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论文_陈晓蓉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论文_陈晓蓉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15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工程造价控制能够实现建筑项目资金的充分把握,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可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造价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的出现。本文结合建筑行业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致因进行了大致分析,并提出与之相符的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致因;控制策略

引言

建筑市场的发展比较快,为了能顺应新时期的发展的要求,建筑企业就要充分重视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在市场当中提高竞争力。管理工作中造价预算管理控制是比较关键的部分,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加强,能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而找到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就成为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一个难题。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作用

首先,建筑工程的成本内容比较多,资金投入量大,合理控制造价预算,有利于完善资源配置,保证各个施工阶段顺利,从而控制工程进度。同时,预算控制工作需要正确设定施工方案,促使施工人员按照方案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其次,工程预算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数据收集,从而制定正确的预算方案,以保障预算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工程投资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资金配置,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最后,通常情况下,工程造价预算贯穿于各个施工阶段,可对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进行控制。这有利于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控制方法,强化企业的管理效果,实现企业的综合效益。

2、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2.1工程造价预算体制存在漏洞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开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此基础上存在漏洞的造价预算体制,更会对预算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预算人员需要依据预算体制开展工作,而在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预算中无法将工程支出情况仔细的标注出来,这样一来在工程施工中,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就很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工程造价超出预算。

2.2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严格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对造价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认为建筑资金投入仅仅与投资方有密切的关系,这种观念使得其在实际的施工中,不够注重材料的节约和方案的优化。另外在工程实施中,经常会出现项目的变更,包括设计缺陷引起的变更、业主意愿所引起的变更、客观条件变化引起的变更等,此外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会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低,会出现员工工作效率低,资源浪费等情况,都会增加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投资方需要进行不断的资金追加,实际需要的金额远远大于预估。

2.3预算工作人员因素

第一,预算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不高。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预算对于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高,所以作为预算工作人员也一定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预算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能力偏低,专业知识能力不达标,所以在实际预算的时候,考虑并不周全,疏漏几率相对较高,不利于工程造价的预算效果,最终导致造价预算和实际造价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引发超预算的问题。第二,预算人员忽视预算工作的重要作用。在编制建设工程造价预算的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具体状况,对搜集的工程成本数据也未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造价预算的偏差相对较大,而且超预算的问题也经常出现。总的来讲,预算工作人员是建设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有效控制对策

3.1对造价预算体制进行完善

对造价预算体制进行完善是对造价超预算问题进行控制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在造价预算过程中,预算体制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就应对预算体制漏洞进行弥补,保证预算体制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在工程造价预算中,预算体制应明确提出要以实际为根本进行预算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脱离实际,必须要在对市场信息准确掌握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保证预算编制与市场发展相吻合;其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避免重记以及漏记等问题出现。在预算体制中,应对预算编制流程进行确定,对预算编制的规范化步骤进行明确,这样预算编制人员就可以按照具体的步骤进行,避免在编制过程中出现漏记以及重记等情况[2];最后,预算编制中应预留出市场价格变动空间。因为市场具有变化性,所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是不可能完全预测准确市场价格波动情况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在造价预算过程中,预算人员就应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以此来保证造价预算的准确性。

3.2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

在施工阶段,导致预算超标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实施的施工中,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及其他的客观因素都会对预算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客观的因素往往在实际预算中很难进行合理的估算,比较难以控制,这就会导致预算和实际的金额有很大的出入;其次,预算管理人员的技术以及组织方面会对资金预算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审查来进行有效的解决,技术人员在实际预算工作中,必须较为全面的考虑影响预算的各种因素,在计算金额时,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及计量标准,当发现超预算情况无法规避时,应该将这种情况及时的反映给领导,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有效减少资金的损失量。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中,新的建设工程可以借助以往的建设经验来避免在建设中出现以往的老问题,建设计划必须要有专业的全方位的详尽方案,例如提前设计备用方案以应不时之需。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不必要因素对工程的干预,做好严格的预审工作,保证高质量的完成情况,避免返工变更行为的出现。同时对于现场的管理工作,相关人员应该发挥监督作用,及时发现施工中的不正当行为,减少违规操作造成的变更问题。

3.3预算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预算工作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地解决其人为因素带来影响的问题,因而必须高度重视预算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可以定期开展专业化的培训活动,对于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要保证持证上岗。但是绝大多数预算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水平不高,所以会对预算准确性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培训活动的定期开展,能够使预算工作人员自身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对工作流程也更为熟悉,使其自身的专业知识更为丰富,实现预算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有效强化,使得预算结果的准确性更明显,以免发生超预算的问题。另外,可以积极构建监督机构,及时安排专业工作人员严格监督。对于预算工作人员忽视工程预算作用的问题,可以采取构建监督部门的方式,使其对于工程项目预算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对其个人行为予以严格地规范,确保其根据具体的程序开展工作,有效地强化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使得预算工作更加准确。

结束语

总之,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工作愈来愈重要,这就需要从多方面提高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能够有效满足实际发展要求,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以及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就能为实际的超预算问题解决提供相应参考依据,促进其造价预算控制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秦昊.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策略试论[J].江西建材,2017(01):223+228.

[2]周文瑞.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解析[J].四川水泥,2017(01):181.

[3]尹小兰.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02):152-153.

论文作者:陈晓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论文_陈晓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