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能力培养_地理论文

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能力培养_地理论文

地理教学中的图象运用与能力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象论文,地理论文,能力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图象教学,即是在教学中运用分布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结构图、剖面图等,分析说明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和规律,达到“图文结合”,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填图的能力的教学。运用图象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近年来,“以图考文”、“以文考图”的图象题考查越来越多,而学生对于教材中的插图一看就会,过目就忘。对于那些变化了的图象更是束手无策。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图象教学势在必行。

一、确立图象目标,为学生“掌握学习”提供前提

地理图象信息量大,内涵丰富,要求学生掌握到何种程度,教师必须给予明确的目标。科学地确立图象目标,是实施掌握学习策略的首要环节和基本保证。布卢姆反复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要根据教材、大纲和会考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准确、可测、行为化的图象目标,便于学生对图象的掌握,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全面掌握。例如在学习气旋与反气旋时,图象目标是:能绘图说出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与天气特点。这样通过学生绘图就能把有关气旋、反气旋的知识落实到图上了,达到“图文结合”的目的。

二、巧用图象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运用图象设疑导入新题,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学生思维为目的,积极创设乐学情境,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急于“解疑”的心情,学习兴趣也由此产生。例如:在学习《洋流》一节时,一上课,我就在黑板的右上方画出世界各大洲的轮廓略图。指图手拿自制的小船,设疑讲述:假如这只小船1月份从上海出发到荷兰鹿特丹去,在没有任何动力的情况下,怎样航行速度最快呢?学生回答:顺流航行。又问:你知道它们所经海域是顺流还是逆流呢?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了。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带有思考性的问题。以此图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教师就要根据这一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创设一个乐学的学习情境。

三、运用图象,培养学生能力

1.精心设计图象,培养读图、绘图能力

教材中有些原图,地理事物复杂,极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简化原图,“去伪存真”设计出形象、直观、简易的地理略图。因为地理略图对所要表现的地理事实切中要点,鲜明醒目,对揭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具有突出的表现能力。因此,在教师板演地理略图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图、绘图,从中培养学生能力。如学习《气温水平分布规律》时,课文插图复杂,教师要给予简化,说明问题即可。师生共同绘出海陆等温线示意图,做到讲绘、听绘同步。这样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会感知所学的地理知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学生新的兴奋中心就会不断地和持续地出现。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于讲绘的关节点上,同时又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教材中的一些分布图,如我国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站分布图等图象内容复杂,学生往往一看就知道,过目就忘。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读主要矿产和能源的符号,并在中国轮廓图上绘出。教师在黑板略图上用色彩鲜艳的粉笔,将最主要的地理事物表示出来,使之更加突出,格外引人注目。学生自然地将目光集中到图象中色彩鲜明醒目的矿产基地和能源基地上。这样这些地理事物的分布就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同时,学生通过实践动手,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读图、绘图技能。

2.依图设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根据图象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疑,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有疑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例如:在学习《自然带分布规律》时,师生共绘“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边讲边引导读图,设疑问难:①低高纬地区为何纬度地带性明显?②中纬地区为何经度地带性明显?③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为何在南半球相同纬度没有分布?属何种分布规律?④热带雨林带为何在大陆东岸向高纬延伸?⑤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岸为何位置偏低?在大陆西岸为何位置偏高?⑥秘鲁沿岸的荒漠分布为何向低纬度延伸?教师设疑时要引导学生看书、读图、必要时给予启发、点拨,并运用已学知识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随着教师的启发、点拨而积极活动,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绘图、读图的同时,让学生质疑问难。象《学记》上所说的那样,“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通过读图思考,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又如在学习《锋面与天气》时,要求学生绘出“冷锋与天气图”和“暖锋与天气图”,并让学生观察两图学生就会问:“冷锋和暖锋降水为何不同呢?学生就有了主动“解疑”的心理倾向。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3.据图训练,培养学生“说图”能力

为了使大多数学生真正地明白图象的语言,学会“图文结合”,必须进行图象的强化训练。只有强化训练,才能把知识落实到图上。使学生所学知识掌握得牢固、持久,并能在头脑中形成图象,从而做到“看图说话”、“无图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堂课的后25分钟,往往是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趋于分散和转移的时期,此间应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据此,在教学中为了巩固新知识,应进行“看图说话”的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对照图象目标自问;同桌之间互问;教师指图设问;让学生看图出题;给学生当“老师”的机会;让学生的才能得以“表现”。布卢姆非常强调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少量的高峰学习体验,获得成功的欢乐等。因此,不妨让学生走上讲台,而向全体学生按图象目标回答。讲得好的师生给予掌声,回答不上的教师给予启发和鼓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理解力,能使学生大脑一直处于机敏状态。学生也由此体验到“学有所获”,“思有所得”的成功感受。在“表现”中获得一种满足和自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体验到自豪、欢乐、惊奇、赞叹。”让学生指图讲解,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泼。同时也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获得必要的地理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图象教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能减轻课业负担。但是,运用图象,却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同时也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大纲,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努力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只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为着眼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就能使我们的地理教学更上一层楼。

标签:;  ;  ;  

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能力培养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