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今天的中学教育--刘彭志校长在上海奉贤“双名工程”培训中的讲话_刘彭芝论文

如何做好今天的中学教育--刘彭志校长在上海奉贤“双名工程”培训中的讲话_刘彭芝论文

怎样办好今天的中学教育——刘彭芝校长在上海“双名工程”培训奉贤专场的演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奉贤论文,专场论文,校长论文,在上海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我们培养人,一定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灵魂境界,让他们有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心态决定生态,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心理的和谐,哪来社会的和谐?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没有美丽心灵,又哪来美丽中国?

      谈到今天的教育,我这个从教五十年、担任中学校长近二十年的教育人,一直在思考三个话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对教育的认识;作为一个在中学工作的人,我对中学教育的认识;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对怎样当好中学校长的认识。可能随着自己的角色转换和时代变革,其内容不断在调整,但我觉得也是自己对教育的实践和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尤其是当下的中国教育事业正伴随着社会的变化经历着艰难的转型,因其处于民生之首的位置,可以说人人关注,也最容易受到批评和质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每一项教育政策的提出,都会产生多种反响,引起完全不同的评价。这是社会转型时期活力的张扬,也是社会发展转型的困惑,归根到底是对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地回答中国面临的诸多教育问题的挑战。回答这三个问题,仍然有其时代和社会意义。

      教育:塑造灵魂的事业

      职业是一种谋生的途径,事业是一种人生的追求;职业有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而事业往往是“全天候”的、全身心的;职业一般只需要物质和技术,而事业更需要理想、精神和情感。职业是事业的基础,事业是职业的升华。职业感和事业心都是一个人从事某一项工作的“发动机”,但这两部“发动机”的功率是不一样的。

      当前,教育领域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比如:上课铃响人来,下课铃响人走;上班尽职,下班兼职;与学生缺少交流,对学生缺乏爱;除了学习成绩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关心……这些现象的产生恐怕就与对职业化的简单理解有关。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人为万物之灵,世界上还有什么工作能比培养人的工作更重要、更伟大?仅凭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单纯视教育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立大志办大事,必须将教育作为事业,志存高远,取法乎上。在这一点上,我们别无选择。

      当代中国的教育,既要顺应世界潮流,也要坚持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有句话说得极好,“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中国教育这双脚做出最合适的鞋。怎样才算最合适?我的理解,一方面,正确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有继承有革新,返本开新;另一方面,科学处理好中与外的关系,取长补短,洋为中用。我们要在熔铸古今中外教育精华的过程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之路,这是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历史担当和神圣使命。最美莫过多样化,我特别欣赏费孝通先生关于世界文明的那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国的教育,都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应该彼此欣赏,彼此借鉴,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在和而不同中共同营造世界教育事业的百花园。

      说一千道一万,教育,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关于这个问题,已讨论多年,我也讲过无数次。但这样的话题就应该时时讲、处处讲、反复讲。丰子恺先生在纪念他的老师弘一法师李叔同时说,人活在世上,有三种生活:物质的生活、精神的生活、灵魂的生活。物质的生活就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精神的生活主要指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灵魂的生活则是超越,是终极关怀,是心灵的净化和美化。今天,我们培养人,一定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灵魂境界,让他们有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心态决定生态,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心理的和谐,哪来社会的和谐?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没有美丽心灵,又哪来美丽中国?说到底,教育事业就是灵魂事业,教师是灵魂工程师,我们在这一点上,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这些年,有许多学校、许多教师,把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的层面,最多提高到精神的层面,而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灵魂的境界重视不够,这种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显现,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中学教育:应培养大成智慧

      在给教育事业定位后,我们要给中学教育定位。客观地讲,在高等教育已大众化的今天,中学教育的地位在下降。民国时期,朱自清、叶圣陶、丰子恺、俞平伯、钱穆等等,无数顶级的学者和作家都做过中学教师,那时,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的流动是无门槛的,这种状况在今天已无法想象。今天,小学、中学、大学,中学只是教育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中学的任务好像就是给大学输送生源。这样的定位,对中学教育的伤害是致命的。我一直认为,中学教育必须是独立完整的体系,必须有自己独立完整的目标。不这样,中学教育形不成大格局,做不了大文章,也不可能有大作为大成就。

      这些年,社会各界十分关注“钱学森之问”。围绕“钱学森之问”人们不知写过多少篇文章,开过多少次研讨会。其实,在“钱学森之问”之前,钱学森先生曾花费很多心血提倡通识教育,呼唤大成智慧。通识教育和培养大师是一脉相承的。通识教育是大师出现的基础,只要通识教育蔚然成风,大师出现才能水到渠成。中学最适合通识教育,是培养大成智慧的黄金时期。因为中学不像大学那样细分学科,有利于学生在知识上全面发展。在文科上有特长的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在理科上有特长的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这在中学是能够做到的。错过了中学时代,一旦进了大学,文理学科泾渭分明,壁垒森严,要搞通识教育,难度不知要增加多少倍。因此,我们搞中学教学改革,讲提升中学办学质量,主攻方向就应该放在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大成智慧上。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整齐划一的发展,就像每棵树不可能长得一样高,每朵花不可能开得一样大。因此,对全面发展的理解一定要具体到每一个学生,一定要在挖掘每个学生潜能的同时,注意对超常学生的培养,保证每个学生都充分发展。中学教育的理想境界,就是既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又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这才是真正地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近几年来,关于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议论很多,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上也取得了共识。这是令人鼓舞的好事;但教育事业是个整体,如果把教育比作金字塔的话,基础教育是塔基,大学教育是塔尖。一流大学不是空中楼阁,没有一流中学,难有一流大学。既然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学,当然就要提出建世界一流中学。我国要由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必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学和大学。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目前国际教育界已有相对一致的认识;但什么是世界一流中学的标准?还没有相对一致的认识。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我觉得世界一流中学起码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有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二是要有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三是要有世界一流的学生来源;四是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要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五是在师生比例上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六是要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设备,比如图书馆、建筑面积、电脑网络、体育设施等;七是有相当广泛充足的财政来源;八是毕业生考入一流大学的比例要明显高出一般中学;九是在国内外要有较高的声望;十是综合以上条件,形成世界一流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气质。

