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袁玉芳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 610401

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 选择2013 年 1 月 - 2015 年 1 月期间,本院普外科围术期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抗菌药物的信息进行统计,根据国家有关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相关评价标准,对患者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及其合理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均有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排在前5位的抗菌药物依次是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林、美洛西林、洛美沙星,其应用率依次是62.00%, 24.00%, 5.80%, 4.50%以及2.00%;评价200例患者抗菌用药的合理性,联合用药合理率20.00%,药物选择合理率55.00%,用法用量合理率100.00%,用药时机合理率93.00%,换药依据合理率90.00%。结论 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存在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情况,但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较少,药物监管部门要严密监管,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关键词: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

在普外科手术中,为了降低术后细菌感染率,经常需要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正确、科学使用,能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但如果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使药源性疾病增多,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和患者的治疗费用。从监管部门来说,抗菌药物是否合理应用,一直是医疗卫生系统重点监管的对象。为掐当地评估普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及时发现不合理应用抗菌情况,助力医院提升整体医疗质量,本文选择2013 年 1 月 - 2015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普外科围术期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 1 月 - 2015 年 1 月期间,本院普外科围术期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34例,女76例;年龄41 - 79岁,平均年龄(56.2±7.5)岁。入选患者需符合以下条件:(1)住院期间行普外科手术;(2)术前未进行过侵袭性操作(3)有明确感染因素。对患者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0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学历、手术情况等,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参照《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式,针对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采取自行设计的统一规格的调查表进行信息资料获取,所填写的表格内容均在调查工作者的监督下进行,以保证调查结果客观、可靠。

1.3 评价方法

评价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病例的合理性,手术切口(Altemeier标准)分类,医院感染诊断,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用药评价标准参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颁布,卫医发「2004]285号)。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术前半小时至1小时-术后48小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200例普外科围术期手术患者均有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排在前5位的抗菌药物应用率,依次是头孢曲松62.00%、头孢他啶24.00%、头孢唑林5.80%、美洛西林4.50%、洛美沙星2.00%。详见表1。

3讨论

普外科围术期是指医生围绕患者进行手术的一个全过程,这个过程对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为了获得最佳手术效果,防止术后感染,在围术期一般都会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够预防围术期感染。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普外科围术期经常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例如,破坏了某些部位寄生的正常菌群,导致二重感染、药物毒性反应或过敏反应,以及院内对抗菌药物耐药菌株产生等。2011年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率做了明确要求,其抗菌药物应用率应低于60%;针对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需小于30%;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其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30%以上。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方面,Ⅰ类切口手术为人体清洁部位手术,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由于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① 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③ 异物植入手术;④ 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在预防用药的时机方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清洁手术一般在术前 0.5-2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抗菌药物,从而保证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足以杀灭手术过程沾染的细菌。术前过早用药,药物已被机体代谢,术时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术后给药错过了细菌污染定植的最佳时间,达不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在预防用药的疗程方面,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一般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个别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 48 小时。本次研究中,200例普外科围术期手术患者,均有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排在前5位的抗菌药物依次是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林、美洛西林、洛美沙星。由于普外科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因而在选用抗菌药物时,1代头抱菌素最合适。但普外科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应用头孢曲松(第3代头孢菌素),因而存在不合理。另外,作为预防用药,针对患者抗菌用药的联合用药合理率(20.00%),药物选择合理率(55.00%),用法用量合理率(100.00%),用药时机合理率(93.00%),换药依据合理率(90.00%)进行调查,联合用药的合理率较低,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的预防感染,一般无需联合用药,临床药师发现问题应予以及时解决。

普外科围术期合理用药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要提高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首先要树立医生合理用药的意识,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选择药物。合理用药不但能够保证患者更好地康复,同时能够避免多种药物危害的产生。其次,医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应该熟练掌握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结合临床疾病的复杂性,只有医生拥有更好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对药物的成分及疗效更加的明确,从而更合理的使用药物,使患者更好的进行康复。最后,医生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医者仁心的态度,为患者负责,才能在用药的时候多加斟酌,从而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此外,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生用药的监督,对于用药意识及态度低下的医生应进行相应的教育。建立健全严谨的药剂师团队,指导和纠正临床医生的用药,药剂师的参与可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为药物治疗提供安全的保障。综上所述,普外科围术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较多,在选用抗菌药物的时候,应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和患者身体情况等,进行综合考量,所选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医院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针对个别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策略解决,提升普外科围术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陈松林.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7:91-92.

[2]杨靖. 普外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1:1876-1878.

论文作者:袁玉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袁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