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星

(长沙东协盛医院 湖南长沙 414200)

摘要:目的 冠心病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7.3月-2018.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的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5.12%>73.17%),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所降低,但是实验组患者降低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提升作用,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并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患者的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也没明显降低,说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效果更好,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对冠心病的治疗上,本研究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疗效

冠心病是目前临床中出现的常见病,其主要是心肌缺氧及心肌缺血,诱发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进行导致了患者的血管出现阻塞状血液无法进行正常的流通,造成了患者的出现心肌缺血及缺氧,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此类疾病,就应进行及时的治疗[1]。目前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应用的是他汀性药物,但是不同的他汀性药物对患者治疗的效果是具有不定的不同,本研究讨论了冠心病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效果,详细见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3月-2018.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的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43-74岁,平均年龄为(60.45±2.76)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42-72岁,平均年龄为(58.65±2.98)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治疗,主要的治疗药物是硝酸甘油,服用剂量为5-10mg/次,3次/d,利用70-100mg的阿司匹林抗血栓进行辅助用药,主要是为了降低患者的耐药性,还有注意其对患者胃肠道的刺激。在用药的同时还应对患者使用抗血栓药物,控制血脂、抗凝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主要的用药剂量为10mg/d,1次/d,患者的服药时间最好选在睡觉之前;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20mg/d,1次/d,患者也最好选在睡觉之前进行服用。两组患者均进行一个月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显效:患者心肌缺血状况及心绞痛、心肌梗塞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心肌缺血状况及心绞痛、心肌梗塞症状逐渐消失;无效:患者心肌缺血状况及心绞痛、心肌梗塞症状无明显消失。对患者治疗有效率越高,说明治疗效果越佳。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据选择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可用()、[n(%)]代表计数资料,检验值为t、χ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分别为(95.12%>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3 讨论

临床中对患者进行分析的主要标准就是对患者的冠状静脉的粥样硬化程度进行检测,患者出现的粥样硬化程度能够进一步加深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发生危险的几率,进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这严重的隐患,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 一旦发现患者的出现类似症状,应对患者及时开展治疗[2]。

临床中对患者应用的常规治疗方式就是应用低分子肝素及钙离子抗结剂等药物对患者进行干预,但是这种治疗不能够显现出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程中这种方式只能算是一种基础的干预方式,想要收获良好的治疗效果,必须要配合其它的药物进行使用[3]。他汀类药物在实验研究中对患者的血脂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有着较为突出的疗效,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对这些状况都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4]。

本实验研究了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前者在对患者进行使用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但是应用同等剂量的后者就不能够达到前者所产生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此之外,对患者采用同等条件对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使患者降低的胆固醇含量也明显的高于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减低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分别为(95.12%>73.17%),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所降低,但是实验组患者降低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提升作用,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并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患者的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也没明显降低,说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效果更好,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对冠心病的治疗上,本研究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配合常规的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胆固醇含量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但是将二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之后可以看出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率更高,并值得广泛应用于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上,本研究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5]。

参考文献

[1]黄伟胜,杜颜利,陈小云等.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与安全性分析[J]. 广东医学,2017,38(s2):128-130.

[2]陈文武.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22-24.

[3]黄铁荣.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北方药学,2017,14(7):119-119.

[4]温灵武,高伟青,刘菁. 对比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北方药学,2018,v.15(06):28-29.

[5]黄伟胜,杜颜利,陈小云等.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与安全性分析[J]. 广东医学,2017,38(s2):128-130.

论文作者:陈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比较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