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机会寻找大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目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可以说各个企业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一些大的或者很明显的机会都已经被有实力者捷足先登了,那么,对于后来者或者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否就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了?其实并非如此,虽然我们的经济已经进入“总量过剩,供大于求”的时代,但市场潜力永远是巨大的,人们有各种各样消费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又会不断发生变化,而且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收入的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也各不相同。因而,人们的消费需求是多层次的,发展变化的,永无止境的,这就决定了市场存在缝隙和盲点就是十分正常和自然的。从这个角度讲,如何寻觅国内外的市场缝隙,利用市场空缺甚至对手的缺点,乘“隙”而入,抢抓商机,掌握竞争主动权,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就成了决定自身前途和命运的一件大事。那么,中小企业如何寻觅市场缝隙和空当呢?我们不妨从一些成功企业的探索实践中借鉴其经验和做法。
攻人之短法
市场上现有产品的缺陷,正是一种市场缝隙,也是潜在的市场和商机。中小企业只要善于发现别人产品身上的不足,来改进自己的产品或在自己的产品身上加以规避,就更进一步地贴近了消费需求,从而开拓了新产品的市场。
美国惠普电脑公司绝少在市场上第一个推出新产品,而是等别的公司新产品露面后,就派出大批技术人员深入用户家做些服务性的拜访,虚心向用户探询新产品的优缺点、用户的建议,然后再依据用户的这些意见和建议,迅速开发出完全符合顾客要求的“新产品”。由于他们在借鉴其它公司优点的同时克服了其中的缺点,因此产品深受用户喜爱。无独有偶,著名的IBM公司也是利用这一招,战胜了对手苹果公司。在美国电脑市场上,苹果公司是首家开发家用电脑的,而电脑巨人IBM当时认为家用电脑的市场未必乐观,对此漠然置之。后来苹果家用电脑一鸣惊人,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IBM这才如梦初醒,奋起直追。它经过研究,发现了苹果电脑的短处,即苹果电脑采用的是“封闭式”结构,虽然不易被别人抄袭,但却不能“兼容”,使软件和附件的选择性甚差。于是,IBM对着这一短处大举进攻,采取“开放式”结构,从而使其软件供应商发展新产品的领域大为拓宽。这一策略的最为成功之处,是把IBM体系建立成电脑的“行业标准”,从而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市场细分法
市场细分是发现顾客、把握市场空隙的前提。通过对市场的细分,可以寻找挖掘目前未被满足或尚未被完全满足的市场。因为在这类市场中竞争对手的势力较弱,因而就提供给企业良好的开发与营销机会,同时也是成功的机会。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只能为某一类或某几类需要服务,而消费者在同一需求上的差异性,又决定了企业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互有差异的整体需要。因此,企业可以组合运用有关变量,诸如从地理变量、人口变量、心理变量、行为变量来细分市场。
日本江崎糖业公司正是通过市场细分法觅得了市场的缝隙,取得了成功。日本泡泡糖市场年销售额约为740亿日元,其中大部分为“劳特”所垄断。可谓江山惟“劳特”独坐,其它企业再想挤进泡泡糖市场谈何容易?为此,江崎糖业公司成立了市场开发班子,专门研究霸主“劳特”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有关情况,经过周密调查分析,终于发现“劳特”在细分市场上有所不足:第一,以成年人为对象的泡泡糖市场正在扩大,而“劳特”却仍旧把重点放在儿童泡泡糖市场上;第二,“劳特”的产品主要是果味型泡泡糖,而现在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多样化;第三,“劳特”多年来一直生产单调的条板状泡泡糖,缺乏新型式样;第四,“劳特”产品的价格是110日元,顾客购买时需多掏10日元的硬币,往往感到不方便。通过分析,江崎糖业公司决定以成人泡泡糖市场为目标市场,并制订了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不久便推出功能性泡泡糖四大产品:司机用泡泡糖,使用了高浓度薄荷和天然牛黄,以强烈的刺激消除司机的困倦;交际用泡泡糖,可清洁口腔,祛除口臭;体育用泡泡糖,内含多种维生素,有益于消除疲劳;轻松型泡泡糖,通过添加叶绿素,可以改变人的不良情绪。同时精心设计了产品的包装和造型,价格定为50日元和100日元两种,避免了找零钱的麻烦。功能性泡泡糖问世后,像飓风一样席卷全日本。江崎公司不仅挤进了由“劳特”独霸的泡泡糖市场,而且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从零猛升到25%,当年销售额达175亿日元。
