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华,香港新浪网优秀女导演_许鞍华论文

徐安华,香港新浪网优秀女导演_许鞍华论文

香港新浪潮电影的杰出女导演——记许鞍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杰出论文,新浪潮论文,导演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许鞍华是目前香港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她既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也是香港电影开创以来最杰出的女导演。

她1947年5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在澳门和香港长大。母亲是日本人,祖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方面对她有很深影响。1972年,她在香港大学获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硕士学位,随后即赴伦敦电影学院攻读电影专业。1975年学成返港后,在无线电视台和香港电台电视部任职。在此期间,她曾导演《狮子山下》、《北斗星》、《年轻人》等写实主义题材的片集,并去东南亚、墨西哥等地拍摄了纪录片《奇趣录》。这些作品都深受观众欢迎。

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香港影坛掀起“新浪潮电影”期间,许鞍华以对电影叙事方式、手法和功能进行大胆的实验和探索,开始了自己的电影创作生涯。1979年,她的首部作品《疯劫》,就是一部不同于传统叙事方法和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惊悚片。她采用了多重而非单一视点的结构,在以客观视点为主的情况下,又穿插了大量并无清楚交代的主观视点,从而更为片中凶案增添了神秘悬疑气氛。此片系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之一,曾获第1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等三个奖项。1980年,她导演的《撞到正》,所描写的是因服用假药致死的一支军队的冤魂,借戏班演戏的机会对奸商进行报复的故事。由于题材本身包含了经常重叠的人和鬼两个世界,这就决定了影片视点的丰富多采。此片对80年代香港鬼怪喜剧片的兴起,曾有重要作用。通过以上两部影片,着重对电影形式进行探索并取得经验,是许鞍华电影创作的第一阶段。但她真正的兴趣并不在这里。自1981年《胡越的故事》开始,她便基本上放弃了对电影形式的专注,重新承接电视时期的写实路线,着重为影片注入深刻的内涵。此片就基本上是依照传统式结构,平实地讲述了越南华侨胡越背井离乡被迫沦为杀手的故事。1982年描写越南难民出逃的《投奔怒海》,则更以现实主义为基调,运用传统的时空顺序式结构,以静止的长镜头和中远景的客观镜头为主,强调画面内部的戏剧张力和演员的演出。此片曾获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个奖项,并被视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经典作品之一。《胡》、《投》两片与电视作品《狮子山下》片集中的《来客》,构成了许鞍华描写越南难民苦难生活的“越南三部曲”。至此,许鞍华便以实力奠定了自己在香港影坛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身处以商业电影为主流的大环境中,许鞍华也有时感到困惑、迷惘,甚至不知所措,但对电影事业的忠诚仍使她保持良知。在其以后所拍摄的《倾城之恋》、《书剑恩仇录》上下集、《今夜星光灿烂》、《客途秋恨》、《极道追踪》、《上海假期》等各种类型作品中,无论是成功的或是不太成功的,都一直贯注了对人的关怀和对现实与历史环境背景的触及。这种始终如一的创作意念,在香港影坛上较为罕见。1995年,她以轻喜剧和纪实风格拍摄的《女人四十》又取得优异成绩。这部表现一名香港中年妇女在来自家中老少三代和工作上的压力面前,巧于应付和排除困难的影片,曾获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6个奖项,并获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等4个奖项。饰女主角的萧芳芳,更以出色的演技荣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影片的成功,使许鞍华登上了另一个创作高峰。

从许鞍华的作品中,大体可看出以下特色:

一、主题严肃,贯穿着对人的关怀和对历史的关注。她的作品与一般新浪潮导演以理性为题材和故作局外人的冷漠态度不同,而总是透露着一种直觉,充满着对人的关怀。以完成“越南三部曲”来说,其创作初衷,就在于对战乱中漂泊海外的越南难民,特别是华人难民的关心和同情。在《极道追踪》中,通过一名留日女学生被逼自杀的事件,许鞍华再次抒发了对中国人漂泊异乡的感叹,提出了令人冷静深思的问题。在半自传体的《客途秋恨》中,导演在从容朴实地描写母女二人从误解、隔膜到逐步理解、谅解的感情变化过程的同时,也表现了背后所隐藏的中日民族矛盾冲突的深厚历史背景。在《今夜星光灿烂》中,导演不但真实揭示了在香港现代社会中,传统道德观念与西化思想的碰撞,还结合人物思想行为,展现了60年代末期所发生的学运,以及80年代的“八八”直选活动。

