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博物馆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文/左艳荣
在文化大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屡受争议(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争、非营利与盈利之矛盾)的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发正快速发展。2015年公布的《博物馆条例》作为文创产业发展的政策“加速器”,为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其顺应社会经济繁荣、满足公众文化休闲与消费需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然而,博物馆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我国大多数博物馆来说,这仍是一个未解且亟待解决的难题。
谈到博物馆文化产业,两岸故宫文创衍生品开发恐怕是最多被谈及最多、最被推崇且效仿者最众的一种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然而,这一现象背后存在两个被忽略的问题:首先,博物馆开发文化产业就是开发文创衍生品吗?其次,所有博物馆都适合、并且有能力开发文创衍生品吗?笔者以为,细思之,大部分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但在当下的博物馆界、研究界,都不同程度存在这种谈博物馆文化产业必言两岸故宫创意的“刻板印象”,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即我们的博物馆行业、研究界对于发展中的博物馆文化产业认识不足、理解偏狭,发展思路尚未真正打开,倘一味跟风单搞“创意”衍生,恐不利于博物馆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左艳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结构、特征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层面上通过文化产业开发盘活博物馆文化资产?本文拟从博物馆文化产业的资源要素、结构特征、产业链条等角度展开系统探索。
首先,我们对博物馆可用于文化产业开发的资源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博物馆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使其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和基本条件,除常被理解为“文化资源”的馆藏资源之外,其可支撑文化产业开发的资源要素还包括空间资源、品牌资源、智力资源等三个序列,如下图所示:
上述各资源序列在博物馆的文化产业开发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发挥各自效能,具体体现为:
馆藏资源是博物馆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基础
空间资源既包括场馆内部空间,也包括博物馆周边的关联外部空间。对空间资源进行产业开发的关键在于对博物馆内外部空间功能的复合利用进行的系统规划,其空间应具备交易、购物、教育、娱乐、餐饮、体验、实验等多元功能,其形态除传统的展厅、会议中心外,还可包括影剧厅、书店、画廊、工作室(坊)等特色文化空间,主题餐厅、咖啡厅、茶座、饮吧及主题店铺等休闲休憩空间,甚至可尝试与设立工作室(坊)、创客空间等产业孵化空间。
场馆品牌、馆藏品牌、展陈品牌、活动品牌、产品品牌、个人品牌共同构成了博物馆的品牌资源序列,是博物馆面向公众进行营销、推广的关键载体,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博物馆,都必须创立能够带来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的自有品牌方能建构自身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其重要性在互联网时代日益凸显。值得注意的是,品牌资源是一个动态的体系,这要求博物馆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并始终重视品牌规划,通过强化既有品牌、引进外部品牌、创造创新品牌来实现保持领先的竞争力。
空间资源是博物馆经营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托
基于馆藏资源可生成信息出版、展览展示、文化交流、教育培训、文创衍生等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其规模数量、富集程度、品质品级、资源价值、特色优势决定了博物馆的文化产业开发潜力。其中,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知识产权体系建立是数字化时代推动文化产业开发的必要举措之一。
智力资源是博物馆开发文化产业的核心推动力
刘诚龙笔下,既有广为人知的热门人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翁同龢、张之洞,也有鲜为人知的冷门人物汤斌、陈廷敬;既有清官或者说好官,也有贪官乃至庸官,官场百态,或浓或淡、或明或暗呈现出来,挑拣的是文史,映照的则是现实,是竖立在反腐路上、大官小官面前的多棱镜。
品牌资源是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发的竞争力所在
在埃里斯塔的郊区耸立着一座1996年为纪念1943—1957年卡尔梅克族被举族流放西伯利亚而建的被巨型纪念碑。熟悉卡尔梅克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纪念发生在二战期间对卡尔梅克人一次极不公正的、可以称之为政治迫害事件。
博物馆自身的人力资源、以博物馆为平台所聚集的专家资源及公众智慧共同构成了支撑博物馆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智力资源体系。对智力资源的汇聚、整合及运用能力将决定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应始终重视引进专家资源、培养专业人才及发动公共智慧,积极通过打造多元机制(内部竞争机制、外部合作机制等)、多样平台(理事会、基金会、驻馆专家/艺术家/大师/等)、渠道(文创邀请赛、研习营等)等,多方拓展智力资源,为自身发展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持。
《唐风》是十五国风之一。 风,即音乐的调子。 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区的音乐调子,和各个国家的领地并不完全吻合。 唐风,便是古代陶唐氏的区域,即山西晋南盆地大部分地区的音乐调子。 这也是晋国主要的领地。 十五国风中还有《魏风》,是中条山以南的地区,今山西芮城一带的音乐调子。 由于晋献公十六年才灭的霍、魏、耿,入晋较迟,所以说晋国文化的源头则需由《唐风》开端。
由上述资源梳理可得如下结论:
1、博物馆可用于文化产业开发的资源要素是丰富的、多序列的,不必单单着力于对“馆藏资源”的文创衍生品开发,博物馆应综合权衡自身的资源优势及驾驭能力,通过资源梳理、资源积累及整合运营实施系统的资源开发,并确立与资源体系匹配的文化产业定位与目标、理念与战略、产业体系及重点项目。
在欧美国家,儿童行为性失眠问题已引起社会、家长以及睡眠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系列研究显示,切合不同年龄儿童睡眠特点,开展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减少家长在儿童入睡及夜醒时的过度关注和干预,包括鼓励儿童在自己的小床上单独入睡,避免入睡时家长在场以及采取喂养、摇晃等干预措施,儿童夜醒后控制离开小床的时间等策略,促进儿童自我安抚、自我入睡能力的发展,能够持久、经济、有效的预防并矫正儿童行为性失眠问题,94%的干预研究报道行为干预在矫正儿童行为性失眠上有效,同时80%的研究认为经过行为干预,儿童的睡眠状况有显著的改善。
2、品牌资源及智力资源等无形资源建设是支撑博物馆文化产业持久发展的动力,是核心竞争力,应予以充分重视。
3、博物馆的资源积累是动态的,不是“靠山吃山”的“啃老底儿”,这要求博物馆具备与时俱进的开放视野及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进行积极主动的资源积累。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