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分异与融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区域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0)06-0050-06
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倡导了空间研究向主流经济学的回归,由此空间经济学得以形成和发展。空间经济学从形成之初,就与同样关注空间问题的区域经济学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部分学者将区域经济学、区域科学、空间经济学、地理经济学等视为同一门学科。艾德加·胡佛在《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认为,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马丁和森利(Martin and Sunley,1996)关于克鲁格曼等研究成果的评论性综述指出,认识论的偏好和微观经济学分析工具在克氏理论中起到很强的残余作用,“最好被视为空间分析和区域科学传统的继续”,“可以称之为‘新’区域科学”[1]22。Domenico Marino与Raffele Trapasso认为新经济地理(空间经济学)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的起点[2]329。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奠基人,Isard(1999)在谈及空间经济学建立的关于区位和空间经济的一般理论对区域科学、区位经济学演化所作的贡献时指出,“引入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及对城市等级体系形成动力的研究,取得的结论超越了当初我写《区位与空间经济学》时所设想达到的目标”。“对区位和空间经济一般理论的演化是完美的,并为其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3]383-388。然而,至今为止,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究竟可否视为相同,学界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如何正确认识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找准各自的学科定位,成为能否促进两学科更好发展的前提。
对于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之间的学科定位,既不能完全等同,也不能截然对立。两者都从对相同经济现象的关注,即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这一基本问题出发,而在研究对象、研究框架及学科落脚点等方面又各具独特的属性。作为一般、抽象地研究空间问题的空间经济学,是为特殊、具体地研究空间问题的区域经济学提供了区域分析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将区域经济学中不同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如离心力与向心力、一般均衡假设与个体相关选择等方法[4]45。同时,区域经济学所具的应用性实证研究优势,又为空间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指明了方向。
一、抽象空间与具体区域的性质
空间经济学是以抽象空间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以经济主体在均质空间中经济行为的空间集聚形成为主线,分析集聚与扩散机制的形成,探讨城市的产生机制及贸易的发生机理。区域经济学是以具体的空间为研究对象,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特定的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则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抽象空间侧重于无界性、均质性,是“区域”概念的高度抽象。空间经济学分析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时,将引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各“显性”因素“忽略”,而着重考虑在“显性”因素对称存在的前提下,内生的“经济力”如何发挥资源或要素、经济活动空间配置作用的过程及结果,强调经济系统的内生性特征。如在空间经济学的基本模型中,假设两个区域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及消费市场规模等方面条件相同,来分析推动集聚形成的内生力量。在此分析基础上,研究“显性”因素对空间经济演化的影响。如在演化城市体系的空间经济的藤田模型中,一个区位的有利方面(各种“显性”要素)普遍起着“催化”作用;一个新中心出现时,它会位于那里,而不是周围其他地区。但是一旦新的中心已经建立,它将通过自我强化过程来成长,因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最初的区位优势与自我获得的集聚优势相比将变得不重要。自然地理以一种不确定的方式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就是因为空间经济的自组织特征[5]57。反映出空间经济学研究侧重于内生推动力量的探寻,以对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
具体区域则强调有界性、异质性。区域经济学是在大量具体区域问题出现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其发展中一直纠结于对具体区域、具体问题的分析,这也是其学科价值的集中体现。从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来看,对具体区域的研究一直存在以下关系的争议:一是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理论研究上强调经济区域,在实证研究中受到数据的可用性约束,往往采取一种非常务实的方法,区域被用于指代像省份、市等那样的行政区域或政治管辖区。二是区域经济与国民经济运行的关系,Harvey Armstrong与Jim Taylor(2000)认为区域与国家间一个最基本的差别是,区域经济通常比所在的国民经济开放得多。例如在一个国民经济中,区域间的贸易是没有关税和其他障碍的,并且同一国家内所有的区域都使用同一种货币,区域间劳动力与资本的流动性比国家间的更强。区域间存在着相当高程度的经济相互依赖性,这在区域经济分析中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6]1-2。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更侧重于具有一定范围的、异质的实体空间概念,同时强调区域的结构性、层次性和系统性。
