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电能已经发展为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必备资源。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电能需求,变电站的设置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当今智能变电站技术正从初步构想转化为实际应用,电网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继电保护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基础要求。进一步提高电站运行的稳定,必须加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元件构成。因此,分析各方面因素,以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各种短板和弊端为切入点,分析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力求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变革提供有效的技术研究平台。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终端
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规模和数量日益增加,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更高,需要继电保护装置具备更高水平的可靠性,以便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稳定。基于此,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措施进行分析是必要的,有利于增强智能变电站及其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现实意义巨大。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特点
继电保护装置是在变电站中某些电气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向值守人员发出告警信号,或是通过向故障设备范围内的断路器发送指令,将故障设备从线路中切除的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成套设备。继电保护设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智能继电保护装置的主机采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使得继电保护的功能更加强大;继电保护装置不但可以单机独立运行,而且能与计算机连接运行;继电保护的DAC芯片是16位,使其具备较高的转换效率;大屏幕LCD显示器,能够使显示的内容更加清晰具体;智能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非常简单,基本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也能够操作自如;继电保护装置本身具有自保护功能。
2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2.1增强过程层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过程层进行继电保护的目的主要是对系统的迅速跳闸、母线、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等设备进行实时保护,减少智能电网运行风险。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要想实现对过程层的有效继电保护,需要掌握电力系统的保护功能,优化保护装置和设备。过程层中的主保护定值波动一般不大,即便电力系统运行发生了变化,其具体数值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一特性能够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是,如果大量使用一次设备,开关和硬件必须分离开来,其目的是保护它们的独立性,加强对母线、输电线路的保护。基于这样的考虑,为了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多端线路保护方式加强对变压器、母线、输电线路的保护。同时,智能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同步采样,在此前提下进行保护装置调整,保证采样数据的真实性、适应性和可靠性。
(2.2提高继电保护相关设备的性能
与继电保护相关的设备例如互感器的传输性能提升与故障率的降低,有助于继电保护系统摆脱对互感器电流是否能够达到饱和、二次回路断电与二次回路的接地等互感器故障问题的考虑,做到电气信息真实传输,提高继电保护系统装置的性能并增强可靠性。
2.3加强继电保护配置)
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其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提高主要在于双重化配置的强化应用,同时采用集中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后备保护装置系统对开关、后备设备进行有效保护,预防其失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证相邻范围内对端母线、线路的有效保护,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利用后备设备电流进行电网故障、问题分析判断,且采用有效的跳闸策略。在做好以上工作基础上,加强技术方面的调整和运用,结合电网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电力系统,制定相符的继电保护方案,进而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2.4异常状态下的系统维护
非异常状态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日常维护在操作上相对简单,容易操作。但是,任何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因此,必须对异常状态下系统的维修展开学习。实际过程中,若异常状态的故障相对明显,进行较为简单的维修就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当发生一些不属于系统上的体现却能够通过检测找到一些比较隐形的问题时,需要有专业的操作技术才能完成。此时,传统的维修方式已经不能够全方面满足系统维修的需要,应该借助新型检测技术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并且在出现并解决问题后,有效降低问题的发生频率,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2.5变压器的运维技术措施
智能变电站中,变压器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运行是否稳定,直接关系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使得变压器成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关键环节。继电保护运行时,应当满足如下运维要求。其一,维护变压器内部重要的元器件,可以采用分布式维护。其二,维护继电保护的后备设备,可以采用集中的方式来实现。只要满足上述要求,便能够为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如果变电站中出现某些可能影响到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时,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模块能够及时发现此类情况,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防止变压器损坏。
2.6使用可视化技术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为了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可视化技术,加强故障分析诊断和排除。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科技时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水平有了长足提升,以往的数据、表格等都可以借助现代化工具加以处理,无形中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能力。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化、自动化工作方式,其继电保护也应采用可视化技术,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监视与故障分析,防止发生信息传输等方面的问题。在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分析与排除中,可视化技术可以回放故障录波,利于工作人员快速地从中找出故障数据,能提高故障排除效率,这对保证并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有着积极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去掉 综上所述,)在智能变电站中大量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与否,直接关系整个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继电保护设备可以对保护范围的电气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将其快速从线路上切除,保证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研究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可靠性计算(去掉 计算),分别进行主变保护、线路保护以及母线保护的可靠性分析。 最后(句号改成逗号,把“最后”改成“并”)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句末增加: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分析研究,有效提升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促进电网系统运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 涛,武万才,冯 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J].电气技术,2015,16(6):130-131.
[2]董 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维护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7,(6):.
[3]李肃戈,吕善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要点分析[J].科技风,2017,(24):195.
[4]杨红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J].工业b,2015,(74):142.
论文作者:龚成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变电站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智能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可靠性论文; 继电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