式画卷。在这样相互交流的社会关系模式中,人们之间和谐融洽、平和友爱、相互尊重、相互认同,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活得有尊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福祉不断得到改善,各个主权国家之间也会越来越融洽。
全球治理需要创造互相交流,以及让弱者和弱势群体有尊严、更安全、更有序的国际环境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包含了人们之间对于自然资源占有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列宁将其视为阶级关系,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由于占有关系和占有的多寡,就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一个社会适度的不平等是可以容忍的,但过度不平等会带来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如何消除贫困和促进社会公平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根本挑战。富人则是要承担起帮助穷人的责任。如果富人不打算帮助穷人,也不打算减少他们的生态足迹,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将会成为一个不可实现的目标,最终富人会与穷人面临同样的命运。
实现可持续的全球社会建设目标,各个文明主体需要预先设计社会成员能够遵守的规则,来约束各自社会成员的行为。在这样的框架内,个人是具有责任感和充满活力的,这样的社会也能更好地去应对全球化、技术进步和经济下行带来的挑战。在一个规则明确并严格执行的社会,个人在制度框架内自由发挥,社会自然充满活力,唯此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处于不败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是一个国与国利益协调的概念,也是一个人与人如何相处的概念,以及社会各个阶层在面对现代文明时如何设计社会关系模式和利益格局的指导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了三层关系:
三是心与心之间的关系。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种族对于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在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的心态,也产生了人心如何沟通和人心如何相通的问题。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在20世纪90年代指出的,“小康之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人与人的关系的变化,进到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的问题。这个层次应当是高于生态关系。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新的名词,称之为人的心态关系。心态研究必然会跟着生态研究提到我们的日程上来。生态和心态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常说共存共荣,共存是生态,共荣是心态。共存不一定共荣,因为共存固然是共荣的条件,但不等于共荣。”
“共荣”是心态,是因为它需要各个文化之间相互欣赏。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注重征服自然,获取人类生存的财富;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文化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印度文化则关注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这些拥有各自特点的文化如何和平共处,就是“共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项全人类的事业,会涉及到各个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这就会触及心与心之间的关系。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和欣赏,进而融合,达成一致的目标。
当今世界有着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水平和物质文明程度,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生态压力、战争和暴力、不平等加剧的挑战。尽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容易和前所未有的频繁,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前所未有的淡漠和脆弱。建设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重新审视全球化下的治理主体的改革和创新问题。
根据单豪杰的研究[4],折旧率δ取10.9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采用统计年鉴中数据,基期(2011年)资本存量K0根据单豪杰研究中2006年数据和公式(5)计算得到。根据公式(5),以2011年为基期,计算出2011年至2014年四省的资本存量,作为资本投入量。
就全球而言,目前的全球化社会是在各个国家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各个人文区位上通过交往交流逐步形成的。以印度为例,从雅利安人进入,到莫卧儿帝国,再到殖民者入侵,印度社会不断发生变化并逐步成为一个整体,部分国家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这既是一个自身体制的变革和进化过程,也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贸易、信息和人口流动形成了全球化的基本动力;不同国家的社会源自于它们各自的地理、历史、文化、偶然事件等,如今它们在全球化进程中一道前行。不管是全球、各个国家,还是某一个体的生活社区,都被互联网连为一体,世界成为一个小小的村庄。除地域意义上的社区之外,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的圈子,据估计可能已经达到数百亿以上。这是人类社会新的组织方式。人类文明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求是》,2019年第9期。
②《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③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二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分别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央团校党的群众工作教研部副教授)
责编/谢帅 美编/李祥峰
标签:文明观论文; 全球治理理念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论文; 中央团校党的群众工作教研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