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生产力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l-4721(2004)-03-0023-05
一
“生产力”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核心范畴。根据后者的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这种层层演绎、不断推进的人类文化结构中,生产力便成为最革命、最活跃、最具有根本意义的力量。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的权威解释,所谓生产力,也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1]具体说来,“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或科学知识)及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地位”。[1]
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在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地位,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将这种生产力的“主体”能力归结为“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科学知识”三个方面的说法,却存有值得商榷之处。在我看来,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至少具备体力、智力、审美判断力(包括情感和想象能力)三种与生产相关的主体能力,而这三种能力的历史性展开,便显现为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以农、林、牧、渔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前工业时代,人们要利用自身的肉体力量与外在自然进行直接的物质交换,即通过肩挑手挖的原始方式来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在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无疑是人的体力。正因如此,人的体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农村公社时代的工分制度中得到直观的印证。除了体力之外,人们在打猎、捕鱼、放牧和耕作中也需要一定的经验,故而人的经验也是这一时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经验与科学不同,它作为个体的生产者日积月累而获得的感性知识,尚未演变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形态,因而只能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直接传授,不宜通过教育途径间接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产经验常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甚至随着个体的消亡而消亡,这也正是古代社会普遍尊重长者的原因所在。当然,在这一时代里,牲畜在生产活动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无论如何,任何畜力都是由人力控制和驾驭的,否则它便不可能成为一种生产力要素。从这一意义上讲,畜力只不过是生产工具而已。
到了以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时代,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出现了变化,即由人的体力和经验让位于科学和技术。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的体力和经验不再是生产力要素,而是说单纯的体力和直观的经验已不再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在这一时代里,由于有了机械化生产,人们更多地不是通过肌肉的力量与自然对象发生直接的物质交换,而是借助机械的力量间接地改造自然。正如在渔猎和农耕时代,任何畜力都是由人来控制和驾驭的一样,在工业时代,任何机械都是由人来制造和使用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和驾驭牲畜主要依靠的是人的体力和经验,而制造和使用机械主要依靠的是人的科学和技术。科学和技术不同于体力和经验,它们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而是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够掌握的。因此,在工业化时代,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便成为一个社会提升其劳动群体生产力水平的主要途径。在科学的发明与技术的创造过程中,人的脑力劳动渐渐显得比体力劳动重要起来,智力的优越者比体力的优越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历和文凭渐渐取代了日积月累的生产技能,有知识的精英也便取代了有经验的长者而成为社会生产的核心力量。当机械化的生产流水线作业取代了打猎、捕鱼和田野耕作的时候,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壮劳力”便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天然的肉体能力差别和后天的经验积累差距已显得不太重要。于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便代替了“尊重体力、尊重经验”而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人们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性主张。
