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论文_黄林林,熊勇

(四川金域医学检验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00)(大邑县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四川 成都 611330)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女性生殖道MM(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5月进行检查的女性生殖道MM(恶性黑色素瘤)患者32例,对32例患者展开分析。结果:32例MM患者的病理学形态各有差异,免疫组化显示:Vim、HMB45、Melan-A以及S-100均为阳性表达。结论:生殖道MM应在确定诊断结果之后,应及时按照患者的病情、病理分期展开相应的手术切除和辅助治疗。

【关键词】MM;恶性黑色素瘤;鉴别诊断;女性;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71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09-02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female primary genital malignant melanoma

Huang Linlin, Xiong Yong

Sichuan Jinyu Medical Testing Center, Chengdu, Sichuan 610000, China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Day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61133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female genital MM (malignant melanoma) in clinic and it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thods 32 cases of female genital tract MM (malignant melanoma) were examined in our center from January 2010 to May 2018, The data of 32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32 patients with MM in this study was different. 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that Vim, HMB45, Melan-A and S-100 were all positive. Conclusion After defining the diagnosis Results, MM enters the genital tract and carries out corresponding surgical excision and adjuvant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athological stages, which can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MM; Malignant melanom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emale; Pathological features

女性生殖道MM为特殊类型,在临床中十分罕见,其发病部位主要于阴道和外阴,发于宫颈中的MM更为罕见。因为该病起病十分隐匿,在早期容易出现转移,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治疗可提升其疗效[1-2]。本文主要分析女性生殖道MM的病理特征以及该病的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8年5月检查的女性生殖道MM患者32例,年龄39岁~70岁,平均年龄为(49.39±2.03)岁,患者在就诊之前出现了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或外阴肿物以及阴道排液等症状,患者在手术之前以确诊为原发性生殖道MM,患者、家属知晓,并且同意参与,获得本中心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32例患者有7例在术前进行活检病理确诊,患者仅仅诊断为恶性肿瘤。在手术之后4例患者病理确诊。10例患者进行阴道肿物切除术,其余的22例患者施予其盆腔淋巴结、全阴道以及子宫切除术治疗。在手术前患者展开常规术前检查,主要包括有:血常规、妇科检查、尿常规、宫颈细胞学、血沉、凝血功能、腹部CT、盆腔彩超、肝肾功能、胃肠造影、胸部CT以及MRI等检查。将活检标本展开活检切取标本,于标本边缘和病灶距离2厘米,对标本展开常规HE染色处理,之后展开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检查,主要包括有Vimentin(波状蛋白染色)、CK(细胞角蛋白)染色、钙结合蛋白S-100染色以及HMB-45(抗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染色。本次主要是应用切片机、显微镜,应用HMB-45染色、HE染色、S-100、Vim以及CK染色。标本经过应用甲醛(浓度为4%)进行固定处理,之后进行常规的石蜡切片,HE染色之后应用光镜进行观察。免疫组化主要是应用SP法,显色为DAB。对试验抗体浓度进行工作浓度的设定,并且对阳性、阴性进行对照。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和病理特征

肿物形态和肿物细胞形态均各异。肿瘤细胞(黏附松散)呈现出为巢状或弥散片状进行分布,病理性在核分裂中比较常见,胞质为中等量,主要分布在不等量的颗粒状染色质分布,主要呈现为轻度嗜酸,部分细胞并无黑色素,其中病理检查结果见表1。

2.4复发、生存状况

患者接受治疗8~30个月,共1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56.25%。随访小于1年的患者共7例,分别是在术后的三个月、术后五个月以及术后九个月,5例为无瘤生存,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复发。随访超过一年的患者共25例,患者生存均超过1年。生存超过2年的患者共14例,其中11例患者死亡,复发、带瘤生存患者共8例,其余3例患者无瘤生存。

3.讨论

黑色素瘤在临床之中主要是源于其外胚层的神经嵴,主要是发生于皮肤的表层,发病于阴道黏膜十分罕见[3]。在全身MM之中约有3%的女性生殖道MM,在女性的生殖恶性肿瘤中低于2%,发病的高峰主要在60岁~70岁。MM诊断之中主要是以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在细胞之内可健黑褐色或深色的色素颗粒,但也有些胞质内并无黑色素,该病容易出血误诊,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鉴别[4]。手术治疗是该病最为有效的方式,但是手术治疗主要是局限于手术范围以及区域淋巴结清扫与否。在术后生殖道MM辅助治疗主要是以放疗、化疗以及生物治疗为主,氮烯咪胺是该病治疗的首选,其治疗总有效率仅为20%。在联合应用药物可提升患者疗效,可将毒性反应降低[5]。本次结果显示:32例MM患者的病理学形态各有差异,免疫组化中Vim、HMB45、Melan-A以及S-100均为阳性表达。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8~30个月,共1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56.25%。

综上,生殖道MM因症状和体征并无特异性,因此容易出现误诊。临床应综合分析病理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提升该病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在确诊后,按照患者的病情、病理分期展开相应的手术切除和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雷华,陈金,戴耕武,等.恶性黑色素瘤细胞miR-21与PTPN14关系及其对迁移和侵袭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05):301-305.

[2]张晓,李幸,汪治宇.溶瘤病毒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26(02):241-245.

[3]杨钰莹,刘莉,折虹,柯亨宁.恶性黑色素瘤的黑色素含量与其进展和转移相关性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2018,45(23):1201-1205.

[4]孙亮,王巍,徐炼.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为恶性黑色素瘤并复发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25(07):543-545.

[5]金丹,周烈,刘启祥,等.ZNF267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06):172-176+188.

论文作者:黄林林,熊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  ;  ;  ;  ;  ;  ;  ;  

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论文_黄林林,熊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