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顺峰小学 528300
摘 要:近年来,我校大力开展以“三雅”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雅”修身,在富有情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培养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学生。
关键词:德育 三雅 素养
我校实施的“三雅”德育,是以“雅”修身,在富有情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学生成为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之人。
一、注重养成教育,创设“三雅”氛围
1.示范引领,树立标杆。创建高雅校园,离不开一个儒雅的教师团队。我校倾力打造一支儒雅的教师团队,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细节,做好榜样和引领作用,并把“雅言、雅行”的要求细化到学生日常生活中。
2.制定标准,立明规矩。教孩子六年,对孩子的一生负责。我校严格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先后制定了《雅行基本规范》,编写了《礼仪三字经》《“坐立行说”三字经》和《文明礼貌歌谣》,通过序列化、渐进化的常规训练,养成学生多方面的良好习惯,培育“三雅”少年。
有了规范的要求,再加上老师细致、耐心的教导,效果显然。大队部再结合标准开展每周的文明班级与每月“三雅”之星的评比,把“雅言、雅行”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行为素养,形成了“教师带动学生、学生影响家长、学校影响社会”的礼仪新风尚,使其成为我校的特色品牌。
二、注重课程开发,丰富德育内容
1.经典诵读类课程。如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等。
2.艺术类课程。如琴、棋、书、画、舞蹈、陶艺等方面的课程。
3.基础拓展类课程。如随笔化作文、趣味英语、奥数等。
4.科学探究类课程。如机器人、航模、环保、植物栽培等。
5.文明礼仪类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围绕两大主题,即“乘车、见面、课堂、集会”的礼仪和“坐、立、行、说、穿”的礼仪开设相关课程。
6.特色体育类课程。如健美运动、形体训练、武术等。
三、注重开展活动,拓宽发展平台
1.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我校利用校内外多方资源培养学生高雅的兴趣爱好,每周五下午为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学校成立了43个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培养一项艺术专长。学校也为学生的高雅爱好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每月班级板报、优秀作业展,每月的班级才艺秀,每学期的年级小舞台等都成为学生特长展示的好场所,家长们高度赞赏学校的此项举措。
2.体验活动,滋润心田。活动作为一种生活经验,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为了培养学生的“雅好”,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体验活动。以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纪念日、节庆日为契机,开展了扎实有效的三雅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每学年还精心设计与组织了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以及春游、秋游、植树、参观、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使之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挥特长、施展才艺,让他们的心灵在体验活动中得到了真、善、美的浸润。
四、注重多方合力,铸造德育品牌
1.构架桥梁,传播理念,抓家校教育和谐共振。家长学校制度,是整合、调动和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共育活动、QQ群、微信群、教育教学家长开放日、每月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维的开放性办学措施增进了家长对我校工作的全面了解,推进了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架起了家校共同教育学生的桥梁,对学校的发展,对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综合能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邀请相关的专家教授为家长开讲座,把我们的办学理念渗透给家长,让家长和学校走在一起,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2.家长义工,协手共创。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发现许多家长非常关心学校教育,希望走进校园,为了孩子的成长一起努力。学校成立了家长亲子义工俱乐部,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的课程和孩子的学习。每个月底班会课,家长义工精心准备一堂精彩的活动课,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让孩子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学校和课本所不能学到的社会知识,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了一把保护伞,真正为“三雅”德育实施护航。
3.整合资源,提供舞台。我们把社区作为学生践行“三雅”德育的基地,我校积极与近良社区和府又社区联系,踊跃参加社区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粤剧班培训及表演、社区敬老活动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家校教育融入社区,为践行“三雅”德育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教育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许腾云 礼仪,学校德育的实践场[J].人民教育,2017,10。
论文作者:陈雪琼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家长论文; 学校论文; 课程论文; 我校论文; 高雅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