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理县绿水镇中心小学,615100)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培养学生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提高未来社会公民基本素质的需要。然而,要培养学生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长期精心培育才能逐步形成的。语文学习最终的目的是要会写作,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许多小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小学生更怕作文。面对这种现状,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这个问题。通过我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我从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我认为,可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以“读”促写是关键。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小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积累优美的词句,学习好的写作方法,这有利于他们从读中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教学中,把阅读与练笔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1、可以仿写句子,通过仿写,学生初步认识了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教学《七月的天山》中,作者写溪流两岸的野花时,就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地写出了天山深处是花的世界,鲜花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特点。然后就引导学生运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写出某一事物的特点。
2、可以仿写段落。阅读教学中,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练习仿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可以做一些表达的顺序的训练,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范例,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
4、还可以做一些拓展练习。有的课文结尾言虽完而意未尽,余味无穷。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如教学《草原》一课时,结尾写道“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可以让学生想象汉族客人和蒙古族主人在蒙古包前依依惜别的情景:客人中有哪些不同身份的人?分别来自哪些地方?他们各会讲些什么?蒙古族人民又会说些什么?在练习说话写话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二、重视作文课的教学是写好习作的突破口。
上好作文课关系到孩子们写作能力的强弱,所以我重视每节作文课的教学,每次上作文课时,我先是让孩子们回顾本单元每篇课文的内容、写作方法,找出这几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异同,因为一个单元结束后作文一般是结合本单元的内容设置的,尤其写法上,所以我让学生交流本单元所学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把学生说的重点的板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出示本次作文要求,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针对本次作文要求,自己如何写呢?而后把各种写法归纳。接着出示自己的范文,让孩子们欣赏评价,同时强调,老师的是范文,不一定按我的写,你独特的创新老师更为赞赏,要标新立异,要不落窠臼,希望你们能青出于蓝胜于蓝,看看谁比老师写的好。最后就是孩子们写作时间了,尽量能让大多数孩子当堂完成。
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是为写好习作作铺垫。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我会有目的地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素材。
四、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是写好习作的基础。
当代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只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一些对身心成长有利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森林报》《少年百科知识报》《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绿野仙踪》等书报让学生去阅读。还定期让大家分享自己做的读书笔记,加强体会,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五、激发兴趣,树立写作信心也很重要。
信心可以让一个人知难而进,不断进步。当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赞赏,这会对学生写好作文起到极大的鼓励作用。如:题目的新颖,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与众不同的开头、结尾,比较自然的过渡,会使用中心句,会用对比的写法,会用首尾照应的写法等。教师在批阅时标注并在作文讲评时在班上宣读,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这就跟教学一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上仅仅是我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希望老师们看后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只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和阅读积累的习惯,再加上教师的善于启发、巧于点拨、及时激励,我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
[2]《新一代月刊》2014第2期,边亚楠。
论文作者:王光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学生论文; 习作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写好论文; 写法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