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介入联合冠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28例,给予常规用药并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持续向冠脉注射替罗非班。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在冠脉介入治疗后,实验组梗死血管TIMI血流3级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天内,实验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对于治疗心肌梗死有明显疗效,能够提高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170-01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致使冠状动脉堵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不过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血栓形成或斑块破裂脱落之后,会引起远端血管堵塞,致使复流消失后减弱,使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1]。而在介入治疗的同时向冠状动脉注入替罗非班,不仅可以有效阻碍血小板集聚,还能改善血管状况。本文就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1±4.6岁;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61.8±3.8岁。排除对替罗非班过敏者、无法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等。
1.2 一般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针对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在介入治疗手术中即刻向病变冠状动脉注入替罗非班10 ;先以静脉负载量0.410,持续注射30分钟;后以0.1,持续静脉泵注两到三天。观察术前、术后梗死血管的TIMI血流情况;术后28天内不良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检验, 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冠脉介入治疗后,实验组梗死血管TIMI血流3级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术前、后梗死血管TIMI血流情况比较
此外,术后28天内,实验组有1例顽固性缺血事件发生,对照组有4例顽固性缺血和1例新近急性心肌梗死事件发生;实验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替罗非班是一种特殊的非肽类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够阻碍血小板聚集,进而防止急性血栓的形成[2]。相关研究表明,替罗非班具有极高的抗血小板聚集特性,可以避免血栓的形成;与此同时,也能改善血管收紧状态及炎症情况,使梗死血管TIMI血流分级状况;替罗非班可以改善血管皮内细胞的功能,有效缓解血管不良状况,减少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途中血栓脱落以致堵塞远端血管的发生概率,改善血管微循环[3-4]。
此次研究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实验组梗死血管TIMI血流3级高于对照组,且术后主要心血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尽管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但是效果仍然不够理想,而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持续注射替罗非班,能够提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对于治疗心肌梗死有明显疗效,能够提高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蓝平栓,李志娟,刘孝民,苏明显.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临床急诊杂志,2008(04):204-205.
[2]王洪如,黄国明,涂晓文,乔怀宇,丁仲如.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血流异常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16):3101-3103.
[3]王珠,王武,吴志彪.介入联合冠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2):100-101.
[4]陈峰,何柳平,谭小强,叶涛.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08(01):19-20.
论文作者:罗正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3
标签:冠状动脉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急诊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实验组论文; 血管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