然而,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在继续。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2](P120)农、林、牧、渔业的充分发展,满足了人们直接的物质需求;机器制造业的充分发展,使人们的物质需求有了更多的剩余和保障。在物质财富相对充裕的情况下,人们有可能用更多的时间来从事精神财富的生产,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产生了一种有关产业结构的区分,人们把农业称之为“第一产业”,而把工业称之为“第二产业”。在此基础上,费希尔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用以概括满足人类物质需求以外的更高级的精神需求的生产活动。“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于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在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工业中就业的人数趋于下降,接着,在工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中的就业的人数也趋于下降。经济学界把这种经济发展趋势称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时至今日,第三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
按照一般的分类原则,“第一、第二产业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不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部门,它们在产品上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区别”。[1]然而在我看来,这一区别毋宁从消费经验的角度上入手更为合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要诉诸人们的物质需求,而第三产业则更多地诉诸人们的精神需求。正是在这种以诉诸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形式的“第三产业”中,劳动者除体力、智力之外的审美判断力便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讲,在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后工业时代,美学和艺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也便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
在“后工业时代”,美学与艺术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加以实现的。
首先,是制造直接用于审美欣赏的精神产品。艺术作为直接用于审美欣赏的精神产品,并不始于今日,而是古已有之。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里,由于广大的劳动者既没有足够的剩余时间来进行精神享受,也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去进行艺术追求,更没有足够的资讯手段来获得审美资源。于是,在古代社会里,审美和艺术活动基本上属于少数有闲阶层的事情,且与宗教和政治紧密相连,它主要是一种竞识形态活动而非商业行为。无论是在奴隶时代,还是在封建时代,贵族阶级都曾拥有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艺术作品,但这些作品很少进入流通领域,以商品的形式来实现其普遍的社会价值。
只有到了工业社会、尤其是后工业社会以后,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广大民众在必要的劳动之外获得了较多的金钱时间,从而有条件进行审美和艺术活动。由于劳动的科技化要求,使得广大民众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从而能够进行审美和艺术活动。由于大众传媒的出现,使得广大民众可以借助便捷的资讯手段来获取审美和艺术资源,从而便于进行审美和艺术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审美和艺术活动才真正从皇室贵族的殿堂中走了出来,成为广大民众消费的对象。而在一个消费决定生产的商品经济时代里,审美与艺术虽然仍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但其最为重要的是商品属性。换言之,能否为商家带来足够的经济回报,是一本小说、一部电影、一台戏剧能否问世的关键所在。在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艺术家的情感和想象能力,便成了创造财富的可贵资源,美学与艺术的生产力要素也便最大限度地被释放出来。
谈到这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电影业。据统计,2001年美国好莱坞的票房收入为83.5亿美元。而《京华时报》2002年5月8日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电影史上单日票房纪录如下:1.《蜘蛛侠》(首天)4141万美元。2.《哈利·波特》(第二天)3351万美元。3.《哈利·波特》(首天)3233万美元。4.《盗墓迷城2》(第二天)2859万美元。5.《星战前传之魅影危机》(首天)2854万美元。一部电影能够创造如此之大的经济价值,这是以往任何时代也不能想象的事情。在这一方面,我们不必尽举美国的例子。在国内,张艺谋的《英雄》虽不及上述影片卖座,但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仅在横跨2002、2003年度的播映中,投资方新画面影业公司便获得了80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有着越来越多的金钱和闲暇来进行艺术的消费。时至今日,购买上百元钱的门票去听一场音乐会,去看一场艺术表演,去出席一场电影的首映式,已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了。张艺谋执导的歌剧《图兰朵》在韩国汉城演出了11场,票价炒到2000美元l张,共有14万左右的观众观看了演出,组织者约赢利30亿韩元。
与电影、戏剧这些传统艺术行业分庭抗礼的是音像制品业,作为全世界录像制品巨头的大明星娱乐公司的年营业额已高达100亿美元,其老板韦恩·赫伊岑格也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企业家之一。不同之处只在于,比尔·盖茨是依靠科技而起家的,而韦恩·赫伊岑格则是依靠艺术而致富的。这两种不同的致富途径是否体现了当今时代二种不同的生产力要素呢?当然了,正像科技界的精英不限于比尔·盖茨一人一样,娱乐界的大腕也不限于韦恩·赫伊岑格一个。时至今日,除了传统的电影娱乐界之外,广告传媒界、游戏制造业也成为越来越多的“淘金者”的乐园。据美国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全球经济不甚景气的情况下,2002年娱乐与传媒产业的收入仍有较大规模的增长,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面对这种不胜枚举的事例,我们怎么能够否认“美学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呢?
