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造力开发实验专题研究——创造教育与教育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力论文,专题研究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山东的创造教育实验起源于“双序结合整体教改实验”。儿童创造力开发是双序实验的一项子课题研究项目。
1984年,当时的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吕可英率领9个省市的教育厅局长组成的教育考察团,赴11个国家进行教育考察。回国后,深感山东省外语教学的落后,吕厅长感慨万千,提出了办外语特色学校的设想,委托我们进行论证。我们认为办外语特色学校对培养外语尖子人才,缓解外语人才奇缺的矛盾是有效的,但对解决山东省外语教学落后的局面并无多大的助益。我们便组织了一批专家对山东省普通教育状况作了一项为期两年的大型调查,发现普通教育存在着四大弊端:1.课业负担太重,致使学生体质下降,近视率逐年升高;2.语文、外语教学质量不高;3.学生智能发展落后于知识积累;4.学校德育工作薄弱,学生道德风貌每况愈下。鉴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设计了双序结合整体教改实验,企望在学生最适宜的年龄,提供最适宜的教学内容,使用最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从两个序列的结合上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地发展,达到教育高速度、高效率。我们提出的实验宗旨是“双序结合,全面发展,提高素质,把欢乐还给童年。”
这项实验从1986年在泰安实验学校设置实验班,此后又先后在十几所学校开展实验,经11年的实验于1997年结束,圆满完成了实验任务。鉴定委员会专家们认为该项实验“属国内首创,对我国教育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接受专家的意见,结合实验,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教改建议信。李岚清同志看过信后当即批示,请国家教委研究处理。当年国家教委给课题组复函,肯定了课题组提出的几点建议。这项实验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与实验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同时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儿童创造力开发”是双序实验课题的一个子项目。1992年双序实验小学段结束,在阶段成果鉴定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双序实验的儿童创造力开发实验已经具备了普及、推广,进行大范围实验的条件。当年,这个项目就列为山东省社科“八五”重点项目,1995年该项实验又先后被列为山东省社科“九五”重点项目,国家教委教育科学“九五”重点项目。1995年成立了山东省创造教育研究会,实验也从几十所学校,推广到100多所,到目前接受实验的学校已达400多所,分布在全省16个地市。
山东省创造教育研究会成立以来,我们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实验山东省的创造教育实验:1.注意教材建设。到目前为止研究会组织专家、教育实际工作者编写出了创造活动(三册),创造发明技法(二册),科学史话(二册)等创造思维训练系列课教材7本。同时编辑了《创造教育原理》、《创造发明技法教学指导》等理论培训教材。2.重视创造教育实验教师的培训。近年来先后培训师资6期,有千余名教师接受过创造教育实验教师培训。2.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创造教育研究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观摩教学,交流论文。到目前为止,共为创造教育学术年会,提供观摩课48节,提交学术论文千余篇。4.评选优秀学术论文。几年来,广大实验教师向研究会提交优秀论文3000余篇,共有1000多份论文获不同档次的奖励。5.确定了一批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对长年从事创造教育实验,在理论建设上有突出成绩的学校,经评审后两次确定45所创造教育重点实验基地。6.定期出版“山东省创造教育通讯”。通讯除汇集各实验点学校的经验,进行理论探讨外,同时向各实验点学校通报国内外有关创造教育的资料信息。我们还非常重视区域性推进创造教育实验,到目前为止,已有胶州市、青岛市李沧区、淄博市临淄区、潍坊市潍城区、济宁市市中区、诸城市、莱州市等市县区实现了区域性整体推进创造教育实验。胶州市、潍坊市潍城区、淄博市临淄区教委还为推进创造教育实验下发了文件,有的还把这一项实验定为“一把手工程”,大力推进创造教育实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二
十多年的创造教育实践,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对创造教育有了以下几点理性思考。
(一)创造教育的三个理念
创造教育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有一定的理念作支撑。支撑我们长期从事创造教育实验的理念有三点:1.创造并不神秘,人人都有急待开发的创造潜力。有人以为创造、发明是学者、专家、教授的专利,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对。学者、专家虽然满腹经论,学富五车,但终生无所创造的不在少数。知识相对贪乏的后来者常能超过前人。五莲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一个学生发明了“一次满”漏斗,得到了国家发明专利。由于儿童思维少受定势的影响,他们的恶作剧中常常萌动着创造的火花。2.科学源于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学进步的巨大动力。苹果熟了,怎么往地上落,不向天上落呢?由此引起了牛顿的兴趣,从此他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理。居里夫人说:“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所以,我们要加倍爱护儿童的好奇心,珍视儿童的求知欲,促使儿童创造的天性得以张扬。3.成功是靠成功推动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有条件的。只有失败是暂时的,成功是有很大把握的时候,失败才能成为推动人锲而不舍的力量。小学儿童还不具备由未来规划现在的能力。在儿童心目中,任何失败都是永恒的,是灾难性的。让儿童遭遇失败,是不人道的是残酷的。一个心理学家说得好“成功,是靠成功推动的”。教师应该成为儿童成功的源泉,教师应竭尽全力,创造一切机会,让每一个儿童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让孩子们在成功的一片欢歌笑语中迈向更大的成功。
(二)创造教育必须坚持的四条原则
1.把欢乐还给儿童。其实,这条原则并不是我们的首创。早在几百年前,卢梭就提出了这一思想。现实中,繁重的课业担使得儿童们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创造教育必须提供一个条件,创造一个环境,把欢乐还给儿童。
