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孟岩

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孟岩

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 276600

【摘要】: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3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受试者,治疗前患者64层螺旋CT检查诊断,收集患者64层螺旋CT检查影像图片及诊断报告资料,分析患者分布部位情况和CT征象。结果 35例患者共肺动脉/分支栓塞64支,其中中段肺动脉栓塞占比最高(51.56%)。CT征象: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内规则性条形或块形的栓塞或完全充盈缺损,其中附壁环型占比最高(45.71%),其次为中心型(37.14%)。间接征象:双肺斑片状实变影/渗出灶占比最高(48.57%)。结论 64排螺旋CT检查对肺动脉栓塞显示效果较高,具有一定特征性,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64排螺旋CT;肺动脉栓塞;诊断;CT征象

肺动脉栓塞是外源性或内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一类危重症,可引起肺动脉循环障碍,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患者早期死亡率较高,需及时诊断尽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1]。64排螺旋CT为常用的肺动脉栓塞检查方法,为探明其诊断价值,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3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受试者,对其诊断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3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受试者,患者D-二聚体检查为阳性,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符合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标准。35例患者中,男26例,女9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7.49±20.6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4h,平均(2.24±1.74)h,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急性右心室,不同程度胸痛及放射痛、肺动脉高压;其中晕厥1例,咯血4例,咳嗽/咳痰14例,发热8例,胸闷7例,休克1例。两组患者中已排除死亡者、冠心病者、合并肺炎、合并肺结核者、支气管畸形者,肺动脉肿瘤及合并恶性病变者等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CT检查前,均进行患者呼吸节奏练习,指导患者保持规律呼吸,并提醒患者配合医生调整呼吸节奏,让患者学会控制急促、不规律呼吸,保证扫描后影像效果。本院所用64层螺旋CT为美国GE Optima CT 660 CT扫描机,患者仰卧位,双臂上举,常规作肺尖至肺底隔上水平平扫,扫描电压矩阵 512×512,螺距 1.4,探测器 40×0.6mm,层厚 5mm,扫描时间4~7s;增强扫描:静脉注射20ml优维显,再注射生理盐水30ml(5ml/s);患者扫描数据传入CT系统工作站,建立三维影像,由2名以上资深影像学医师做出诊断,记录患者肺动脉支,观察肺动脉栓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CT征象(直接表征和间接表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肺动脉栓塞分布部位情况

35例患者共肺动脉/分支栓塞64支,其中12例患者仅一支栓塞,18例患者2支栓塞,5例患者栓塞3支。分布位置:右叶肺动脉栓塞23支(35.93%),左肺动脉栓塞4支(6.25%),中段肺动脉栓塞33支(51.56%),肺动脉主干栓塞4支(6.25%),其中中段肺动脉栓塞占比最高(52.17%),显著高于其他肺动脉/分支部位(p<0.05),其次为右叶肺动脉栓塞(35.87%)。

2.2 CT征象

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内规则性条形或块形的栓塞或完全充盈缺损,具体分为:附壁环型,血管壁周围环绕大量低密度栓子,中央无栓塞,共16例(45.71%);中心型,血管壁周围存在高密度对比剂,低密度栓子集中在管腔中央,共13例(37.14%);完全阻塞型,管腔完全栓塞(低密度)无对比剂充盈,远端分支未见对比剂增强,共3例(8.57%);附壁型,与附壁环型相似,但栓子集中在管壁1侧,另一侧显示高密度对比剂,共3例(8.57%)。其中,附壁环型占比最高(45.71%),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其次为中心型。

间接征象:双肺斑片状实变影/渗出灶17例(48.57%),心包/胸膜腔积液12例(34.29%),

右心室增大6例(17.14%),其中双肺斑片状实变影/渗出灶占比最高(48.57%),显著高于其他征象。

3讨论

肺动脉栓塞临床症状较为复杂,除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典型症状外,部分患者症状隐匿性较强,早期不易发现,导致患者延误治疗影响预后,为此需探索一种更为可靠的肺动脉栓塞检查方法[2]。

64层螺旋CT技术对肺动脉主干、叶、段肺动脉微细结构显示清晰,相关临床文献报道64层螺旋CT检查可清晰患者肺动脉/分支内的栓子分布情况[3]。本次研究总结患者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发现,肺动脉/分支内的栓子分布显示清晰,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内规则性条形或块形的栓塞或完全充盈缺损,具体分为:附壁环型、中心型、完全阻塞型、附壁型四类,其中,附壁环型占比最高(45.71%),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其次为中心型(37.14%),提示附壁环型、中心型高发。在间接征象中发现,双肺斑片状实变影/渗出灶占比最高(48.57%),而心包/胸膜腔积液占比(34.29%)也较高,提示在CT扫描时,需注意观察实变影/渗出灶、心包/胸膜腔积液等情况,避免漏诊。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中段肺动脉栓塞占比最高(51.56%),其次为右叶肺动脉栓塞(35.93%),提示该两处位置肺栓塞高发,在CT扫描中需仔细排除。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检查对肺动脉栓塞显示效果较高,具有一定特征性,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李修军. 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4,05:171-172.

[2]张昌伟. 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2015,01:122-123.

[3]张晨颖.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431-435.

论文作者:孟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孟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