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面临又一轮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即将过去。它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世纪;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的世纪。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否能够持续下去。纵观世界经济形势,发达国家走出了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开始摆脱80年代“失落的十年”的困境,独联体和东欧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经济已呈复苏迹象。以信息革命为主导的又一次技术进步高潮正在兴起,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为契机,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这些现象有目共睹,问题是如何认识它们。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和新闻媒介认为,全球经济又一个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场新的革命〔1〕。笔者认为:的确, 世界经济在经历一场阵痛之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不过,正如一个硬币有两面,它既有令人乐观之处,也存在许多问题,进行又一轮调整,势在必行。
一、9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的特点
世界经济增长已全面恢复。发达国家很可能进入近代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复苏。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独联体和东欧经济开始分化,独联体国家仍为负增长〔2〕, 波兰和捷克等一些东欧国家开始进入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本世纪最后5 年的世界经济将处于相对繁荣时期。据世界银行预测,1994—2003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7%,与1974—1993年相差无几;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8%,比1974—1993年高1.8个百分点,其中东亚发展中国家将高达7.6%;整个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可达到3%〔3〕。 世界经济增长出现了以下鲜明特点:
(一)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与以往相比不会太高,但增长的质量将发生根本变化。重质量、轻数量的主要表现是,投入带动的经济增长不再以消耗物质资源和人的体力为主,而是以非物质资源——信息和人的智力为主。80年代初到90 年代初, 发达国家的钢铁消费量减少了5000万吨,每天的石油消费量减少70万桶。人的体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大下降,低技能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已从70年代的25%下降到90年代的10%以下。信息技术应用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经济增长。据预测,今后15年,世界产出将增长45.8%,而有线电话将增长133%,无线移动电话将增长3700%,个人电脑将增长85%, 通讯卫星将增长105%〔4〕。美国由于采用新技术而改革经济组织方式提高的效益已占收益率的1/3左右。1987—1991年, 信息技术投资的收益已占企业利润的70%。信息技术革命还能使物质生产质量大为提高,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脑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系统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从1900年算起,西方企业用了70年时间,到1970年才使因加工质量而返工的产品比率降至25%。从1971年算起,只用30年时间,这一比率降为0.02%。到2010年,仅用10年时间,这个比率将只为0.0005%。返工产品几乎等于零,使物质生产更加节约化。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将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大规模投资和“赶超效应”。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是一种历史差距。当发达国家进入信息革命时代之后,发展中国家正在进入工业革命时代。这个时代以大规模的物质投入为基本特征,迅速增加投资是不可避免的。发达国家的投资率只有15%,发展中国家则高达25%〔5〕。目前, 发展中国家正在兴起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表现更为突出。据估计,在今后10年,它们在这方面的投资将高达1.5万亿美元, 占全球银行可动用资金的1/4。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速度加快。近3年来,它们吸引的外资净额超过1400亿美元,为80 年代的3倍。1983—1993年,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净流入从162亿美元增至540 亿美元,而发达国家从净流入200亿美元变为净流出1140亿美元。 流入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的资本增长更快,从1986年300亿美元增至1993 年的520亿美元〔6〕。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已不再简单地重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而是把大规模工业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结合起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了技术赶超局面,后发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有线电话时,移动电话用户迅速增加;一些工业企业建设,一开始就运用了最新的数控技术。其中,东亚地区正在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加工生产转向制造业设计与生产。由于现代技术的普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已经超前发展。1965—1985年, 他们的人均预期寿命从51 岁增加到62岁,小学入学率从73%增加到84%。到1992年,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已增加到68岁,小学入学率已增加到100%。
