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引言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建设以及运营都有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当前我国大型城市日益严峻的交通压力,有效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以及运营的过程当中,因为工程工期较长、工程量较大以及涉及范围较广,建设难度非常大。同时,建设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也非常多,这些都对工程建设的效率以及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加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通过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可以降低风险决策的预判,提升管理水平的层次,是保证地铁安全建设、维系社会安定的重要举措。
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内容
1.1设备管理
良好的设备是轨道交通安全的物质基础,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设备能随时监控车辆及车站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能及时给工作人员提供信息,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1.2制度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人、设备、环境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为了防止问题发生,只有好的管理体系,才可以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才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1.3人员管理
近些年,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与城市建设快速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数量与规模日益的扩大,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城市轨道建设人才队伍来看,其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各个参建单位要注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并强化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各个城市间要加强学习与交流,做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4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应着重建立多重防御、环环相扣、相互约束、相互制约、闭环管理的管控体系,建立完善的隐患消除机制,力争把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风险管理工作是安全质量管理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在安全质量部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国内地铁建设规模大、发展快的客观事实加上地下工程严峻的安全形势,决定了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大规模、高风险”的工程特点在地铁建设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大、岩土物理力学参数不准确、施工技术复杂、作业空间有限、作业环境恶劣、施工周期长、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和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而以地铁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更具有这些显著特点,并且绝大部分地铁都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周边环境相对复杂,各种建筑物、地下管线多且对施工变形控制要求高。因此,施工难度大、工期压力大、社会影响大、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特点,都集中表现为地铁工程的高风险性。由于这些客观原因,加上对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的认识不客观,风险管理不科学,风险管理的投入不到位等主观原因,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中,事故频发,形势非常严峻,令人堪忧。传统的经验型、事后型、人盯人的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应对,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及相关标准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模式探讨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出台以及落实,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及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等组成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要想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同时对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事故调查处理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进行完善,并且需要建设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以及应急条件之下的安全管理体系、紧急情况下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理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建立严格的安全准入制度,健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激励政策鼓励相关工作人员,建设第三方服务机构以及监管体系,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以及运营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实现对安全隐患动态化管理
日常工作中所说的安全管理,就是对安全隐患排查及控制,因此,对安全隐患的管理就应该是安全管理的实质内容。这一管理,包括发现隐患,控制或消除隐患。安全隐患的表现形式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安全隐患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有长期存在的特性,如何对其进行发现、控制或消除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安全评定,以安全评定的结果为依据,来判定其危险程度,对不同危险程度的安全隐患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安全评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也就是对隐患演变成事故的可能性进行评价,现场开展的施工监测、第三方监测等工作都是安全评定工作。为做好上述工作,应充分的利用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通过参建各方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全面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3.3建立安全风险监控系统
各地轨道交通企业建立了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监控系统,该系统分为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主要是通过电子显示屏幕与计算机来对各个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实施远程监控与实时监控。此外,系统还及时检查与反映各个施工标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查询工程项目建设动态,构建施工实时参数,监测各个项目分部、分项及子单位工程项目验收情况等数据。部分轨道施工企业的盾构施工参数,已经实现了实时传输与输送,并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之间实现联通,有效提高了工程盾构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可以快速传输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各项参数及信息,传输效率高,信息准确,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盾构施工中的风险隐患,一旦发现有异常因素或情况则立即通知施工部门,并立即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与预防对策。
3.4编制和审批重大风险点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
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施工阶段进行风险点动态识别,对已知的、可预测的重大风险点,必须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应明确通过风险点所需的材料、机具数量和规格、人员准备、水电准备、信息联络方法等。方案应在临近风险点前一个月组织本企业或外部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并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为了加强对风险点的实时控制,施工单位应全面统计和整理风险点的基本情况,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结语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进行管理模式的制定,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安全管理理论设计,确定管理指南,使整个轨道交通运行更安全,提高人民的出行效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玉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1470
[2]于鑫.基于网格化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
[3]陈文辉.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19):258-259.
论文作者:袁和耀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风险论文; 城市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