2.创造教育面前无差生。差生主要差在学科成绩上。在创造的潜能上是没有差距的。创造活动课的实践证明,在创造活动课上思维活跃,踊跃发言,大胆质疑的往往不是优等生,而是传统意义的差生。创造教育应该给学生,尤其是给差生提供一块供他们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3.活动是创造教育的生命与灵魂。创造教育自活动始,活动贯彻于创造教育的全过程,创造教育的目的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无论是学科创造性教学,还是创造活动课,都应该通过儿童积极的活动开发其创造的潜能。
4.创设宽松和谐的创造教育环境。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培养、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又可以压抑、扼杀人的创造性。严格说,人的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教是求统一、求规范、求一律,而创造性恰恰是不同凡响,标新立异,创造就是不一致、不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才说:传统学校是培养通才的地方,是扼杀天才的摇篮。人的创造性不可以教,但却可以培养,其中的关键就是创设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适于儿童自由成长的教育氛围。
(三)实施创造教育必须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前题
1.变教师中心为高度重视儿童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中心的教育观念极大地限制了儿童发展的空间,影响了儿童创造潜能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儿童主体性的发挥,还儿童以主体地位。
2.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采用填鸭式、注入式。创造教育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探寻的过程中求得到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儿童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科学的思维。
3.变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为重点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陷入了“考试主义的泥潭”。这样的评价标准压抑创造型人才的成长,扼杀人的创造力,必须彻底改变现行的评价标准,代之以重点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只有这样,创造教育才能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四)构建一体两翼的创造教育模式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探素,我们构建出了以创造性思维训练系列课为载体,以创造性学科教学,创造性实践活动为两翼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创造教育模式。我们在小学1—3年级开设创造活动课,重点培养儿童发散思维能力;小学4—5年级开设创造发明技法课,从小教给儿童创造发明的技巧、方法,发展儿童创造的兴趣,从小形成儿童创造的态度;初中1—2年级开设科学史话选修课,以科学史上科学发明的事例培养儿童创造的个性,形成学生从事创造活动的坚强毅力。以上课程每周一节,可以安排专门课程,也可以以活动课的形式进行,课后不留作业,不会加重学生负担。创造性思维训练系列课是一个抓手,是进行创造教育的切入口。学科创造性教学是创造教育的主战场。如果没有创造性学科教学,创造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创造教育实验也就不成其为创造教育实验了。1997年以前,我们的提法是学科渗透创造教育思想。自1997年,我们提出了学科创造性教育,目的是加强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创造教学,以创造教育的思想、观念、方法,指导学科教学活动。几年来,我们先后探索出一套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探索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借题发挥法,讨论争辨法,问题教学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五莲县实验小学从人教社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学科选取了1500多个创造思维训练的生发点、训练点,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创造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儿童创造性实践活动能力。只有在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创造教育实验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需要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和谐、开放的教育氛围,教育环境。经山东省创造教育研究会提议,由省教委、省科协联合下发了举办“山东省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竞赛”的文件,此项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由副省长邵桂芳担任名誉主任。创造活动竞赛的开展极大地开发了中小学创造活动的空间。创造教育实验真正落实到了每所学校、每个学生。
我们认为,创新与创造源于同一个英语词汇,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从习惯意义上说,创造教育更多的指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而教育创新则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教育制度、教育评价等诸多方面。教育创新涉及的面更为宽泛,更为广阔。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相比较,创新教育强调的是静态,是既成的事实,而教育创新强调的是动态,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1998年春夏之交,我们在淄博市临淄区首先创立了教育创新体系实验区,试图探索在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教育评价、学科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对传统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经过一年来的实验,教育创新体系实验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最近我们又计划在潍坊市潍城区、济宁市市中区、胶州市、诸城市、寿光市、肥城市等县区组织教育创新体系实验区的实验研究,全面实施教育创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