(三)国际经济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大。此次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不是内需,而是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这个现象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对各国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正在增强。人们所期望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做出贡献。世界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时期。1994和1995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可分别达到7%左右,实现了7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世界贸易仍将持续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世界贸易额将从1994年的4万亿美元增至16.6万亿美元,占世界产出的比重从15.4%增至35.6%〔7〕。国际贸易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贸易体制自由化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谋求的政策目标,GATT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协议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批准。范围更广泛的全球贸易自由化将更方便国际商品和劳务交流。二是地区贸易自由化迅速发展。由于地区内贸易的增长,地区内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全球现象,并出现交叉趋势。国际资金流动空前活跃,其主要趋势是,在资金流动总量增加的同时,资金更倾向于流向实际投资项目;贷款者突破了传统的信用评估方法,把贷款与具体投资项目或项目收入来源联系起来;直接投资规模增大。
(四)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更大的增长动力。越来越多的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较大幅度调整经济政策。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经济调整初见成效,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能力增强,出口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不断增强,不再是单纯的初级产品生产者和出口者,而是世界制成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它们的制成品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从1955年的5%增加到1993年的近60%; 占全球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从1970年的5%上升到1993年的22%。而且, 一些制成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纺织品和鞋类已占发达国家市场的1/3左右。 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对世界市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过去的25年中,世界商品进口增长的2/3来自发展中国家。据经合组织估计,中国、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3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只要保持在6%的水平上,收入分配平等程度不变,到2010年,将有7 亿人口的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如西班牙)的水平。这相当于美、欧、日人口的总和,其市场规模是可想而知的〔8〕。
二、世界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障碍
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调整:一是经济发展模式从总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二是改革经济体制,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经济更加开放,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是,调整也带来反面作用:一是由于石油危机和债务危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宏观经济紧缩政策;二是由于一些经济活动过度自由,引起经济动荡;三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矛盾更加尖锐。
二次大战后,许多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汲取了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普遍实行了以充分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个政策伴随着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赶超美国而实行的再工业化,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4.9%和5.2%〔9〕。 高速经济增长是以大量增加投入为基础的,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了发达国家经济的严重衰退,出现了滞胀现象。80年代发生了债务危机,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历经了“失落的十年”。上述两次危机之后,各国纷纷把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转向抑制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80年代以来,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一直以联邦储备委员会调节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日本虽然一再鼓吹要扩大内需,但宏观经济政策并不十分积极;欧洲联盟为建立统一货币所作的规定更具有典型的紧缩色彩;众多发展中国家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结构调整贷款,不得不执行这两个机构规定的以紧缩宏观经济为目标的结构调整政策。由于宏观经济过度紧缩,产生了两大问题: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增加。
