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市场有多大?_信用卡论文

银行卡,市场有多大?_信用卡论文

银行卡,市场究竟有多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多大论文,银行卡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尽管人们常常抱怨银行卡的种种不便,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各式卡码“插进”脑袋。银行卡市场更是热闹非凡。除了老资格的发卡家们,更有新锐一族的华夏卡、民生卡、光大阳光卡等等涌进这方市场,争分一杯羹。

银行卡 风头正健

人们常常这样戏谑现代都市人,谓之:满身是卡,满脑是码。的确,如今人们外出旅游或因公出差,不少人身上都带着几张银行卡。想想不用再为身上鼓鼓囊囊的钱包而战战兢兢,走到哪里都可以潇潇洒洒地刷卡付帐,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惬意的事。这正是货币电子化给现代人生活带来的改变。对于商户而言,受理银行卡也可以有效减少收银及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保管运送现金的成本,避免误收假钞或现金被盗被抢的风险,则何乐而不为。

银行卡使交易支付变得轻松自如、安全方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在变成持卡族。统计表明,截至1999年6月, 全国银行卡发行量已接近1.4亿张,特约商户30多万家。1998年全国银行卡交易额1.74万亿元, 其中持卡消费占10%,也就是说当年通过银行卡的应用减少了1700亿元的现金流动量。1998年“金卡工程”实施以来,我国银行卡发卡量每年递增64%,交易量每年递增76%,特约商户每年递增51%。1999年,12个城市中心已联网的ATM、POS和商户数分别为9829台、36123台、27655个,平均每月跨行交易量超过430万笔,清算交易额超过67亿元人民币。

银行卡市场给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各家银行都在紧盯这方市场。从加大投入到产品创新,全方位拉开竞争较量。除了中、工、农、建、交行等等老资格的发卡家们,更有新锐一族的华夏卡、民生卡、光大阳光卡、中信卡等等都纷纷涌进这方市场,各显身手,争分这杯羹。不少银行还以各种方式增加其卡的吸引力。像华夏银行的华夏卡就从持卡者第一次消费开始积分,根据计点积分多少来给持卡人以各种优惠,99华夏卡消费冠军和幸运行持卡者的澳门游等等就是一例。可以说,银行卡市场已经真正成为国内各商业银行新业务竞争的焦点。目前,发卡银行已从最初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到20多家银行,1998年末,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通过银行卡吸纳存款已超过1000亿元。

银行卡市场究竟有多大?在发达国家,人们普遍持有银行卡。目前,全球发卡银行已超过4万家。在美国,信用卡发行量已超过10亿张。 而在日本,每100人就有150张信用卡。特约商户已超过1500万家,信用卡交易额每年高达5000多亿美元。而我国远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市场之大不言而喻。

华夏卡 理财最靓

随着经济生活的发达,特别是个人投资时代的到来,方便消费者投资理财的多功能卡正在成为银行卡开发的主要趋势,而功能单一的专用卡则逐渐失去存在的价值。华夏银行的华夏卡正是瞄准市场趋势,而使自己更有竞争力,华夏卡在设计上,除了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存取款、消费、转帐、代收代付、证券资金自助划拨业务等等功能外,特别注重卡的实用特色,将方便持卡者的理财功能作为设计的首选功能。华夏卡具有一户多卡的功能,这在目前众多的银行借记卡中并不多见。即一个家庭只用一个活期帐户就可同时开设多张华夏卡,每张卡都可以有自己的交易明细记录,能显示某张卡哪天在某家商场花了多少钱,或在某个柜台取了多少钱,现在余额是多少等等。其活期帐户又可以随时查询或打印本帐户内所有交易的明细记录。而且家庭中可以人手一张卡,也不用像某些银行卡那样,每个人一个户,每个户都需要留钱,当大额支出时又需往一起凑。一户多卡,持卡管理起全家的资金又方便又清晰,省略了不少麻烦。大约正是华夏卡这种理财功能的方便快捷得到市场的认可,发行第一年就达到120万张,这是在中、工、农、建、 交行等等老资格的发卡大户已经发行上千万张,新兴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也已发行数百万张卡之后取得,实属不易。同时,华夏卡特别注意用卡环境建设,一是保证异地存款及时到帐。二是在全国联网时,投入巨资使各发卡行尽快加入当地的金卡工程,还大量增加受理华夏卡的商户、ATM 机数量。如今在上海、深圳等地金卡工程比较完善的地方大部份超市、商场、饭店等等都可以使用华夏卡,真正方便了持卡人。

其实和华夏银行一样,近年来各发卡银行都在瞄准市场新需求进行银行卡功能创新。比如工行的牡丹卡,根据不同的需求不断推出系列新卡种。特别是不久前的“牡丹卡女士卡”,卡面是国画粉莲,兼收藏、转帐等功能,一经面世就大受青睐。而中行、建设、工商、民生银行都开通了网上服务站点,通过银行卡实现网上交易,更方便了持卡人的理财投资。招商银行还全面启动了网上银行服务,为“一卡通”持有者提供网上商户消费支付结算服务。客户可以在网上购物、支付上网费等等。其推出的网上支付全国联网,使任何一家网上商户均为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客户共享。

就目前而言,各银行卡的基本功能(转帐结算、储蓄、汇兑、消费信贷)都不相上下。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持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新客户,并在竞争中取胜呢?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在银行卡产品的深度和附加值上进一步开拓,完善其功能,才能真正占领市场。

贷记卡 少人喝彩

银行卡市场产品日新月异,但真正热闹的是“先存后取”的借记卡,贷记卡(即信用卡)不免显得冷落。90年代中期以来,借记卡以20%的年增长率发展,远远超过了信用卡。1999年3月, 央行出台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将透支限额从5000元扩大到5万元。 但各家银行对此慎重,并没有多少相应动作。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受传统的“量入为出”消费观影响,加上人们对预期消费的不乐观,大多数人还不敢潇洒地花明天的钱。另一方面则由于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银行不能有效防范经营贷记卡而产生的风险。这必然影响贷记卡业务的正常发展。据有关人士透露,工商银行从几年前开办贷记卡业务以来,发出的贷记卡也就在万张左右。其业内对此的小心程度可见一斑。

银行卡中“先存后取”的借记卡发展迅猛,以卡吸存是各家商业银行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居民现阶段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综合反映。这就形成目前我国银行卡功能主要是电子钱包,而信贷功能则相当薄弱。但消费信贷是引导和推动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信用卡消费信贷又是开展信用消费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的深入,信用卡消费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贷记卡兴起将是早晚的事,这块市场给商家和银行带来利润也是不言而喻的。故此有专家呼吁,不能因为风险就放弃这块市场,眼下,该如何根据经济运行规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适当地制定各自的消费信用措施,加强对申请人的资信审查,确定透支额度等等,已经成为摆在银行界面前的新课题。

标签:;  ;  ;  

银行卡,市场有多大?_信用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