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励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如何选择建筑材料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因为建筑材料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以相关的质量检测为基础的,其质量检测的结果必须符合国家的标准规定。建筑工程的材料检测不仅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工程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做好建筑材料的监测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
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市场经济更加成熟,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标准越来越高,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完善中快速成熟起来。但是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背后,却形成了一些膨胀,导致行业问题不断,近年来,一些建筑问题频频出现,使人们对建筑行业有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喟然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法规,约束建筑行业,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企业盲目逐利、使用假冒材料、虚构利润成本等问题,严重扰乱了市场运行秩序,阻碍了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建筑材料检测控制不利,导致材料质量不合格,给建筑使用带来不少的安全隐患,使人们生命财产受到损害,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则会造成全行业退后,不利于现代管理体制的建立,更不利于建筑行业整体发展。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现状
从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已存在较多的材料检测机构,但是受到检测设备的科技含量不高、资金投入力度低下、相关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至于现有的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仍存在需要提高的地方。尤其是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与排除过程中,应当对于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其次,在使用建筑工程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其耐用性和稳定性。最后,考虑到外部环境对于建筑物的影响,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完成以后,还需要对于建筑工程进行材料质量方面的检测。为了有效避免因材料检测结果准确性不高而导致的建筑工程出现整体质量低下的现象,有必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妥善解决。
2.建筑材料检测方法分析
2.1钢筋检测方法分析
钢筋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不合格,则建筑质量可想而知,对钢筋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严格标准,保证材料质量。钢筋的选择需要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决定,保证各环节钢筋满足施工整体要求,对承载力大的部位,需要选取强度大的钢筋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钢筋进入施工现场时,一要严格检测程序,保证钢筋验收合格率,钢筋有一的国家标准规范,需要根据施工实际,按照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确保性能与硬度,检测中,及时发现问题,对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及时清除,避免误用,造成安全隐患,给企业造成返工损失,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钢筋需返厂处理,及时更换合格材料。钢筋验收时需要认真细致的查看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验收报告、硬度检测数据等,只有全部满足施工要求,才能投入使用。钢筋检测时也要针对不同型号、批次做好取样,一般取样的方法是根据同批量、同规格、同型号、同尺寸选取,保证取样的科学有效,具备整体的代表性,取样多以50t一批进行分析。选取时根据检测要求进行,抗拉试件2根,冷弯试件2根。
2.2水泥材料性能检测
在建筑工程材料中,水泥材料使用的很多,被称为建筑物的“血肉”。水泥材料性能与整个建筑物质量密切相关,也影响这建筑物使用者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水泥材料的性能和水泥的泌水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泌水性越低,水泥性能越好,钢筋结构与混凝土水含量越少,水泥材料的抗腐蚀性能会得到增强,能够提高防止雨水的渗透性能,且在抗冷冻方面的性能也得到了强化。目前常用的水泥泌水性性能检测为负压物理检测法,具体来讲,首先将负压筛放置在圆柱体底座,连通电源,将负压电调节到4000~6000Paa,然后将水泥样品放置在负压筛上,运行2min,然后将剩余样品放置在天平称量,如此获得所需的水泥泌水性参数。
2.3砂性能检测
砂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主要依据其细度模数科学配置混凝土,即混凝土强度与砂的细度模数密切相关。高强度混凝土配比选用的砂为中等程度,其细度模数为2.9~2.6。混凝土稳定性与砂坚固性以及稳定性直接相关,在配置混凝土时,需要考虑砂的内水位变化以及砂中腐蚀物质含量。对砂细度模数的监测,一般选用筛选法。砂烘干,并将其放置于筛孔排列整齐的筛子上,将筛子固定在摇筛机,摇筛10min后,称量剩余砂的重量,便可获得砂的细度模数。
3.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的相关措施
3.1根据国家质量检测标准开展工作
检测人员需要依据国家规定质量检测标准开展检测工作,建材选购环节中,检测人员需要全面检查建材型号、规格等方面情况,并且适当增加验收步骤,检测人员可以前往现场完成材料验收检查工作,在细致检测和层层把关之下,杜绝假冒伪劣建材入场。此外,需要对建材质量检测制度进行健全,为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参考和依据支持,在遇到与标准不符的产品资料时,需要将其归进质量检测制度中,并且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使更多的检测人员对其进行了解,为建材监督管理工作及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奠定基础。
3.2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改进措施
(1)严格依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质量检测标准,对选购建筑材料的规格、型号及其他进行检查,必须经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审查进行建筑材料验收;(2)依据建筑材料的具体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建筑材料进行强制性检验,确保不合格材料无法进行施工场所;(3)通过对检测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和指导,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定期审查,对没有达标的检测人员进行相应培训或惩罚;(4)构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制,为建筑工程质量实施提供参考数据。
3.3树立人才观
相关实践表明,各行各业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哪个企业拥有高素质人才比较多,哪个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起步比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体系,在各大高校中也没有开设相关专业,使得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让人才极度缺乏。所以检测机构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①提高进入质量检测行业人员的门槛,严格限制专业技术、学历、综合素质等;②完善培训工作,定期邀请质量检测方面的专家和权威人士,开展培训工作,把质量检测最新的方式、政策等传授给每位检测人员;③派遣优秀员工到国内外优秀企业进行学习先进技术,然后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检测方案,做好人才储备工作,迎接后续发展中面临风险和挑战。
4.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而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问题作为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文章从完善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机制、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实施动态掌控以及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探讨了提高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相关对策,以期切实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鲁国峰,吴海阳.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质量[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5).
[2]张晓芳.简析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应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16:63.
论文作者:张四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水泥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