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军[1]2002年在《基于CCM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CORBA是目前分布式对象技术中主流的分布对象体系结构之一,它将对象技术引入到分布计算中,极大的便利了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应用的开发。而CORBA构件模型的提出,促进了软件开发的可复用性。但是,对于大规模软件开发来讲,基于CORBA环境的开发还是相当复杂。而软件体系结构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大规模软件开发的复杂性问题,同时它还是大规模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分析了现有的CORBA以及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结合了CORBA构件和软件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CORBA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定义了一套与之相应的语言——ADL,并实现丁ADL编译器,通过它能生成辅助代码来屏蔽全局组织和控制以及构们:之间的相互通讯,而使用户能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专有领域的分析和构件的开发上。与已有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实现方案相比,本文所给出的集成方案为CORBA环境下的开发提供了一种高效、简单的方案。
李绪蓉[2]2002年在《面向业务构件的可重构信息系统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重构性是信息系统的的智能特性之一,是衡量系统响应变化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赢得全球化竞争的关键要素。可重构信息系统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在重构理论和实现技术等方面仍然相对不成熟,尤其实现技术陈旧,因而面向业务构件的可重构信息系统(Business Component Oriented Reconfigurable Information System,BCORIS)的研究在理论和工程价值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可重构信息系统这样复杂的系统,最好的表述方法是模型。模型是业务域向技术域的信息系统过渡的桥梁。本文首先建立了具有指导意义的BCORIS的开发过程模型,系统地总结了支持系统可重构的开发方法论,给出开发策略及关键技术以指导后续的开发实践。随着开发过程模型的展开,将逐步建立BCORIS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是领域分析阶段的成果。能否完备地描述领域概念模型,关键在于确定合适的建模方法。结合UML与业务构件技术的特点,论文提出了基于UML的业务构件建模方法。按照此方法,分别建立了业务过程模型、功能模型、领域类模型和业务构件系统模型(BCSM),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概念模型。 逻辑模型是概念模型的具体设计,主要包括领域框架/构件的设计。框架设计应遵守规范设计与冗余设计相结合的原则。结合OO框架与构件化框架特点,论文提出了基于CCM的“黑白盒”混合的领域框架设计方案,以提高框架的扩展性,从而支持系统的快速重构。在基于CCM的领域构件设计中,给出典型业务构件的IDL/CIDL描述。 物理模型是领域框架与领域构件的具体实现。BCORIS的集成平台是构件在框架上即插即用的基础。论文构建了B/S、C/S与CORBA WEB叁种体系结构集成的开发平台,系统地总结了支持系统重构的实现机制。在领域框架的实现中,给出领域规则库及管理调度中心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企业信息化工程实践证明BCORIS模型对类似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赵燕飞[3]2009年在《基于CCM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技术》文中研究表明CORBA构件具有很好的封装性和重用性,并且支持大规模软件复用技术。基于CCM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在行业趋势引导下应运而生,并在技术上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基于CCM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核心内容包括其组成结构和特点两个方面。该模型的软件开发主要包括UML分析、ADL和CIDL生成、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构件生成叁个阶段。
李德明[4]2003年在《基于CCM构件模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软件技术的日益成熟,产生了以面向构件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分布式计算技术。目前,分布构件技术已经成为建立应用程序框架和软件构件的核心支持环境,在开发大型分布式应用系统中表现突出,并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主流技术,如OMG的CCM、Microsoft的COM/DCOM及SUN的EJB等。 本文以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计算机软件总线体系结构的研究”(XS021-A25-018-G)项目研究内容为背景,比较全面地介绍了CCM构件技术。并在该技术与COM/DCOM及EJB技术进行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CM构件的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框架、开发模型以及设计思路,并对其中的基本技术问题作了讨论,解决了在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如何采用CCM构件技术等问题。
