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的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带动增长_比较优势论文

不平衡的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带动增长_比较优势论文

不平衡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化牵连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不平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经济增长一般集中在经济增长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如教育水平、开放程度、金融条件、自然资源、收入分配等因数对经济增长的线性影响关系。要确定对国家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的非线性影响因素是困难的,但有一些因素是明显的,例如,社会的资本积累不可能在高入学费用的国家或者内战蹂躏的国家快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出现了许多经济增长的综合平衡模型,即所谓“高速发展经济学”。高速发展经济学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大推动平衡产业化理论;一是非平衡产业化理论。大推动经济学提倡国家引领产业化,因为在分散的市场产业链中网络协调效应很差,MSV(Murphy,Shleifer和Vishny)模型提出在市场范围和规模经济间采用反馈环实现规范化。[1]非平衡产业化策略可以是国内某一特殊行业的专业化联合或是国家间的劳动力分工,因此,从全球市场观点看,这是一种平衡产业化策略,虽然在单一国家内产业结构是不平衡的。

所谓产业结构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的总需求结构与同一时期的总供给结构的一致或基本一致的状况。产业结构平衡不仅是指总供需各种价值形态的平衡,更是指总供需在实物上的平衡,即总需求的各个具体部分与总供给的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的平衡。产业结构平衡是宏观经济总供需平衡的一个侧面,它与总量平衡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宏观产业结构是通过微观供求结构的自动调节达到某种平衡。从国民经济的纵向结构来看,各生产阶段及其之间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平衡,就表现为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平衡。从国民经济的横向结构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体表现为市场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一致,反映市场供需结构的平衡。产业结构平衡在总供需平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1)满足社会需要、增进国民的福利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目标的实现就是在社会总需求既定的条件下,使产品和劳务的构成与数量供需保持一致。(2)产业结构平衡可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产业结构最优化,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3)产业结构平衡是总量平衡的基础和保证,产业结构失衡往往会导致总量失衡。[2]

产业化牵连增长,是指各种产业在大规模生产的产业化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平衡的需要,一种产业的产业化,将带动其他产业也朝着产业化发展,宏观上产生对经济增长的一种产业互补关系。在产业化牵连增长作用下,产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定的平衡关系,而这种平衡关系一般是暂时的。因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导趋势是一体化不断加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国、各地区经济间的高度相互依赖,使世界经济实质上形成了全球性的空间经济系统。因此,在全球看来产业结构是平衡的,而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可能是不平衡的。随着新产业产业化的出现,由产业化牵连增长效应将形成另一种产业互补关系,从而产生新的产业结构。

一、不平衡产业结构与产业化增长理论

产业结构平衡实际上是非平衡过程中的一种定态,是暂时的,产业结构通常处于不断演替的不平衡过程中。这是因为:产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主要部分同社会经济其他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产业结构的形成、演化都处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与环境有广泛的交换;产业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变动的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中各产业间的比例及其关系,促使它远离平衡态;产业结构内部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行业及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之间既存在正反馈效应,使系统失稳,又存在制约增长的饱和效应——负反馈。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新产业不断形成,推动产业结构各产业间的比例及其关系发生一系列变动。当产业结构状态的变化超过临界值时,原有的产业结构失稳,发生分叉,原有的产业结构逐渐消融产生新的产业结构。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组合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组合;由以传统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转向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结构。每一个产业结构都是在原有的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时代的产业结构是在农业经济时代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经济的产业结构是在工业经济时代产业结构基础上产生的,又有新的内容。产业结构演化经过了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到发达国家以第三产业为主一次次分叉和复杂的历史演变。可以预言,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这个过程还将继续发展下去。各国的国情不同,产业政策、技术进步在不同时期不同,因而产业结构演化情况不同。[3]产业结构演化总是从一种“坏的”(不发达的)平衡向一种“好的”(产业化的)平衡跃迁,从而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产业化带动经济增长可用工资溢价模型加以解释。工资溢价是指大规模生产里的工人生产率超过工资额。在工资溢价模型中,设家庭手工业生产的边际产品为1单位,手工业劳动工资为1个劳动单位,任何大规模生产方法的产业化都需要F劳动单位的投资,而边际产品等于a>1单位。由于竞争的缘故,单一企业不能提高大于1的单位价格,而且,大规模生产里的(v个劳动单位)无效工作还需要向工人补偿工资差额,因此,大规模生产的实际劳动工资w=1+v>1。产业化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大规模生产里的边际产品超过实际劳动工资,a>1+v,也就是说产业化依靠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工资溢价获得利润增长。Murphy,Shleifer和Vishny(1989)分析了市场推动和规模经济的作用,提出产业化大推动模型,该模型基于以下三个假设:(1)多部门可同时实现产业化,每个部门都将有收益同时使其它部门受益;(2)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是大批量生产里的工资溢价的存在;(3)政府的政策可引人大量投资,启动产业化的大推动。[1]产业化进程强调投资的动态性质。我们可以把产业化看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使用具有固定利润率(CRS)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向采用递增利润率(IRS)的“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产业化过程一般是分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为投资阶段(没有或很少的利润),第二阶段为获利阶段。投资者通过减少第一阶段的收入,提高第二阶段的产量来增加第二阶段的收入。一个部门往往由于资金的缺乏,第一阶段的投资只能用于某些产品,而另一些产品仍采用“手工业”生产技术,于是出现部门产业化的互补结构:在同一部门内,CRS和IRS的生产技术并存,达到某种互补均衡;在部门间,一个采用“大规模生产”技术的产品将占有市场的主要份额,不同部门有不同的IRS生产技术产品,各自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实现了由市场规模效应带来的部门之间的产业化互补增长。

