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运用论文_李芳芬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运用论文_李芳芬

滨州市沾化区建筑公司 山东省 滨州市 256899

摘要: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阶段,建筑信息的搭建更多体现在对工程的建筑深化设计上。目前,随着建筑信息化发展,BIM技术已成为当今建筑业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逐步有了三维深化设计的需求和要求。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建筑信息逐步向三维可视化方向发展,并融合更多的工程信息,向完整的工程管理方向发展。本文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运用

BIM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能够有效表达建筑施工的信息资源,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得建筑施工的信息资源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易于管理。为此,要深化IBM技术在施工管理领域的应用,通过对施工企业信息资源以及相关决策需求的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施工单位的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在更深层次上提升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1 BIM项目模型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应运而生的建筑业产物。BIM技术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理解:(1)计算机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即:将二维的CAD图纸转化为三维的建筑信息模型,使建筑、结构、水电等不同专业的图纸信息集中到一个三维的建筑信息模型中,便于建筑信息整体的查看;(2)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即:实现参数化的模型应用,利用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实现设计优化、管线综合、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等应用,不断挖掘模型的价值,解决实际工程新的技术难题;(3)建筑信息模型平台管理即:以三维信息模型为基础,搭建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将设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协同到项目管理平台上,实现以模型为基础的平台化、无纸化办公、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2 BIM技术的特点

2.1 可视化

BIM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对建筑抽象的思维模式,使建筑的整个过程都变的可视化。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很直观的显示设计建筑的效果图,并且可以自动的生成各类的报表,对效果图进行分析,更加直观的传达问题和发现问题。它可以使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的每个环节都达到可视化的效果,方便管理,另外保持一切对于建筑的分析探讨也都保证可视化,其可视化这一特点在建筑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 模拟性

利用BIM技术可以对一些抽象的物质或者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无法人为设计的进行场景的模拟,这就是BIM技术独有的模拟性。例如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不可能人为的将太阳的辐射强度进行调整,另外也不能对雨水、风力的大小进行掌控,这时候就可以使用BIM技术来进行阳光、风雨的模拟,探究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从而在原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层层的改造和优化,使最终的设计效果更加的完善。

2.3 协调性

对于复杂建筑项目的管理,一直是建筑单位比较困惑的问题,而BIM技术的应用则解决了这一问题,BIM技术将格式以及大小不一的数据进行整合,综合整理到一个可视图内,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空间和时间的协调利用率,明确了施工设计中的冲突与问题,在施工前期就进行协调处理,并将协调过程生成相应数据,进行公开明示。BIM技术也可以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诸如电梯井布置与建筑的其他布置之间的相关协调问题等,运用BIM技术进行更好的优化协调处理。

2.4 优化性

BIM的优化性是以其它几个特性为依托的,正是各方面的相互作用,不断的碰撞才使最终的结果更加的合理。BIM将无形的物体有形化、具体化,提供建筑各方面的信息,使建筑在各个环节的作用下逐步的完善,优化技术,降低成本,提升进度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运用

3.1 完成数据采集,构建技术框架

通过实地考察勘测或者谷歌地图等方式,采集建筑施工具体数据,构建BIM技术框架,实现数据接口和数据的交互,IFC文件导入和导出,开发多童虎访问系统,采用AutoCAD,CATIA,3DS/dAX等相关软件创建BIM模型。随后利用数据库存储数据,建立平台层,其中数据平台层又包括数据集成的管理平台和可视化的4D平台,完成数据读取、保存、集成和验证功能,构件子信息模型,例如施工进度模型、施工安全模型、施工资源模型或者施工设备管理模型。根据不同的子模型信息,向模型层和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持。在BIM技术框架中应用层作为最后一层结构,主要实现项目动态管理和冲突分析,提供网络进度和资源优化,实现建模过程。

3.2 技术质量管理

BIM在工程施工阶段应用中技术质量管理措施主要如下:一次碰撞检查,各专业设计图纸经BIM技术整合后,发现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图纸问题,通过各专业BIM建模可以发现图纸未标注或图纸标注矛盾点;管线综合,集成各专业的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发现碰撞点后,在安装模型中,通过三维模型调整,再次综合模型,并可导出二维平面图,生成剖面图,指导现场施工;二次碰撞,根据重点部位的结构标高,结合深化后的机电综合排布方案,完成项目建造阶段的各专业(钢构、机电、土建结构等)碰撞检查,发现影响实际施工的碰撞点;深化设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工艺需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砌体排布,利用BIM软件创建砌块排布综合模型,协助完成砌块优化组合方案,计算砌块实际用量。

3.3 施工质量管理

BIM管理理念在施工质量管理上的应用非常重要,由于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很多,如施工环境、施工的技术、人员的素质及学专业技术水平、材料的质量以及机械设备好坏等等因素。BIM模型中,移动端有其信息说明并且查询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规范时可以通过分布式技术云平台进行。在施工现场当安全员以及监理人员发现问题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及时进行现场取证,数据模型和移动终端的关联,省去了返回工地再进行取证与记录,进而使施工现场效率和通知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当数据进行更新时,每个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会很快接收到,使信息传达更为及时和有效,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管理效率。

3.4 施工过程管理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现场施工过程管理居于重要地位,一方面管理施工资料,另一方面对施工的技术进行管理。利用BIM平台,可以实现对工程的全方位管理。BIM理念在施工的进度计划中,实现了对施工计划更好地审定;施工组织上,对其进行了三维交底;在施工现场,实现了监测控制;管理上,实现了了施工作业的记录以及复核施工计划的管理。现场的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BIM平台实现了其更精细化地管理。

3.5 注重安全冲突,建立分析系统

施工过程要进行过程模拟,实现单位周期内的正序或者逆序施工模拟,并且具备三维漫游和真实模型现实功能。基于建筑功能安全和冲突分析,实现结构变革,转化机制体系,施工工期间,如果改变结构和体系,应该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并且进行安全性能评估。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进度资源冲突,应该按照计划industry进行对比,实现进度偏差报警功能。当场地出现碰撞冲突时,可以通过碰撞检验分析算法,实现构件、设施和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和检验。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实现了建筑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为建筑的施工进行了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施工分析,通过对工程造价等的精细化管理,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最优决策方案的制定依据,并经过施工过程的模拟,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为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BIM技术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D].齐华伟.安徽建筑大学,2016.

[2]BIM技术条件下施工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J].张丽丽,李静.施工技术,2015,44(S2).

[3]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策略研究[J].宋爱苹.价值工程,2017,36(01).

论文作者:李芳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运用论文_李芳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