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学应用为切入点,以化学应用为切入点,检验各种素质&对39/98高考有机试题的分析_高考论文

以化学应用为切口,考查多种素质——#39;98全国高考有机试题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切口论文,试题论文,全国高考论文,多种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试题始终是最具活力、惹人关注的。今年化学卷中的有机试题又有其鲜明的特点,即以有机化学的应用为切口,宣传化学的作用,着力考查考生的多方面素质。

例1 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

答案:(B)。

评析:关注社会热点,善于分辨社会现象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试题以1998年春节轰动全国的山西朔州假酒案为例考查考生的这方面素质。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平时要关心社会,学会用化学知识去分析一些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时才能轻易回答。

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A)1mol,1mol(B)3.5mol,7mol

(C)3.5mol,6mol (D)6mol,7mol

评析:白藜芦醇是考生陌生的物质,且分子中包含多种官能团,涉及加成、取代两类反应,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严密性。Br[,2]可与C=C加成,Br[,2]还能在酚类物质的羟基邻、对位发生取代反应,所以1mol白藜芦醇要消耗6molBr[,2]。H[,2]可跟C=C、苯环发生加成反应,每个苯环最多可跟3个H[,2]分子发生加成反应,所以总共消耗7molH[,2]。答案选(D)。

本题考查了思维的严密性、创造性等,同时向考生宣传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具有其特有的教育功能。

例3 某高校曾以下列路线合成药物心舒宁(又名冠心宁),它是一种有机酸盐。

(ii)心舒宁结构式中间的圆点·表示形成盐。

(1)心舒宁的分子式为_____。

(2)中间体(Ⅰ)的结构简式是____。

(3)反应①~⑤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填反应代号)。

(4)如果将⑤、⑥两步颠倒,则最后得到的是(写结构简式)____。

评析:题给的“有机合成路线”中的6个反应及各种产物都是考生陌生的,题目情景很复杂,但要求回答的问题并不难,这从侧面也考查了考生的心理素质。解题要抓住前后各步反应中结构变化特征作科学的推断。

后得到的产物是:

利用这些反应,按以下步骤可从某烃A合成一种染料中间体DSD酸。

请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评析:要求写出(A)~(D)四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首先要弄清合成的流程。题目给出三个反应式作条件,并强调要“认真阅读”。请注意苯胺易被氧化,且NaClO是强氧化性物质,这是一个隐含条件,所以题目在考查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的同时,又考查了思维的敏捷性。给出产物DSD酸结构简式,要求推断(A)、(B)、(C)、(D),就应逆向分析。从DSD酸逆推到(D)有两种情况,一是(D)→DSD的试剂是"Fe,HCl,H[,2]O",(D)的结构简式为

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用a、b、c来表示)。

评析:ABS工程树脂在'93全国高考题中出现过,但今年试题的考查角度不同。第(1)问只要比较三种单体的C与H个数比。第(2)问要用a、b、c表示出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这问有难度,考查了创造性思维。实际上第(1)问为第(2)问设置了台阶。三种单体中,碳氢比是B最小(是2/3),且每一个1,3-丁二烯分子中,H原子数比碳原子数多2,A和S中碳氢比都是1:1,另外3种单体中,只有A中含N。所以A的物质的量与c有关,B的物质的量与(b-a)/2有关,其物质的量之比为C:(b-a)/2。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列启示:

1.有机化学知识与新材料,新药品联系最紧密,与生活联系最紧密,学习中一定要联系实际。

2.“有机合成途径”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要命题依据,但其中考查的往往是最基础的有机反应,最基本的官能团性质,学习中一定要打实基础后再去提高各种能力。

3.高考有机题往往是“复杂的新情景+基础知识的延伸”,解答时要求有较强能力。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各种能力的自我培养。

标签:;  

以化学应用为切入点,以化学应用为切入点,检验各种素质&对39/98高考有机试题的分析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