对抽象空间和具体区域性质的不同理解,直接产生了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研究对象的差异。如从描述、模拟和预测经济空间及其演变上看,空间经济学家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解释核心模型中长期均衡的决定因素,从而对空间问题动态演化进行预测,深入了解模型中某些重要因素是如何随重要参数的改变而改变的;而区域经济学者所强调的是区域的异质性,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特点的差异性,在描述当今世界上的区域经济时,距离、区域、国家之间和全球范围内相互交织的因素是被分析的主要对象。区域经济学无论是描述还是预测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落“实”到特定的空间,具体区域问题具体分析,强调与现实情况的结合,采用一种综合的观点,试图理解区位和经济个体之间,经济、政治和文化过程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二、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分异
鉴于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异质性,两者在研究框架、分析方法和目的等方面必然产生重要的差异。
(一)市场结构差异形成研究框架的根本分异
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最基本的差异体现在研究框架上,这也成为决定这两个学科能否融入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原因。
1.空间经济学在垄断竞争结构基础上探寻空间经济自组织机制
空间经济学着力于解释“在何处生产”的问题。其关键的研究内容是生产要素、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以求说明:为什么在部分区域要素、经济活动高度集聚?为何在即使是资源条件相似的区域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有些经济繁荣区域为何会衰落?区域之间兴盛的更迭机制如何解释?总体上来说,空间经济学以个体如企业、个人等通过考虑运输成本进行空间选择,实现其最优化为目标(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从“报酬递增和运费之间相互作用如何会产生独特的生产地理结构”[5]53这一问题开始阐述。
空间经济学在D-S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引入“冰山成本”,构建了整个学科最为基础的C-P模型,进而对产业集聚、要素流动、城市体系和国际贸易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努力解释被区域经济学“先验”存在的城市的形成机制。克鲁格曼认为空间经济学的目标“就是设计出一个模型构建的方法。在一般均衡条件下,它应该能够使我们同时讨论使经济活动集中的向心力和使它分散的离心力——事实上,它应该能够使我们描述一个经济体的地理结构是如何被这些力量彼此的消长所塑造的,它还应该从更基本和微观的决策方面解释这些力量”[5]50。这一论述概括出了空间经济学的核心研究目标。C-P模型构成了空间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通过这一模型可以基本了解空间经济学的框架结构——基本规则、基本概念等。从更微观的角度展示了向心趋势是如何出现的,集聚产生与工厂层次的报酬递增、运输费用、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报酬递增促使单个生产者集中他们的生产活动;运费因素使其愿意布局于较大市场周围;要素移动意味着生产者迁往一地后会使相关的市场规模增大,从而使得该地更具吸引力[5]54。在研究中考虑生产的垂直结构,即上下游生产者都受报酬递增和运费的影响,使资源的集聚发展为特定产业的地理集中,形成产业层次上的报酬递增,进而使空间经济系统不断演化。
2.区域经济学在完全竞争的基本框架上阐释区域经济发展动力
区域经济学一直不被承认是经济学主流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完全竞争方法要求均质世界,主体间完全相同;二是经济系统作为一整体,致力于达到一稳定均衡,并尽可能长期维持这一均衡状态[2]330。这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特点是不相符的。为保护完全竞争框架的完美,许多区域经济学者越过公司这一层级的规模经济问题,而在其静态模型中使用“中心城市”这一概念考虑空间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克里斯塔勒及廖施等学者的研究成果里,但同时他们又没有对城市的存在及发展给出很好的解释[2]331。更有代表性的是克鲁格曼的观点,他认为“艾萨德并没有对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相反,他开创了一个折衷的应用领域:区域科学。区域科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最准确地讲,它是一个‘工具收藏箱’,其中一些工具非常原始,而另一些则相当先进,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中出现的涉及空间的问题”[7]60。有部分学者将区域经济学称为“杂交”学科。因此,理论研究框架的缺陷,严重限制了区域经济学科的发展。
总体上来说,区域经济学侧重于分析在客观要素分布不均衡前提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机理,进而探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这也是区域经济学形成的最初动力所在。因此,区域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理应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再明确地说,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应是构成其研究框架的基础。Theodore Lane(1993)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区域经济研究的进展,认为“区域经济的理论基础在过去的20多年里没有变化;在主流经济思想中的地位(角色)越来越边缘化。”同时他认为“没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没有差别”,“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实证基础、理论分析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学复兴的有益努力”。“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虽说任何解释国民经济增长的理论对解释区域经济的增长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作用很有限。因为解释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考虑到经济活动的空间关系。因此,一般增长理论在解释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方面有局限性。要分析区域经济的增长现象,必须分析要素在空间中的变化”[8]285-293。