其次,审美和艺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还可以通过生产艺术作品的衍生物来加以实现。所谓艺术作品的“衍生物”也常被称之为“影视后产品”,它是借助影视作品的轰动效应而将其中的人物、情节加以衍生、扩展后所派生出来的玩具、服装等时尚物品。我们知道,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曾衍生出“香格里拉饭店”的五星级品牌,而迪斯尼的电视剧《米老鼠与唐老鸭》曾衍生出“迪斯尼乐园”的主题公园。《星球大战》和《黑客帝国》播映后,市场上不仅充斥了相关的仿真玩具,而且出现了电影中的T恤衫、帽子以及风衣等大大小小上百种商品。至于随之而来的电影海报、音像制品、电子游戏、图书、邮票之类更是数不胜数。据统计,美国电影后产品约占电影业总收入的73%。如此算下来,美国电影业的实际收入将是其票房收入的2-4倍。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影视业虽觉悟甚晚,也开始尝到了甜头。《英雄》一片不仅创造了国产影片的票房之最,也开始了国内研发“影视后产品”的先河:以1780万元出售DVD和VCD版权;跟踪《英雄》拍摄的纪录片《缘起》卖到了30万元的好价钱;接下来,根据《英雄》改编的同名小说已开始印刷,与中国邮票总公司合作发行的《英雄》人物邮票也在筹措之中。[3]这种借助艺术作品来刺激消费的商业行为,显然会使当年导致“洛阳纸贵”的《三都赋》相形见绌了。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美学和艺术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观赏对象及其衍生作品加以实现,还可以通过赋予实用产品以“审美附加值”的形式打上其自身的烙印。举个例子:农民收获一斤棉花,在市场上可以卖几块钱;工人将其织成布,可以卖几十块钱;裁缝将其做成衣服,可以卖几百块钱;如果经过类似皮尔·卡丹式的艺术大师设计成时装,就可能卖到几千块、甚至上万块钱。可见,由几块钱的棉花变为成千上万块钱的时装,这其中既有“科技的附加值”,更有“审美的附加值”。因此,我们为什么只承认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而不承认美学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呢?
其实,越是在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越是在商品生产已基本满足了人们生活实用目的的前提下,美学艺术的生产力功能就越发重要。就像人们吃饭一样,先要果腹、吃饱、有营养,然后才能讲究色、香、味俱全。过去,人们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十分满足了,而现在的饭店,不仅要厨艺精良,还要讲究装潢、氛围和格调。这一切,无不渗透了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并以“审美附加值”的形式实现其经济效益。再以建筑为例,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最大差别表现为:前者是功能主义的,后者则有着超越使用功能之外的精神追求;前者是科学至上的,后者则有着超越科学之外的人文含量。更为重要的是,后现代建筑的这种精神追求、这种人文含量,又不同于古代建筑宗教化、伦理化的内容,而是以审美为核心要素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一座后现代建筑显然要比一座现代建筑有着更多的“审美附加值”。饮食和建筑如此,其他商品生产或消费行为无不如此。一件商品,当满足了人们的使用功能之后,其审美的艺术功能才会渐渐地凸现出来。我们还记得,十几年前,当移动电话还像砖头一样大小的时候,设计者的最大愿望就是减少其体积和重量,使人们用起来方便,时至今日,当手机达到了这一目的之后,设计者除了进一步强化其使用功能之外,便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美观、时尚方面来了。在商店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款样式新颖、别致、美观的手机,与同样功能但样式平平的手机相比,在价格上会有着惊人的差异。手机如此,其他商品无不如此。在当今的市场上,几种颜色的搭配,几条弧线的设计,甚至一个包装的选择,都有可能决定着商品身价的高低。
除此之外,在市场经济时代,商品在宣传促销上也少不了借助于艺术的魅力。在“供大于求”的竞争环境下,美仑美奂的广告宣传可以吊起顾客那日益疲惫的胃口。尼尔森媒介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大陆的广告花费总额增长20%左右,达到100亿美元。这其中,仅“新浪网”一家全年的广告收入就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该研究中心亚太区董事长霍本德(Forrest L.Didier)预测:“因为中国广告市场保持着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中国有望在2010年以前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4]显然,广告传达的是商业信息,而商业信息的传达又需要美学和艺术来加以包装。难怪有人认为,在电视和网络媒体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眼球经济”的时代。也就是说,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条件下,谁能通过大众传媒而吸引消费者的视线,制造出新的消费热点,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无须更多的论证,“美学与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的观点,已经在我们周围的一切生活用品和交换方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了,从文学作品到舞台演出,从唱片录音到影视欣赏,从艺术展览到电脑游戏,这其中仍免不了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条件,但其中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已不是技术而是艺术,已不是科学而是美学了。
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说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人,是没有错误的,但在不同时代,生产力对人之不同能力的需求却有着不同的侧重。从这一意义上讲,列宁关于“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5](P843)的说法只适用于工业社会。在前工业时代,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显然不可能是工人,在后工业时代,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也未必是工人。当然了,同工人一样,工业时代的科学家和后工业时代的艺术家也都是劳动者,只不过他们劳动方式不同,劳动所依据的体力、智力或审美判断力不同罢了。说得彻底一点儿,人类生产力要素的历史性丰富,也正是人的体力、智力和审美创造力的逻辑性展开。