二、区域比较优势产生不平衡发展的区域性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化依托区域资源的比较优势,通常集中在某些特定产业,形成不平衡的区域性产业结构。所谓区域比较优势,实质上是一个区域优越条件或优势要素的差异及其对经济活动吸引力的显著差别,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那些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赋存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条件等,就是静态比较优势;那些可由人类的经济活动创造出来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比较优势就是动态比较优势。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因是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确定(或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可有效地避免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问题,减少全球产业结构出现不平衡现象。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是必然的趋势。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演替实质是生产要素的转移及在不同产业或部门中的比例关系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和动态过程,并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及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等内容。[4];[5]

区域产业结构不平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各个产业甚至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之间从未有过相等的边际收益,并且各个产业产值之间的比例和各个产业的增长速度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动之中。普遍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的变化应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加以利用。经济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结构)随经济增长和发展而变动,并且反过来作用于一国(区域)的经济增长。随着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强有力的作用。而一般来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各个产业通过自己增长速度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二是由于产业之间产值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两种作用是同时进行的。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不平衡特征,这种不平衡性不仅表现在结构与速度两个方面,而且结构的不平衡与速度的不平衡也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性。具体来讲,从初始的产业结构状态开始,在国家宏观政策推动和各产业不同收益率的牵引下,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在产业之间迅速流动并加以配置,客观上即改变了未来的产业结构状态,也改变了各产业发展的速度。最终,各产业通过其结构和速度的变化作用在国民经济增长上,既推动了经济增长,又与经济波动呈现步调一致的特点。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制造业根本没有外在的依托性,这就使得加强制造业发展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切入点。因此,必须努力促进第二产业发展,同时也不要使第三产业过于滞后,在促使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同时,还要注意促进第二产业合理吸收劳动力,尤其是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工业等,促使第二产业快速的发展,为产业升级和持续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6]

区域产业化充分利用原有的产业基础,通过资源互补节约产业化成本,减轻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设区域性资源R1可支持产业P1和产业P2的产业化,如果对生产P1的副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还可以用作另一产业P3的投入,这时P1和P3就属互补性产业。该地区依托原有资源,发展产业P3使其产业化,同别的生产P3的地区相比,由于该地区生产P3时的投入仅仅是生产P1时的副产品,自然就大大降低了该地区的生产成本,因而具有产业化优势。由于它特有的成本优势,在市场上就有相当的竞争优势。而返过来再看产业P1和产业P2,如果产业P2的副产品是难以处理的污染物,产业P1和产业P2在该地区的地位就不同,很显然该地区就会大力发展P1的产业化,而缩小P2的生产规模。这样,区域性资源R1支持了互补性产业P1和P3的产业化,使产业P1、P2和P3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由于产业互补的基础是资源共生,发展互补产业的过程也就是对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它不但节约了新产业P3的生产成本,而且增加了原有产业P1的产品附加值,相应地,也提高了原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牵连增长。

地区差异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进入上个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实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东部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经济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积累。区域发展上,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在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格局下,也开始提出了新的要求。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开始成熟,开发西部、缩小地区差异与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的战略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因此,西部地区如何发挥区域优势,特别是资源优势,减少产业化成本,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东西部之间的要素流动,就成了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必需与必然,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区域的比较优势(如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等)及特别强大的竞争力、创新能力等也可以形成为一个区域的核心能力,形成为区域与区际间的要素与产业整合以及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龙头。