简单来说,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收益递增的过程,用M-A外部性理论来解释,在有些时候难以取得令人信服的结论。从整体上来说,M-A外部性是经济增长中递增收益的基本源泉。但问题是,若技术限制于区域范围内的生产者群中,那么这些生产者将通过地方技术租形式定价,以实现垄断创新的所有收益。而为获得这些知识或技术,地理上接近就是必要的。同时工资和利润将上升,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这样的一个结果将是租金长期“锁定”在特定的“幸运者”手中,而不会带来全经济整体水平上的收益递增。经济史学家的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交替过程,繁荣区有可能成为萧条区,而落后区域有可能成为发达区域。正的循环累积效应的发挥依赖于两个基石:集聚经济及成功的持续学习或领导地位效应的再生[9]5。因此,在这些问题的解释上,区域经济学需要建立自己有效分析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体系,找到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准确定位。
(二)对“收益递增”来源的不同理解
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都强调“收益递增”,但在收益递增来源的解释上差异明显。如对于空间集聚的研究,区域经济学大部分倾向于马歇尔式产业区的思想,即相互联系密切的小企业集聚在一起会得益于相互的空间临近。这一观点主要源于其“外部性”思想,以此肯定那些存在于单一公司外部而在于一特定区域内部的经济性,是以一种所谓的“产业空气”为特征的。根据这一定义,个人与公司区位选择的基础是劳动力市场、专业化投入的地方化生产和信息溢出。由于这几方面要素的存在,使得公司或个人集中一些特定区位“有利可图”,而“利”的来源就是马歇尔外部性,并由此带来区域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单个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只通过这种方法维持企业层面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另外,这种研究方法不考察单个厂商或消费者,如在对城市的研究中,城市的出现仅被认为是合理的,而没有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内在行为、决策及其相互作用加以解释[10]42。在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多种模型中,大多是不完全的均衡,在注意某些方面的同时又忽略了另一些方面。而空间经济学首先强调以企业为基础的规模报酬递增,延至产业链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认为基于企业间利用生产技术进行的垄断竞争,使这些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并认为集聚的发生是为了充分利用工人、消费者群的集聚,而不是马歇尔理论中所说的为了彼此的接近。
(三)对效率与协调的追求侧重点不同
空间经济学从基础理论上始终紧扣提高空间配置效率这一根本目标,追求资源的空间最优配置。从经济要素、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入手,解释“是什么”,“为什么”,提供了一套最基本的认识现实经济的方法论,“效率”问题是其立论的核心。虽然其理论提出,由集聚到扩散的动态过程,也能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但发展这一目标能否依赖经济发展进程自然而然地实现,则始终为许多经济学家所质疑,提出一些不同论点。他们认为,当贸易成本较高时,规模经济能为较大市场主体带来优势,而损害较小经济体。另外,当规模经济发挥积极作用时,进入的时间、次序选择也十分重要,先行动者可以有效弥补集聚和专业化上的差距,而后进入者则要承受恶化的贸易条件。新兴产业因对当地资源和创造力条件要求较高,一般也不会向欠发达区域扩散。因此,扩散或转移的不充分将很难在经济系统内自动实现均衡发展[9]3。
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可知,这门学科是适应解决日益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些区域问题主要包括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衰退地区的经济振兴,拥挤大城市区的消肿和乡村区域的工业化等,因此,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最核心和最本质的问题。区域经济学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出发,研究其发展规律、形成机制,其目标很明确:缩小区际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以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落脚点必然又回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最终归结为区域政策的制定,着力于解决区域问题和协调区域利益矛盾,其特征表现为强调积极的政府干预,与一系列区域开发法规、规划相联系,以追求社会公正。如通过政府的有效干预,引导生产要素、生产活动的空间移动;通过产业规划,对一些特殊区域如资源型区域或老工业基地实行政策倾斜,实现其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区域性的财政政策实现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问题。
三、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融合
空间经济学侧重于解释世界,而区域经济学更侧重于改造世界。两者在研究的问题上有所交叉,研究的方法上可以互相借鉴。
(一)理论渊源的相通性奠定融合的基础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空间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即将空间融入经济学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与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有着内在的联系。杜能(Thüinen,1826)、韦伯(Weber,1909)是早期的探索者,为后续学者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但是,“李嘉图的经济学在空间理论的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消极的分水岭。通过将环境差异弱化为土地生产力的差异,李嘉图有效地将对空间的考虑从他的分析体系中剔除了。”(Ekelund and Hebert,1999)。其他学者亨特林、库普曼斯、斯塔雷特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自阿朗索(Alonso,1964)以来大多数关于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学研究,是基于空间效用水平不变的假设,将世界描述成一种空间平衡,其中的所有个体都居住在他们喜欢的区位,人们的福利水平在空间上是一致的[11]85。可替换的理论必须是一个关于空间竞争的一般理论。“由于在空间关系中总是会出现垄断性因素,那么,一个定义宽泛的垄断竞争的一般理论就可以视为等同于区位和空间经济的一般理论”[10]42。虽然以艾萨德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科学家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分析工具,仍未能成功地将对空间的研究融入经济学主流中。以至于把空间作为一个重要主题来研究的经济学教科书是很罕见的[12]22。直到以克鲁格曼等提出建立在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基础上、并以此为分析框架的空间经济理论,才完成了将空间纳入到主流经济学中的历史使命。