认清这一点,不仅使我们的研究更具有历史唯物论主义的科学性质,也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更加有力地发掘生产力的潜在资源。由于历史的特殊原因,使得当代中国已将前工业、工业、后工业三个历史阶段压缩到共时的社会环境之中。如果非要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作出评价的话,我们只能说是以工业社会为主导的,兼有前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经济要素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仅就我国当前的情况而言,科学与技术无疑仍占有“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更由于进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外国经济日益紧密的交往关系,使得我国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后现代因素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美学与艺术作为生产力要素,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历史作用。
针对我国现有的发展状况,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方略,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而江泽民同志有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观点,也可从这一角度上加以理解。从历史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在教育发展和文化战略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过去,由于对“审美和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的认识不到位,致使我们的教育发展长期以来有着重理而轻文、重智力开发而轻情感培养的偏颇和局限。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要素的前提条件,人的“审美判断力”包括情感和想象能力,它不仅不同于体力,而且也不同于一般所谓的智力。有鉴于此,心理学家于“智商”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情商”的指标,以衡量人们的审美判断力。而“情商”的提高,主要依靠的不是人的逻辑思辨能力,而是形象思维能力;主要依靠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人文素养。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力发展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最近一个时期,人们开始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人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又常常拘泥于政治素质。正因如此,学校常将党史、农民战争史作为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主要课程,而相对忽视了审美文化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事实上,从形而上的层面看,审美文化教育的实施,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民族来说,有着沟通人类情感、获得精神寄托的重要意义。这也正是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原因所在。从形而下的层面看,审美文化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全面发掘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潜在能量,并能进而将这种潜在能量转化为显在的价值。
过去,由于对“审美和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的认识不到位,致使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着重科学而轻艺术,重西方而轻东方的偏颇与局限。在不少人看来,西方的科学技术比我们发达,西方的审美与艺术也一定比我们先进。结果是非但没有赶上西方人的艺术水准,反而将自己原有的宝贵经验也丢失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这个曾经产生过无数艺术巨匠,就连科举考试也要写诗作赋的审美大国,现在却因本土作家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而痛心疾首。可试想一下,如果该奖在两千年前颁发,屈原是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呢?如果该奖在一千年前颁发,李白、杜甫是不是很有竞争力呢?如果该奖在两百年前颁发,谁又敢与曹雪芹一比高低呢?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是到了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回到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从中汲取营养的时候了。
要真正使美学与艺术成为一种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力,不仅要改变我们已有的教育目标和文化策略,也要改变我们已有的美学模式和艺术观念,使美学走出逻辑思辨的象牙之塔而走向五彩缤纷的审美实践,使艺术走出“文以载道”的政治壁垒而走向热火朝天的现实生活。只有当美学能够指导具体的艺术实践而且艺术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时候,“美学与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的口号才能由上述的理论设想变为真正的物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