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阐明了小学数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 方法
1 前言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发现:课上已经讲得很细致了,好几种解题思路都讲过了,学生就是记不住,就是不会。这是为什么?我想,我们教师多么主动、多么投入不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程度、学生成绩高低的最关键,最关键在于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学生具备了发自内心的对于学习的渴望,对数学学习具有浓厚兴趣,有一片让他倾听、让他共享、让他绽放的土壤才能够驱使他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主动进行学习。无疑,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翘首以盼的、生机勃勃的智慧土壤。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2 小学数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已经成为关键点。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能够改变原有的那种教条式教学方法,将一系列的数学知识简单的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学会灵活应对考试。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或者说学生的整个人生教育来说还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产生不同的认识,然后围绕着同一个问题达成一个统一的回答,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互相合作的过程。在这种学习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之间会形成合作的意识。
3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1 小组合作开展时机不恰当。在目前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许多教师对开展小组合作的时机选择不恰当。小组讨论应当是在学生对所学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适时地开展分组讨论。而有的教师选择了不恰当的时机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的效率很低,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小组成员的分配不合理。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在分组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小组成员之间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还要考虑到各个小组内部的成员能够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应该完成的任务。有些教师在为学生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学生方面的问题,任意的分组,会降低各个小组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有的小组内,学生们的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不希望在一起合作;有的小组内的成员,知识掌握的不太牢固,成员之间没有合作的保证。因此,各个小组之间的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小组间的任务分配不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在小组中形成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讨论的目标,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果教师没有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使部分学生的参与感降低,学习效率降低。
4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效率的策略
4.1 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提高探究意识。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需要得到数学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尤其是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小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对于合作前的准备、合作中的配合、合作后的总结等环节都要求数学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技巧。当学生分工不清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分工,指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讨论。
4.2 优化合作学习小组构建,学生合理搭配、分工协作。数学教师需要认真了解小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和基础水平,对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做出详细的判断,然后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合理搭配、分工协作、优化组合。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组建的原则应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比例相当。小组成员间的座位应该是面对面或者相邻,这样更有利于小学生互相学习、讨论,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同时,数学教师要让每个小学生在小组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分工明确。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细心观察小学生的动态和综合表现,适时进行小组成员调整,以保证小组学生竞争力。
4.3 精心设计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建立评价机制。小学数学中的合作学习,需要小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做到科学合理,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小组合作学习中要避免不作任何启示和引导就让小学生合作学习和讨论。在一堂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要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小学生探究与合作的欲望。例如,在教“常见的数量关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橘子每斤2元,香蕉每斤3元。现在给你20元,并且要全部用完,可以怎样买?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究,得到了以下四种方案。方案一:20元全买橘子,买10斤;方案二:买2斤香蕉和7斤橘子;方案三:买4斤香蕉和4斤橘子;方案四:买6斤香蕉和1斤橘子。开放性数学题解法多样,对于爱思考的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也给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使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5 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把它引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延娟.合作探究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1
2 张艳霞.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6(13)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县牛棚镇白碗小学
论文作者:马永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