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82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论文_雷芬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82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论文_雷芬

雷芬

临武县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43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及实施效果。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8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1例接受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临床实用价值

在全部腹股沟疝中,腹股沟斜疝所占比例为95%,多发于男性群体[1]。腹股沟斜疝发生后,需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可导致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的生命[2]。临床上主要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治疗,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干预,对于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次研究对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无张力修补术的8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以及患有严重心、脑、肾并发症的患者。以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男32例,女9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4±3.6)岁,病程15d-19年,平均病程(9.8±0.7)年;以另外接受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男31例,女10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0.0±3.9)岁,病程17d-18年,平均病程(8.0±0.9)年。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后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伤口均获得Ⅰ期愈合,并于术后8d内拆线。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术前指导,体征、临床症状观察、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1)术前护理:①护理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给予患者全面的身体检查,看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治疗。若患者存在咳嗽、便秘等症状,需先进行控制,以免影响腹压。②心理护理:手术治疗中,患者常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为有效缓解这些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并详细的为患者讲解手术流程、手术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消除患者的顾虑,提升患者的信心和治疗依从性。

(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需密切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及时对症处理,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维持稳定、安全的状态。

(3)术后护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若患者依赖性较强,则多给予患者关怀,若患者自持力较强,则加强健康教育。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为患者创设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使患者尽量舒适的度过恢复期。①舒适度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伤口疼痛、排尿困难、恶心呕吐等不是症状,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患者缓解不适,并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安全的缓解,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提升舒适度。②体位护理:术后,平卧6h,以沙袋压迫切口4-6h,防止术后出血,若情况允许,可让患者术后第一日即下床活动,减少术后伤口感染以及肠粘连的发生。③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畅通,在做好保暖工作的情况下,使室内空气保持流通。若患者有咳嗽症状,则指导患者在咳嗽时及时护住伤口,若有必要,可给予患者适量的止咳化痰药物。④饮食护理:术后6h,可给予患者适量的半流质食物,术后第二天,可恢复正常饮食,为患者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叮嘱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防止发生便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⑤基础护理:术后,观察切口是否存在渗血现象,使伤口处敷料保持干燥,避免移位脱落现象发生,若发现有浸湿现象,及时更换,避免发生感染,用“T”安托带适度托起阴囊,以防止淋巴回流以及阴囊内积血,做好营养补液等工作,定时进行病房巡视,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体征、临床症状均消失,机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有效:体征、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机体功能有所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无效:体征、临床症状以及机体功能均未得到相应的改善,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均受到严重影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卡方值(或t)检验,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41)29(70.7)9(22.0) 3(7.3) 38(92.7)

对照组(41)19(46.4)11(26.8)11(26.8)30(73.2)

X2---5.513

P---<0.05

2.2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8±1.5)d,对照组为(8.1±1.1)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t=11.360,P<0.05。

3 讨论

腹股沟斜疝发生后,腹股沟区会出现可复性肿块,并可能引发牵涉痛、局部胀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肿块也会逐步增大,并从腹股沟下降至阴囊内、大阴唇位置,对患者正常行走造成一定的影响[4]。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临床上多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术中也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和健康的恢复均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5]。为有效降低术中影响因素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的影响,本次研究采取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7%)明显高于对照组(73.2%),表明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充分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注重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和不良反应的对症处理,可有效降低术中影响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在细致全面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中,可保持平稳良好的心态,且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术后康复训练中,对于术后身体健康的恢复大有助益,因此,住院时间更短。

综上,在应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上,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和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解素娟.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5):168.

[2] 毛建华,周淑芝.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192-193.

[3] 高洁.浅析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0,01(6):82.

[4] 赵爽,郭慧艳.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205-206.

[5] 林莲女.腹腔镜与开放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比较疗效与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8):1276-1278.

论文作者:雷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82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论文_雷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