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论文_李丰

刍议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论文_李丰

江苏腾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21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各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同时人们也更加注重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裂缝的现象。因此提高裂缝处理技术水平已经成为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避免建设施工过程中裂缝现象的出现,提高施工质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文中对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裂缝处理

1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种类

1.1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现场浇注振捣后,需要一段时间的凝结,当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它就会达到一定的强度,在混凝土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会因失水而收缩。收缩会产生裂缝,裂缝多在炎热的夏季出现,裂缝多细小无规则。一般认为在施工阶段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混凝土体积迅速干缩,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较低,无法抵抗其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产生细小无规则的龟裂缝。同时,水泥水化热的作用引起砼收缩。收缩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砼中,梁、板、柱等小块体构件。砼收缩裂缝危害较大,尤其是暴露在大气中的构筑物,影响更大。如不加以防止,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混凝土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骨料原材料及配合比、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等等。

1.2沉降裂缝

任何新建建筑,都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前期沉降速率和沉降量较大,后期逐渐趋于稳定。基础的沉降将使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沉降差异,进而使混凝土结构产生沉降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发展方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出现在跨度较大刚度较小处,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

1.3施工质量隐患产生的裂缝

施工过程是建筑设计思想转化为工程实物的过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反应在建筑实体中。在混凝土施工中,较易忽视的工作环节导致的结构裂缝主要原因有:混凝土浇注振捣时,漏振、过振或振捣不密实;高空浇注混凝土,骨料在坠落过程中发生离析;混凝土养护不及时,或未进行覆盖浇水养护,过快失水导致裂缝;为了加快工期梁、板等构件拆模过早,上部堆载等引起的构件底部裂缝。

2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目前我国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把设计标准提升

由于工民建在建筑用途上有些不同,所以建筑在施工要求、稳定性和强度方面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在不一样标准的状况下就要求设计要在符合地质情况与建筑前提下进行。并且要持续的强化对混凝土结构的要点与某些细节的设计,进而将混凝土结构的预防工作做好。设计者在设计混凝土建筑时,也需要尤其的重视,把易造成裂缝的重点标出,从而强化对裂缝的预防,尽可能的降低裂缝产生的几率。

2.2提升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是施工中经常会用到的结构,这种材料也是当前建筑中相对容易采购的材料。但是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不够强,就容易对建筑产生一些质量上的影响,而产生裂缝也是混凝土质量不够过关的原因之一。因此如果想要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出现的几率,就一定要使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得到提升,而且在配置混凝土材料时一定要依据科学的配比。确保混凝土配料的沙石要洁净、水中的矿物质成分也一定要符合要求,理所当然的沙石的用料与用量的配置也一定要科学,如此才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的出现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强化混凝土施工的管理

在工程建造中,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专业性相对强,例如混凝土的配置、浇筑、养护等专业性都很强。并且流程均相对严格,因此有关的施工人员也一定要有所认知,尽可能的降低外界的原因对混凝土结构的干扰;混凝土浇筑时,要控制结构的移位与变形,及时的采取措施以避免结构变形与裂缝;施工人员应该根据详细的情况来选取养护办法,确定养护时间,掌控拆模时间与拆模顺序,减小混凝土结构的内外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施工企业要派遣技术人员实施现场的指导,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升施工的标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结构裂缝的存在。

2.4计算结构应力

混凝土结构应力的计算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时间、温度、形态等因素。假设在冬季进行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的施工,那么就应该在1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而浇筑混凝土3天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可达到52摄氏度,6天后混凝土内部温度为49.3摄氏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为2.7摄氏度,而9天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为44.2摄氏度,温差为5.1摄氏度,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时间段的混凝土结构中的温度不同,温度差也存在差异。因此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中的温度差确定收缩当量、应力松弛以及膨胀量等数据,通过分析水泥的细度、浆量、级别等因素的影响情况计算出水力半径及配筋率,从而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大小。

2.5配合拌制混凝土

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大小来确定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同时应该在此基础上合理的控制水泥、沙子、粉煤灰、水、UEA、LPS等材料的用量,从而确保配置出来的混凝土可以符合施工所需的要求。在进行混凝土的配置时应该注意使用的水泥应该是强度等级较低的而且活性较差的类型,并且将减水剂使用到混凝土的配置中,而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干缩率,通常来说干缩率不得高于0.06%。另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要对水泥的水化反应进行考虑,当水泥的水化反应过高时,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水化反应,以此保证施工质量。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该在现场进行拌制和传输状态的确认,以此保证混凝土配置与拌制的合理、科学。

2.6浇筑混凝土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浇筑的方式。一般来说,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根据混凝土的和易性情况和振捣器的作用力度确定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为0.6米左右,然后逐渐缩短时间间隔,每一层的浇筑厚度控制在3米的范围内,如果出现浇筑能力不足的现象,可以通过推移式的浇筑方式继续进行浇筑。填充水平施工缝,在对杂物清理之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水灰化程度进行不断的调整。同时为了避免在振捣过程中出现分层和空洞的现象,需要对混凝土的表面情况进行实时关注,从而保证振捣工作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2.7养护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因季节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假设在冬季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养护,那么遵循的养护原则就是综合蓄热。将抗冻剂添加到混凝土的内部,然后如果发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4至6小时内出现裂缝,可以通过压光或浇灌层等操作进行修补,之后当混凝土凝固后,在其表面放置稻草和塑料薄膜,防止混凝土因温度过高而自燃。另外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过程中,我们应该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温差、降温的速度以及结构应力的变化等因素进行考虑,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出现。

3结束语

总之,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的质量通病,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选择好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好施工质量,在结构设计上也要多注意。混凝土出现裂缝时,要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蒋晓燕,肖备,王彦理.GR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裂缝分析与防治[J].施工技术,2015,(2).

[2]仇文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53+57.

[3]建筑施工中商品混凝土裂缝控制探讨[N].中华建筑报,2015-02-09(11).

[4]张丽静.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检查[J].住宅产业,2015,(1).

论文作者:李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刍议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论文_李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