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还是威胁?——美国力求解决与中国的贸易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中国论文,机遇论文,难题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政治家对洪水般涌入的进口品以及北京拒绝让人民币升值感到恼怒,但华盛顿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实际兴趣很小。
来自伊利诺斯州罗可福的美国众议员唐纳德·曼朱洛在自己的公文包内放着一顶美国陆军的黑色贝雷帽,上面带有“中国制造”的标签。他会自豪地告诉你,另外614999顶贝雷帽正在宾夕法尼亚州梅卡尼克斯堡一个国防部后勤局的仓库内被虫蛀掉。他说,中国所代表的是对声誉就业机会的“巨大威胁”。11月初,他与其他人成功地提供一个众议院决议,呼吁中国更迅速地开放其美国进口品的市场,并采用灵活的汇率,以减轻对美国制造商的压力。
进退维谷
曼朱洛先生所代表的是人数越来越多的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他们正在敦促布什总统的政府就中国急速增长的与美国的贸易盈余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这种盈余正在迅速接近每年1250亿美元。五六个涉及对华贸易的法案已在国会提出,如果北京不采取步骤使盯住美元的人民币升值,最严厉的法案将对中国进口品征收最高可达27.5%的关税。
由于离开总统选举只有一年,布什政府终于做出回应,派遣官员前往北京发出警告说,除非中国采取步骤纠正贸易不平衡,华盛顿可能限制中国的进口品。美国商务部长唐纳德·埃文斯上周说:“我们的耐心正在逐渐消失。如果中国市场不是同等地对美国公司和美国工人开放,美国市场不会继续无限制地对中国出口品开放。”
支持美国与中国接触的人士长期以来认为,使这个共产党国家陷入一张与美国的经济联系的网络,这将迫使北京抑制其对华盛顿的敌意。可是,这种影响反过来至少同样强烈:美国经济现在与中国的联系如此紧密,以致日趋强烈的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威胁几乎无疑将证明是虚张声势。
信心危机
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崛起已在美国经济的某些部门引发自90年代以来从未见过的信心危机。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已从1990年的150亿美元增至去年的1335亿美元,进口的多半是制成品,而中国已成为美国对外投资的最大市场,这进一步使美国工人丧失就业机会。这种影响在较小的制造企业中最为明显,他们几乎没有能力把劳动密集型业务转移到海外。
可是,曾经威胁对日本豪华进口汽车征收100%关税的美国前贸易代表米基·坎特说,中国与80年代的日本毫无共同之处,那时的日本对美国进口品实行“彻头彻尾的歧视”。相反,他说:“中国的进口品正在以空前迅速的速度增加,中国不仅从美国进口,而且从韩国、日本和别处进口。”
与对世界上其他任何市场的出口相比,美国自2001年以来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更迅速得多。在今年头6个月,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22%,而对世界其余地区的出口仅增长了3%。日本的全部进口仍然相当于其经济总量的8%,而中国今年的进口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0%,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第三大进口国。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的亚洲邻国,这些国家不支持华盛顿在贸易问题上遏制中国的努力。
不了了之
虽然美国小型制造商所看到的多半是来自中国的威胁,较大的制造商以及美国的农场主、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服务提供者却看到了机遇。在中国大量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盛顿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在2000年说服国会授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的那个企业联盟包括数百个公司,而这些公司都是国会议员最大的政治捐款者。兰普顿先生说,这类公司认为,目前对中国的愤怒指责最终将不了了之。
布什政府本身显得对与中国较量的兴趣很小,美国一句针对北京的严厉的话,接着总是会说一些安抚的话予以平衡。布什政府自己的分析是,与中国的绝对有益于美国,只是对制造部门的衰落负有少量责任。
大选变数
强烈反对中国的最大危险来自美国正在进入大选年的事实。芝加哥经济学家戴维·黑尔上月对亚洲企业领导人的一个论坛说:“我非常担心的是,明年年初卡尔·罗夫会告诉布什总统,‘现在是你加入攻击中国着的队伍的时候了。’如果乔治·布什真的加入攻击中国者的队伍,我们全都面临重大风险。”
可是,布什先生11月初放弃了沿着这条路走的最好机会。财政部顶住国会的压力,拒绝发布一项认为中国操纵货币以压低人民币价值的裁定。根据1988年在国会的反日狂热处于高峰时通过的贸易法,这种裁决将要求美国开始就币值与中国人正式谈判。
相反,美国已经明确表示,其关注的中心将是让中国履行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应尽的无数义务——这是美国企业界可能迅速达成共识的一个问题。美国官员暗示,中国给国内制造上的出口退税以及侵犯美国软件版权是两个可能的目标。
标签:中国军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