      对照上面开列的十条标准,我觉得,我国一些示范高中校已经具备创造世界一流中学的条件,已经有能力建设世界一流中学。在这一点上,我们绝不妄自菲薄,应该以足够的自信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在国际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形象,发挥自己的影响。

      中学校长:要营造文化气象

      关于“校长”的定义,古今中外有多种。我对“校长”含义的理解,最深切之处就在于校长是个“领跑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领着全校的教职工不停地奔跑,领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不停地奔跑。做一个“领跑人”,首先自己得跑;做一个优秀的“领跑人”,必须跑得比别人快,跑得比别人远,需要过人的综合素质,需要过人的精神状态,需要比别人思想更超前,更勇于创新。从做校长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用“领跑人”自喻,始终以做优秀的“领跑人”自勉。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统统聚焦在一点上,就是让人大附中发展得快些,快些,再快些。“快些、快些、再快些”,是我做领跑人的“七字真言”。

      我时常在思考,办一所好学校,办一所“好校长走了还是好学校”的学校,靠什么呢?什么能具有如此大的能量,能够凝聚人心,把那些看似平凡的人聚拢起来,创造出了不起的事业?我的回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学校文化”。一所真正的好学校,最大的吸引力是它的文化;文化知识在别的学校也能汲取,文化气象和文化熏陶则只有好学校才有。文化气象是一所学校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盛名不坠的内力和根本。校长应该是学校文化建设蓝图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他的眼光、境界、理念、能力、素质、人格等,都直接关系到学校文化的特质和优劣。

      在这样两个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我认为做好学校校长必须具备和自觉培育四种精神,即:科学精神、法治精神、人文精神、改革精神。如果说学校是座大厦的话,那么,科学精神、法治精神、人文精神、改革精神就是四根立柱。

      具备科学精神,就是善于发现和遵循规律。就是要按教育规律办事,按人才规律办事,按青少年成长规律办事,按管理工作规律办事。具备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我们就能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胸怀大局,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干得准,当好校长,有所作为。

      具备法治精神,就是要坚持依法治校。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精神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一个好校长,必须也必然是依法治校的校长。法治是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做事,不会出格。法治是个轨道,在这个轨道上做事,不会跑偏。法治更是理念和方法,应该体现在办学办校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校长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用法治精神制定学校章程和各项制度,用章程和制度治理学校,才能趋利避害,事半功倍。靠人治,办不好现代学校,再有能力,加上三头六臂,加上放弃休息也不行。

      具备人文精神,就是要有人文情怀。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是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结合起来的校长。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马厩失火,孔子先问人受伤没有,这是人文精神。王阳明一生中不知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临终前,只用“吾心光明”四个字自我评价,这是人文精神。梅贻琦讲,大学者,非谓有大楼而谓有大师,也是人文精神。办一所学校,第一要避免的,就是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我们要从物中解放出来,从事中解脱出来,直奔人的主题,把人立起来。学校的人,教师是一撇,学生是一捺。一所学校人立起来了,好校长自然会诞生。

      具备改革精神,就是要有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三十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经验、中国模式,讲出了中国好故事,传递了中国好声音,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如此,学校也不例外。这些年,凡是进步快的学校,都是改革搞得好的学校;凡是社会认可的好校长,都是具有改革精神和改革能力的校长。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教育竞争,愈演愈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好校长,必须是一个改革者。没有改革思维,没有改革精神,没有改革能力,肯定没有前途。但关于创新的问题,我想突出强调一点,教育创新要慎提类似“不怕失败,宽容失败”的口号。一项科学实验可以有666次失败,但中学教育教学创新的一次失败,就可能贻误一个年级甚至几个年级的学生,这样的失败成本太高,损失太大。谁也没有资格冒这样的风险。因此,我们在大力提倡创新的同时,又要提醒校长:创新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深思熟虑,谋定而动,并争取一动而成,一定要将创新的风险和成本降到最低。

      做一名好校长,需要很多很多条件,几天也讲不完。我这里讲四种精神,只是因为我对这四点体会最为深切。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让我们的工作有精度,改革精神让我们的工作有力度,而人文精神让我们的工作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有温度,我们的工作才是既有成效又有愉悦感的。我愿与大家在有精度、有力度、有温度这三个“度”上共勉!

      记者张竹林

标签:;  ;  ;  ;  ;  

如何做好今天的中学教育--刘彭志校长在上海奉贤“双名工程”培训中的讲话_刘彭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