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思考论文_卢永春

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思考论文_卢永春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心小学,364102)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之一,教学时间长,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有效地作文教学之路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文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表现形式之一,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字、词、句组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本文从社会生活、阅读和素材积累三方面来论述小学写作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做好小学作文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思考

引言:

通过翻阅小学生的作文本可以得知,学生们的作文都存在内容相似、主题空泛、套话连篇、语言匮乏、情感空白等缺点。由此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会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及情感体会的培养,学生所写的作文往往一层不变、千篇一律。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结合实际生活写出自己的所感、所知、所思,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好作文。

一、作文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传统作文教学教师通常都会要求学生去背诵优秀作文,通过模仿让学生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其实,这种样板化的写作方法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做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写作的主体创造性。缺乏创造、缺乏主体思维的写作教学是不成功的。作文的写作素材基本源于生活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学生必须要学会观察生活中发生的大小事件,并找到合适的角度将之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让学生打开思维、打开创造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写作出具有自身思维灵魂的佳作[1]。比如在五年级的《人物描写组》写作教学中,教学目标:感受作家笔下生动的人物形象及学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方法:观察你的同桌或好朋友,思考他最让你喜欢的性格。在这里,教师利用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人物写作的重点,即人物自身的最发光的特征。根据对范文的解读,学生也能将范文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学习,自然就能写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作文。教师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打开学生思维,从生活体验入手,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刺激点,让学生感受生活带来的启发。教师要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找思维的起点,这样才能将生活融入写作,让写作描绘你的生活。

二、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读”和“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写作应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作文写作缺少不了的就是“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从优秀的文章中学习写作方法,也能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文章中,通过移步换位的方法,对自己所见景致进行细致而深刻的描写。学生通过阅读也能从中学会该文章的写作方法,从而得到游记作文的写作启发。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是内容与主题接近完美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都值得去进行深入研究解读,在揣摩、欣赏和解析中学习文章作者的写作方法[2]。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学都会涉及到阅读,阅读到写作的迁移,需要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对于作文写作来说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的,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从内容的谋篇布局到利益构思,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的积累,拓展写作的深度。比如在《临死前的严监生》当中,“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这里的神态描写堪称绝妙,通过艺术夸张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这种如素描般的描写,将严监生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对这种描写方法进行解读分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生活积累与写作素材的结合

阅读与生活经历不仅是造就了个人精彩的人生,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多彩的素材。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生活的高度就是作文的宽度。学生的一切体会及感受均来源于生活,学生生活包括了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两部分,其中所有接触到的人、事和物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学会感受生活,便能获得生活的全部意义,将自己的感受抒发于写作,才能提高写作的深度与宽度。鲁迅曾表述过,没有写作技巧的说法,有的是多读、多看、多写,积累素材,强化训练,自然就熟能生巧了。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贯穿教材所有的阅读范文,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各类有价值的文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及课外社会实践生活体验[3]。阅读是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基础,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通过积累的素材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章,同时生活的经历也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使学生创作出具有生活气息的灵魂作文。比如在“写人(自己)的记叙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及审视,总结出自己或他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等,通过自己平常的阅读及生活体验发现人物性格的突出点,学习其他作家的人物特点描写方法,并以此为中心来进行写作,即可写出一篇成功的作文。学生还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生活中发生的趣事,这样也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4]。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具有指导性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讲解、学生互评、自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当要注意对学生作文的评改,要注意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缺点与弊端。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标准中曾指出,学生养成自己修改检查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自己的语感和基础语法常识来使语句通畅即可。学生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彼此之间传递写作心得,互相批改,沟通写作技巧等。修改是使作文结构、思想、内容更加完善的方法之一,教师进行作文评改时要最大可能的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以学生观点为主导给出修改建议。比如在“游记”写作的教学中,写游记作文要注意真情实感;抓重点,详略得当;调理清晰。学生在相互修改时可根据这几点内容给出修改意见,教师也可就此为基础进行评改。最大的还是要尊重学生个人的思想感受,让学生作文做到尽善尽美。作文是一件文字艺术品,写作工艺越细致,就越见其精美。写文章讲究一气呵成,定稿并不需要多长时间,但修改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经过修改的作文并不一定就是最完美的,但确实经过不断打磨的,也能接近于完美。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要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修改、评价作文的习惯,也要培养良好写作习惯。学会修改即是学会承认与认识,学生要在否定与肯定中进行自我批判,才能写出具有自身灵魂力量的文章。

五、结语

“重视文本”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需要重视文本教学,重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教师进行教学时需要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还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兴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徐志洲. 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思考[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6(10):95-95.

[2]张静稳.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思考[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5(24):235-235.

[3]夏木西卡美尔?瓦斯拉洪.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 读书文摘, 2016(28).

[4]郑瑾雯.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中外交流, 2017(45).

论文作者:卢永春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思考论文_卢永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