从空间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结论的形成来看,都充分利用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并将其很好地统一起来,如克鲁格曼总结了空间经济学的五大传统(德国几何学、社会物理学、积累因果关系、当地外部性及地租和土地利用)[7]39-55,认为“与廖施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有共同的基础”[13]2。以D-S分析框架为基础,考虑规模报酬递增与交通成本,把区域经济学中许多重要而相互独立存在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为经常使用的概念“市场潜力”等提供严密证明,形成了本地市场效应等核心观点。藤田昌久也认为其与人合作完成的《空间经济学》中提出的空间经济的垄断竞争模型“或多或少是艾萨德提供的三个基本的观点”[14]379。由此可以看出,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两个学科在很多方面可加以融合,共同发展。
(二)学科研究比较优势的互补性引导融合方向
空间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可使区域经济学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区域经济学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对现实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更深刻、透彻的解释,进而指导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同时,空间经济理论也为解决区域经济问题提供更充分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如即使像向心力与离心力、一般均衡分析等为区域经济学家所熟知的理论,也是在空间经济理论出现后,采用一个有条理的分析框架才将这些原理统一起来[15]359。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解释上,区域经济学侧重于区域条件尤其是客观条件的分析,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一系列因素,看似综合了各类相关因素,但在解释力上明显“苍白”。空间经济学则高度抽象出一种内在经济动力的作用机制,追溯经济空间集聚内生化的形成过程,也从侧面论证了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深层原因,对区域经济学相关研究的深化具有很好的“滋养”功效。
自克鲁格曼等人构建起核心模型以来,空间经济学已有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在不少方面也有待于不断改进和完善。其中有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其薄弱的领域,就是要在能用于描述标准事实或能有助于重新解释老问题方面,增加现实因素,把模型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去,而空间经济学在实证研究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随着数据可获取性的增强,迫切需要发展空间分析工具,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深入和定量地分析空间经济所讨论的诸多问题,如资本外部性的联系强度、服务业区位等。空间经济学揭示了集聚源自于直接的技术外溢、较大的劳动力市场、对供应商和较大产品市场的接近等,但这些收益还未能通过实证工作定量化。即使在已经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的领域(如贸易、投资及技术转移随距离迅速衰减问题),对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中的特征、变化强度等实证分析也相对较弱[16]81-105。而区域经济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坚持从实证分析出发,已形成了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研究方法体系。其对具体空间问题的关注和处理方法,包括区域经济影响条件、区域产业选择与优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政策与规划等,对空间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具有借鉴意义。如区域经济学对区域经济条件(区情)的分析,使空间变得“有血有肉”,这种紧密结合现实的特点体现了其比较优势所在。只有紧密结合实践、在实践中应用并为实践所检验的理论,才具有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意义。同时,区域经济学长期研究的观察与洞见,将有助于促进对空间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如在区域经济学研究所做出的结论中,哪些能用空间经济理论进行更好的解释,哪些与空间经济理论不一致,哪些仍没有充分的理论基础等等,对这些方面研究的深入,必将推动空间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四、小结
空间经济学在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纽带,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差异明显,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缺失,仅是将经济学其他学科的发展成果收纳进来,而这些学科又往往缺失空间因素的研究。因此,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夯实了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两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互相借鉴和充分发挥各自在理论性与应用性方面的比较优势,将促进两门学科的共同发展。
标签:区域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区位因素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微观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