目前,全世界共有劳动力28亿。其中的1/3 找不到有固定报酬的工作岗位,其中的1.2亿劳动力长期失业,是30 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今后几年,发达国家多达3500万的失业人口仍难以减少。紧缩政策形成的结构因素是造成严重失业的主要原因。第一,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在于固定资本投资有减无增。除了美国之外的发达国家的固定资本投资已连续3年下降,1994年为—0.6%。经合组织预测,1995年可望增长5.2%,但实际上很难实现。第二,财政紧缩政策致使政府精减机构,减少雇员,加上国有企业私有化而大量裁员,对失业起了推波助澜作用。第三,由于投资不足,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新的增长产业尚未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社会不公正程度加剧, 贫富差距继续拉大。30年前世界最富有阶层的收入是贫穷的30倍。目前,占世界人口20%的最富有阶层的收入占世界总收入的83%,而占世界人口20%的最贫困阶层只占世界总收入的1.5%,前者的收入是后者的60倍。 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紧缩政策,减少社会开支,而发达国家的紧缩政策导致对外投资减少。尽管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下降,但绝对数是历史上最高的。全世界的贫困人口多达10亿,他们的年均收入不足370美元, 即每天生活开支仅1美元〔10〕。贫困问题不再局限在一国之内, 而是超越国界,出现全球化趋势。国与国之间在社会不公正方面的相互影响加强。例如,国际移民约占世界人口的2%, 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60年代以来,移民的速度已增加了3倍。60年代为每年23 万人,80年代末达到每年94万人。
经济体制改革固然能够解决生产力,但市场体制并不是万能的。实际上,失业和贫困问题,只靠市场就无法解决。而且,对市场力量不加管理,使经济活动过于自由,容易造成经济动荡和经济停滞。独联体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教训说明,过度的经济自由化,特别是私有化,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例如,1991—1994年,俄罗斯实行私有化的企业在零售商业的比重从24%升至66%,在大商场的比重从0.5%升至32%, 私人企业数从4.9万家增至28.5万家。 经济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同步的。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3%降至—15 %; 通货膨胀率从144%升至202%,一度超过2000%;实际工资下降35%。
对资金流动缺乏必要的约束,导致的经济动荡更是屡见不鲜。国际金融市场是适应全球不断扩大的资金需求而发展的。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同时发展。1993年,7 个发达国家之间的股票和债券的发行额猛增至7640亿美元,而1985年只有2000亿美元。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迅速发展。美国的基金机构从1990年的1200个增加到1995年的3000个,总资产达1.4万亿美元。全世界外汇交易市场的交易额每天达1万多亿美元,而1989年只有4820亿美元。1994年,全世界期货交易所的交易总额达1.4万亿美元,而1988年只有4820亿美元〔11〕。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动,主要是为套利而进行的交易。据说,每天外汇交易的1万亿美元中, 只有200亿是为实际需要而进行的交易,投机与实际需求的比例为50比1〔12〕。
1994年年底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接连出现动荡,都与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有关。墨西哥比索大幅度贬值,外汇储备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市场因素导致外国游资过度流入。1991年,拉美的主要股票市场价格增长率达到48—400%,而美元的股票价值只上升了20%; 短期美国国库债券收益率是4%或6%,而拉美国家的债券收益率为8—12%, 导致投机资金大量涌进。1980年墨西哥外债额仅387亿美元,1987年为970亿美元,1993年几乎接近1400亿美元〔13〕。其中, 有价证券投资占70 —80%,直接投资只占20%,造成了资金的不稳定性。1994年,墨西哥约180亿美元的资金被抽走,于是发生了金融危机。 接着发生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其原因则主要在于投机过度。1995年3月初, 美国对日元和德国马克的汇率急剧下跌,一度跌至1美元兑换86.95日元的历史最低纪录。近一个月的美元贬值,美、日、德政府都束手无策,说明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已达到难以控制的危险地步。
随着各国经济更加开放,经济全球化正成为一种趋势,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导致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国际经济关系随之变化。尽管国际经济关系出现缓和趋势,但利益之争不会停止,矛盾和斗争有时会很尖锐。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导致各国、各社会集团的重大利益调整。原有生产力水平下的既得利益集团必然抵制经济转型,新生产力水平下的受益者必然积极推动经济转型。这个矛盾必然反映到国际关系当中。1993年中美经济关系同时出了两件事,一是美单方面宣布减少中国对美出口的纺织品进口配额;二是美允许向中国出口卫星。内容相反的两件事说明一个问题: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夕阳产业与以航天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之间的矛盾,前者不甘退出生产,后者要占领中国市场。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利益之争不仅表现在国与国之间的总体实力较量,更具体在具体领域。焦点主要是两个:一是具体产品和劳务的市场占有率;二是具体技术的综合水平。前者的例证是汽车的较量;后者的例证是电子工业。具体领域之争出于两个原因:第一,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趋同化趋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地区在一些制造业部门赶超发达国家已初见成效,加入了世界市场竞争。而且,世界消费趋同化,同类产品和劳务的市场竞争更激烈。因而,竞争者和参与竞争的产品、劳务的种类都在增加,加剧了国际经济竞争。第二,新技术革命的突出特点是技术融合,而不是单个技术独自发挥作用。例如,日本企图在高清晰度电视技术上领先,但美国的多媒体传播技术使之处于无用武之地。技术竞争就不只体现在个别技术上,更在于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总体实力。
经济政策的调整导致国际经济体制变化。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成功成为拆除传统贸易壁垒的转折点,即关税和限额等作用已降到很低的程度。服务贸易协议和与贸易有关的直接投资协议的达成,促使各国更加开放经济边界。因而,所谓市场准入的主要障碍不再是经济边界障碍,而是边界内的障碍。由于经济边界开放,各国之间在这类国内政策和体制上的差异便暴露出来,“乌拉圭回合”谈判实际上已开始解决这类问题,如政府采购问题、技术和质量标准、知识产权问题等等。这些内容都是由一国之内的政策和体制来决定的。因而,国际经济矛盾从各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和体制的分歧转向国内经济政策和体制的差异。这集中体现在南北经济矛盾上。发达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不执行“人道主义”的劳工标准,如劳动条件恶劣,使用童工,劳动工资过低;扬言若发展中国家不改善劳工标准,就要遭到报复。发达国家还以发展中国家不顾环境污染、生产低成本产品为由,限制其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要求全球多边贸易谈判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及环境问题作为贸易问题处理。总之,发达国家把南北经济矛盾归罪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问题。因此,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新的世界贸易谈判议题将主要包括:1.贸易竞争与劳工标准问题;2.出口生产与环境保护问题;3.国际多边贸易原则与各国竞争政策的一致性问题。