韩健[5]2008年在《普适环境下基于CCM的多媒体中间件架构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以及设备的智能化,我们正步入一种称为普适计算的时代。多媒体应用作为现代个人计算机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普适计算的研究热点。如何有效地在普适环境中对多媒体应用的开发提供有效支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而根据分析现有的技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的中间件技术以及主流的构件技术如CCM、DCOM、EJB,提出在普适环境中基于构件技术的中间件开发必定成为主流的技术。同时推测普适环境下的多媒体应用开发也将符合这一趋势。本文结合中间件技术以及CCM构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CCM的多媒体中间件架构PerMM。此架构能够为普适环境中的多媒体应用开发提供架构上的标准以及系统级的支持,提高应用开发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为了使CCM技术更好的应用到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多媒体应用中,我们研究并设计了基于CCM的流传输模型以及基于CORBA的异步消息处理模型。通过这两个模型的研究,能够较好地解决普适环境中多媒体数据传输以及系统消息处理的问题。最后通过实验模拟验证了两个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基本性能。同时实现了一个基于PerMM的数字家庭多媒体娱乐系统原形,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余凯[6]2002年在《基于CCM的群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人机接口技术,将时间上分离、空间上分布而工作上又相互依赖的多个协作成员以及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以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支持人们进行协同工作是CSCW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群件系统(Groupware)作为这种信息手段的具体化,主要指支持群体进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 本文提出了群件系统设计相关两个重要的问题: 1) 在Internet技术高速发展,商用软件系统不断出现的今天,如何将企业使用多年,且运行在关键业务领域的早期大型群件系统融合到新的应用环境中来,本文称之为“遗留系统的开放集成问题”。 2) 群件系统支持用户协同工作,用户需求因协同目的、形式、环境的不同差异很大,一个成功的群件产品应该具备高度的灵活性以适应这些需求,本文称之为“基于复合和扩展的可裁剪性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源于实验室课题“建筑工程项目和图档管理系统”的开发,作者通过实践和理论的总结,将CORBA技术与组件模型运用到了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成功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将论文的结论和方法应用到了课题中,作为开发的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韦超鹏[7]2006年在《CORBA安全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CORBA是一种基于中间件的分布式对象技术,它具有平台和语言无关的优点。CORBA构件技术以CORBA代理技术为基础,继承了CORBA稳定性好、效率高、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同时解决了开发过程复杂、周期长等缺点,在军事信息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军事领域的应用要求妥善解决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CORBA安全服务及其局限性,针对CORBA安全中访问控制模型管理复杂,扩展性不强等缺点,在CORBA安全中引入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并对传统的RBAC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个域分层的RBAC模型——DLRBAC,使其更适合在具有多层相同分支机构的大型分布式构件系统中应用,并给出了其管理模型。在具体的信息报送系统中进行了实现。 CORBAsec中的另一种重要的安全服务是非否认服务,由于其规范不完整,缺乏实现技术细节,所以在具体实现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增强。本文给出的非否认模型对原模型进行了改进,提供了请求是否顺利执行的证据,引入了易于传递和扩展的XML签名作为证据的格式。设计和实现了证据的生成、传递、验证。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设计实现了信息报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安全模块。应用功能部分全面采用基于构件的分布式系统开发流程开发,使用UML建模的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和接口定义,抽取出系统的构件和接口,在OpenCCM平台下完成编程实现、组装和部署。安全模块中采用CORBA安全规范中的安全拦截器实现了对ORB的安全增强,将安全策略插入ORB调用过程中自动执行,提高了安全策略实施的灵活性,同时保证安全功能不被旁路。
王树凤[8]2004年在《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动态配置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分布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适应软件系统复杂性增长,简化应用开发过程,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及软件质量,分布式构件技术应运而生。以CORBA构件模型(CORBA Component Model,CCM)为代表的分布式构件技术为动态配置的实现提供了良好支持。动态配置技术用于在系统运行时刻改变系统配置。为了迎合新技术的发展,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适应复杂、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实现QoS控制,长期运行的关键业务系统和自适应系统必须通过动态配置技术进行组成构件和系统体系结构的在线演化。动态配置技术使系统具有高度的自适应性,并为系统的扩展性、可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支持。因此,研究如何在基于构件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动态配置是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以CCM构件技术为基础,通过研究动态配置的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CCM的动态配置平台。 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1.