二、内涵丰富,文学色彩浓烈,呈现出较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感染力。由于在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大学读英国文学,在英国学习电影专业和在中西文化交汇的香港创业的经历,更使她具备了较为宏观的文化背景。因而在她的作品中,总是渗透着中国古典文学、戏剧、民俗与西方文学、戏剧、电影相融合的古雅、含蓄、深沉、幽默、悲壮等特色。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倾城之恋》,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而开场的昆曲《游园惊梦》,则又带出了“人生如舞台”的更深含义。《客途秋恨》中那首同名粤曲所唱出的“凉风有讯,秋月无边”暗中切合主题,表现了“当异乡人回到故乡,才发现故乡已成为异乡”的苍凉与哀愁。在《女人四》中,夫妻二人边舞边唱起王骆宾的著名歌曲《青春舞曲》,既表现了人到中年对已逝去青春岁月的怀念,也抒发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

三、通过对亲情和传统伦理观念的描写,表现出浓厚的中国情怀。《客途秋恨》之所以令人感到亲切和动人,就在于它归根到底所表现的乃是传统的伦理观念。影片以很大的篇幅描写女儿陪母亲到日本后,面对语言隔膜和人际关系的淡漠,终于体会到母亲当年在中国“无根”、“作客”的痛苦,从而捐弃前嫌重新回到母亲怀抱。影片在清晰描述母亲从拒绝中国到把中国当作故乡的心路历程的同时,也道出女儿已决定不返回英国,而留在香港工作。同时,还通过母亲特意让女儿回穗探望病重的祖父和祖母,表明她对公婆已有所理解和谅解。在祖父母对孙女关于“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长大后要为中国做些事出来”,以及“希望在你们年轻人身上”、“中国是有希望的”教导中,中国情怀更溢于言表。在《上海假期》中,美国回来的小孙儿,历经重重波折,终于认同了中国文化。在他假期已满,怀着依依不舍心情离去之际,爷爷关于“无论你到哪儿,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你的皮肤是黄色的都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教导,更显情深意切,语重心长。

四、技巧圆熟,尤擅长场景构成和以首尾呼应、对比、象征的视觉语言表现主题,营造“新鲜意境”的影像图谱。许鞍华每次拍戏,都要亲自选择和确定适当的地形、质感和色调,借以烘托人物的命运和气氛,帮助剧情的发展,尤偏爱选用那些古旧残破的场景,以表现一种怀旧之美。例如,作为《疯劫》实景西环一条横街上的旧楼,就是她亲自选定的,在她的指导和美工、灯光等配合下,这条极普通的街道便显得鬼影幢幢,神秘莫测。阴暗的长巷、破败的楼层、枯黄的落叶、凄凉的石阶和低角仰拍的空梯、暗角、冷巷等,都呈现一种迷离恍惚的氛围。在《上海假期》中,导演则通过小孙儿最初拒绝在挂着塑料罩的澡盆内洗澡,而在溺水被救后则悠然自得地坐在农家的大木盆里沐浴,折射出他思想感情上的微妙变化。在《书剑恩仇录》的开场,是由陈母坐在轿内的特写开始,接着便是一顶小轿立于钱塘江口,随之而来的则是如万马奔腾呼啸而来的潮水吞噬了整个画面,气势磅礴,而霎时间又突然凝滞。这简直就像一幅有浓烈诗意的中国山水画卷。

目前,她正在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鸦片战争》中担任策划。

标签:;  ;  ;  ;  ;  ;  ;  ;  ;  ;  

徐安华,香港新浪网优秀女导演_许鞍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