三、各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强经济管理和国际协调的前景
进入90年代,谋求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趋势。1992年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1994年召开了世界人口会议;1995年召开了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都与探讨可持续发展有关。它是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句话,首先,谋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其次,这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需求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还包括保护人类未来的选择,保护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和人力资源开发潜力〔14〕。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体系,以及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因而要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质量,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生产和消费都要节约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防治沙漠化,保护大气层,对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机制。
为解决贫困问题,必须采取全球性行动,给贫困人口以更多的经济活动机会。就国内措施而言,首先应实行有利于穷人发挥能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增加穷人创收的机会。发达国家应进一步开放市场,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和劳务生产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在“乌拉圭回合”之后的世界贸易谈判中,应避免制定损害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原则;对“乌拉圭回合”谈判协议不利于最不发达国家的内容,应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同时,还要改革国际援助,增强穷人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给人力资源开发以更多的投资。除了要求发达国家增加援助数额之外,还应提高援助质量,即把援助真正用于人力资源开发;转移援助的重点对象;取消援助的附加条件,特别不应以受援国改变经济社会政策作为提供援助的前提。
针对经济活动过度自由的危害,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制止“市场失败”导致的经济动荡,日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改善经济管理将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并完善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巴林银行事件发生后,东亚国家从加强证券监管机构入手,进一步完善了金融期货交易管理。一些拉美国家重新审查监管经济的法律。其中,巴西将在宪法中加进制止经济动荡的条款。第二,更充分地利用市场机制避免或减轻经济动荡的危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也是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
加强经济管理,更要完善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使国际经济管理更为必要。为此,应调整和改革国际经济管理机构。随着国际贸易体制越来越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应运而生,它代替关贸总协定,将在国际贸易领域起到更大的作用。这样,国际经济关系的管理和协调,将分别由三个机构负责,即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它们之间的协调应与联合国的改革结合起来。第一,对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来说,目标可考虑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结合,从世界宏观经济管理出发,起到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第二,对联合国贸发会议来说,应与世界银行及世界贸易组织结合,起到促进世界各国市场机制发育的作用。第三,改革安理会的作用,从仅仅负责国际政治事务转向兼管政治和经济,协调经社理事会和贸发会议工作的作用。第四,国际经济管理机构不能再由少数发达国家控制。战后建立布雷顿体系参加国只有44个,现在联合国成员已达180多个。 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要求更多的国家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管理。第五,应充分发挥非政府力量的作用。由于企业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上升,国际关系主体有超出国家主体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主要是企业推动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成功,与企业行为的全球化倾向有直接关系。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民间人士应更积极地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协调行动。
注释:
〔1〕〔英〕《泰晤士报》1995年3月13日。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1994年10月。
〔3〕〔英〕《经济学家》1994年10月1日。
〔4〕〔美〕《商业周刊》1994年7月12日。
〔5〕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4年。
〔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观察》1995年3月11日。
〔7〕〔美〕《商业周刊》1994年12月19日。
〔8〕〔英〕《经济学家》1994年10月1日。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1993年。
〔10〕〔联合国〕《世界经济与社会调查》1994年。
〔11〕〔美〕《今日美国》1994年3月24日。
〔12〕〔日〕《钻石周刊》1995年3月25日。
〔13〕〔英〕《金融时报》1995年1月14日。
〔14〕〔联合国〕《人力开发报告》1992年。
标签: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