研究了动态配置模型和动态配置过程,针对动态配置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应用系统和配置变化的描述、系统一致性维护以及性能问题,分析了动态配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现有各动态配置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2.基于对各种公共系统一致性及相应的一致性维护方法的详细研究,提出了行为一致性,给出了保证行为一致性、构件状态一致性、应用状态一致性和引用一致性的方法。 3.分析了各基本动态配置意图的实现过程,围绕着如何保证系统一致性,设计了实现各基本动态配置意图的动态配置算法。 4.研究了CCM构件技术,分析了CCM构件技术为动态配置提供的良好支持,结合从动态配置算法中抽取出的各种支撑机制,设计了基于CCM的动态配置平台。 5.通过扩展遵循CCM规范实现的StarCCM平台,实现了基于StarCCM的动态配置平台,并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正确实现了各项动态配置功能,对应用系统性能影响小,能够满足应用对性能的要求。
王玲玲[9]2008年在《基于CCM的图形化Web服务编排工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构件重用技术和分布式技术发展的结果,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在这种体系结构中,所有功能都定义为独立的服务,这些服务带有定义明确的可调用接口,能够以预先定义的顺序调用这些服务来组装更大的服务。而Web服务编排则起到了对Web服务进行组合和协调的作用,通过Web服务组合和编排,可以实现多个系统的相互协作与集成,从而更好、更灵活地构造出个性化的、能适应业务变化和满足即时需求的网络应用。本文将服务协同计算模型CCM及其建模语言CCML与主流服务组合模型及组合语言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参考当前Web服务组合编排系统的功能,根据CCM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Web服务编排工具原型。该工具支持CCM的图形化建模,方便用户快速、简单、直观地建立编排模型,并输出CCML文档。同时,本文设计的编排工具支持CCM模型与WSDL语言的部分映射转换,输出相应的WSDL框架文档,以便进行Web服务发布与查询等。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个CCM模型的应用实例,展示了Web服务编排工具的实用性。本文研究Web服务组合与编排的相关技术,并对现有的Web服务编排组合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图形化的服务编排工具原型。该工具对课题组提出的CCM模型及CCML语言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支持,同时也使Web服务编排与组合更加直观、易懂,对提高服务组合的效率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陈智强[10]2003年在《基于CCM的软件构件组装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构件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已被广泛接受,逐步成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确保软件质量的软件开发范例。组装技术是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构件必须经过组装才能形成应用系统。原有的构件工业标准通常只定义了对外提供的功能,而构件对外要求的功能隐藏在构件实现中,这使得构件在组装时相互之间存在隐式依赖关系,因而难以复用。OMG在最新推出的CORBA3.0规范提出了一个构件模型(CCM)。CORBA构件不仅定义了对外提供的功能,而且还定义了构件所需要的外部功能,使得构件可以利用接口进行组装。同时CCM借鉴了EJB、COM等构件模型的优点,并充分利用了CORBA的开放性。 论文在对CORBA构件模型以及模型组装框架中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基于CCM的构件组装技术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有: (1)研究了CORBA构件模型的主要内容; (2)分析了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构件组装机制以及构件组装的描述方法; (3)讨论了CORBA构件模型组装框架中组装器的设计与实现; (4)给出了一个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实时水位报警系统的实例。
参考文献:
[1]. 基于CCM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研究与实现[D]. 肖亚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
[2]. 面向业务构件的可重构信息系统的模型研究[D]. 李绪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
[3]. 基于CCM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技术[J]. 赵燕飞.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9
[4]. 基于CCM构件模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德明. 兰州理工大学. 2003
[5]. 普适环境下基于CCM的多媒体中间件架构的研究与设计[D]. 韩健.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 基于CCM的群件系统研究[D]. 余凯. 南京理工大学. 2002
[7]. CORBA安全技术研究及应用[D]. 韦超鹏.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6
[8]. 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动态配置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王树凤.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9]. 基于CCM的图形化Web服务编排工具研究[D]. 王玲玲. 大连海事大学. 2008
[10]. 基于CCM的软件构件组装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陈智强. 河海大学. 2003
标签: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 软件体系结构论文; 安全平台论文; 动态模型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业务支持论文; 软件安全论文; 重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