三、不平衡产业结构的区际互补促进全球产业化发展

产业结构演替过程中生产要素的转移和比例关系变化,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过程的“合理化”、“高度化”和“高效化”,都包括区际之间的要素流动与重组。因为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演替与优化的“供给因素”如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人口与劳动力、资金供应与技术进步、商品供应与信息状况、社会文化与经济法律环境因素等,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需求因素”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等,以及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其他因素如区(国)际贸易、区(国)际投资、经济政策与市场因素等,其真正影响都是在区际水平上发挥作用的。区际之间的要素流动与重组可以解释国(区)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商品流向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一种比较优势理论,可运用于指导和组织区际产业的合作。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分工与合作相互依存,相互给对方以保障与促进,并通过分工与合作提高效率、增进效益。其直接原因是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比较优势。分工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利于分工的更好实施和区际专业化的发展,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使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由此获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合成效益”。由合理分工实现资源配置在区域之间的优化重组,使区际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保持高度和谐统一和自组织状态,利于形成高级有序的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挥区域优势为前提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整体效益。资源赋予差别与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之间进行劳动地域分工、优势互补与联合发展的重要依据。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相互融合,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都是世界空间经济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环,并通过物质流、资金流、劳力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的互补流动,把整个世界和各个地区的经济交织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国家或区域都不能在经济上完全不依赖于外部世界而独立存在,也意味着没有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与别的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活动和政策息息相关。同时,为了开发和利用区域联合优势,追求协同效益,形成新的竞争能力,使区域经济集团化或产业化联合体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先驱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于是各个国家或区域都积极参与横向联系,把对外开放与对外联系看作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没有条件建立区域经济集团的国家或区域之间,也逐步加强经济与产业的联合与合作。

区域的开放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区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内部要素、内部市场和区域外部要素、外部市场的基础之上。同时要求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善于将区内外的各种资源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起来,将区内外市场进行最充分有效的开拓。在区际经济广泛联系和融合的过程中,产业的跨区域重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产业的跨区域重组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相关区域及其上一级区域的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其实质是生产要素在区际之间的合理性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以效率为导向的,即生产要素总是向“高回报”的方向流动。因此,为了使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取得更好的“效率”,就要求区际产业要有广泛的联系和充分的互补性优化整合。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生产要素的流动虽然会有一定的政策性调控,在适度地兼顾公平与平衡发展的情况下,还是主要遵从基本的效率原则的。

每一个区域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要素禀赋和发展基础是各不相同的,从而形成“产业梯度”,梯度存在的必然结果是产业化空间扩散。产业化空间扩散规律是伴随产业结构的演替与优化而起作用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产业化的空间转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梯度引起经济或产业的空间推移,而“产业梯度”是更广泛地存在和更广泛、更活跃地作用于区际要素的流动与重组的“区域梯度”。[4]不同区域之间,由于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有形要素或劳动者技能、知识、观念、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等无形要素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将直接导致区际之间产业化发展的差异,从而形成相对于经济梯度更为广泛的“产业梯度”,这种“产业梯度”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均可存在。而且许多产业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形成相应的“产业梯度”,有了“产业梯度”以后将会直接使“上游”要素流动到“下游”,将产业转移到低成本、高回报的地区。因此,产业的空间扩散规律是区际产业互补的重要基础。从历史发展观察,产业化空间扩散首先从周边国家开始,并且有一个规律。产业化开始于岛屿国家,逐渐扩展到大陆沿海地区,然后发展到内陆国家和地区。例如,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产业化从英国到荷兰、法国,逐渐扩展到德国和其它中北欧国家,最后扩展到南部欧洲国家和世界其他地方。在亚洲,19世纪末开始在日本出现产业化,逐渐扩展到香港、新加坡、台湾、南韩和亚洲其他国家。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产业化首先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逐渐扩展到内地其他地区。这些都可以用“产业梯度”的空间扩散规律加以解释。空间扩散的结果是使“产业梯度”减小,而“产业梯度”减小又会减慢空间扩散速度,这就形成一个负反馈系统,逐渐向世界产业结构平衡的全球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产业梯度”主要表现在资本、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等要素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种经济类型企业的出现,这种差异性逐渐缩小,其中,外资企业对国内其它企业的“外溢效应”就是“产业梯度”的结果。外资企业的外溢效应可分为横向发展联动效应和纵向联动效应。横向联动又可以分为三种渠道:跨国公司子公司先进的产业化生产技术的进入和存在,在国内市场引进竞争,迫使国内同类企业采用更有效率的生产和管理手段;经跨国公司培训的本地工人和管理者逐渐地从跨国公司流入本地企业,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跨国公司通过示范效应加速国内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速度,有助于本国企业效率的提高。纵向联动效应表现为:国内中间产品(或上游产品)供应商为满足跨国公司中间产品质量和标准要求主动学习带来的效率提高;跨国公司直接向本国供应商提供技术和生产方面的培训使生产效率的提高;下游产业通过利用由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制造的质量更好或者成本更低的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制造时从中获得的效率提高。但也应注意外资企业对市场的冲击,由于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拥有比国内先进很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们的进入和存在垄断了东道国原来的竞争市场,排挤了其中原有的国内企业,降低了本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实行高工资制度,把原本服务于国内企业的优秀人力资本吸引过去,造成本国企业人力资本的减少和积累速度的减慢;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利用雄厚的资本和广泛的信息来源,抢占了原本由本国企业利用的稀缺资源,从而带来本国企业生产能力的下降。当外资企业产业化技术水平远高于本国企业产业化水平的不平等竞争中,应由政府的政策加以调节,通过政策吸引资金和人才到本国企业,提高本国企业的产业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收稿日期]2005-03-16

标签:;  ;  ;  ;  ;  ;  ;  ;  ;  ;  ;  ;  ;  

不平衡的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带动增长_比较优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