问计顾客法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顾客的意见是“一种财富”。日本的企业普遍把顾客的意见看作一种商品开发的灵感信息,认真进行搜集、整理,并根据顾客的意见对商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研制更为畅销的产品。消费者对产品最有发言权。他们能够从产品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产品功能的欠缺和质量上的问题,据此提出改进的意见。由于消费者具体需求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他们往往能够提出一些企业没有想到或者想得不周到的地方,其中不乏独到的、新颖的见解。把众多顾客的意见汇集起来,往往能从中找出许多有价值的市场“缝隙”,产生开发新产品的灵感,从而设计开发出有创意并受欢迎的新产品。
海尔集团正是从用户反映的难题中找到了其蕴藏的巨大市场价值,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比如一位四川的用户写信反映,海尔洗衣机的出水管经常被堵住,海尔集团立即派人去调查,结果发现四川农村种地瓜的农户经济用洗衣机来洗地瓜,致使出水管常常受堵。海尔人由此产生了市场开发的灵感,对产品加以改进,推出了可以洗地瓜的洗衣机,深受当地用户欢迎。为此,海尔特地设立了“用户难题奖”,对为海尔提出设计难题的用户进行重奖。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最新调查,在上市的新产品中有57%是直接由消费者(或用户、顾客)创造的;美国斯隆管理学院的调查结果则表明:成功的民用新产品中,有60%-80%来自用户的建议。因此企业经营者应经常深入到顾客当中,认真搜索、整理他们对产品的各种意见,从顾客的挑剔和抱怨声中找出产品的不足之处,发掘开发新产品的线索,由此找到市场缝隙,拓展市场,打开新的市场。
捕捉新需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经常会产生许多新消费需求。这实际就是一种市场空隙。如果企业能够认真研究及时捕捉这种新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那么就会创造一块新的市场。这种创新既可以是独创一种新的产品,也可以是在借鉴吸收原有产品基础上加以改进,但只要适合市场需求,都能够做出一块新的大受欢迎的蛋糕。
日本夏普集团正是依靠研究捕捉人们新的消费需求,开发了许多新产品。比如,它敏锐地发现日本社会越来越情报化,人们每天必须接收许许多多新资讯,并需要保留这些资讯,他们立刻感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当。于是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开发了电子系统笔记本,将日历、记事薄、时间表、计算器、电话簿功能合为一体,除了随时可以输入、消除、添加资料外,还具有“排列机能”和“隐秘机能”,既方便使用,又能照顾到保密性。因此一上市就大受欢迎,成了日本白领阶层必备的工具之一。海尔“小小神童”洗衣机的成功也是在于它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海尔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夏季是洗衣机销售的淡季,原因在于夏季人们衣料较薄,衣物量也少,用全自动、大容量的洗衣机,不但费时、费电,而且挪动也很麻烦。但当时生产厂家大都看好全自动大容量的洗衣机,市场上都是一些大而全(全自动、各种功能齐全)、高价位的产品。海尔看准这一市场需求和空当,设计开发出一种结构特别紧凑、外观精致、低价位的“小小神童”洗衣机,给消费者带来两大实惠:省时间,省水电。“小小神童”一炮打响。成为洗衣机市场上少见的抢手货,在不长的时间里,销量已突破150万台,而且独占了小型洗衣机市场。
拾遗补阙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大企业往往着眼大产品、高利润,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对小批量、多品种产品往往不愿顾及或难以涉足,而中小企业只要善于寻找市场“缝隙”,运用“弥隙”战略,拾遗补缺,将“缝隙”市场培育成型,并力争形成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池塘”里照样可以养出大“鱼”。
五、六十年代,日本的电视机业刚刚起步,其技术都是从美国引进的。为了打开美国市场,日本索尼公司作了周密的市场调查,发现了可乘之隙,美国电视机生产厂家只生产摆放在客厅里的大型电视机。对小型电视机则嫌其利润小,而不屑一顾。索尼公司抓住这个缺口,组织生产30.5厘米以下的小型电视机,用美国销售商的销售渠道和牌号打入美国本地市场。等日本彩电在美国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后,又接着生产47厘米的大型电视机,并打出自己的品牌。到1972年,索尼公司就向美国49厘米的彩色电视机市场发起总攻,几经较量,美国企业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求助于贸易保护来进行抵制。江苏技术进出口舒秦克公司1996年赴美投资考察,发现国际市场对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的割草机的需求很大并呈现供不应求之势,其中美国的草地机械市场更是高达70亿美元,但其制作工艺却滞后其它产业20年,是美国唯一没有电子技术的行业。他们瞄准美国产业升级和转换后存在的这一市场空当,联合南京理工大学共同研制开发三代三类割草机,在美国申请了19项专利,投资建立舒泰克公司。产品很快打开市场,至去年底已销售割草机1.5万台,2000年上半年仅带动出口就达368万美元。由此可见,再完善、成熟的市场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市场“缝隙”,经营机会随处可见,关键在于人们是否能够去探求和发现。
总之,中小企业在寻求“空白领域”时,要做到不但能够及时分析市场的变化趋势,善于捕捉机会,还要果断进入,快速组织生产或营销以抢占市场。因为在市场竞争中,每一个企业都在寻求这一“空白领域”,谁能抢先进入,谁就会具有先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