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年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几个心理学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创造力论文,心理学论文,青年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0)04-0077-07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问题已得到广泛的重视。以普及创造学原理、教授创造技法、开展小发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创造教育在一些学校展开;通过多种形式开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也在不少学校中进行,但系统的心理学研究不多。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青年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几个问题。
一、培养青年学生创造力的若干理论
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激发创造力的构成因素,促进其发展。因此,搞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了解创造力及其结构。
(一)人人具有创造能力 创造力与智力不同,智力是一种认知能力,它是由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因素构成的。而创造力是一种创新能力,它是产生新颖而有价值产物的能力。按照创造产物或创造成果的新颖性和价值大小,科学家把创造力区分为三种水平,即个人水平创造力、群体水平创造力和社会水平创造力。
社会水平的创造力,是指产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具有巨大社会价值成果的能力。科学家发现新规律、工程技术人员发明新机器、艺术家写出新作品等等,就是社会水平创造能力的一种表现。群体水平的创造力,其成果的新颖性,就一个群体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具有社会价值;个人水平的创造力,是相对于个人而言属于前所未有的,而且也有社会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一些新颖做法,如讨论问题时发表的新见解,写作中的新颖立意、独特构思,解题过程中使用的新方法,以及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均可从群体的角度对其创造力水平进行评价。这种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的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而且它又是发展高水平创造力的基础。
(二)发散思维能力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成分 尽管人们对什么是创造力、它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问题,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有一点在许多科学家中确有共识,这就是:发散思维能力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成分。学者之所以把发散思维能力作为创造力的重要成分,是因为发散思维在解决创造性问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在解决创造性问题时,虽然具有解决一般问题的过程,如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但它又不同于解决一般性问题。因为解决一般性问题,只依赖于现有的知识就够了,比如解一道算术习题,只用学过的数学公式就行了;写一篇作文,参照教师提供的范文就行了。但解决创造性问题却与此不同,要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构思,其中提出创造性假设是关键的一环。而在这个过程中,发散思维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发散思维,也称分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性思维等等,它同辐合思维不同。如果说辐合思维,指通过对信息的加工,从已有信息中产生逻辑上唯一正确的信息,那么发散思维,是指通过对信息加工,从已有信息中产生多样的信息。例如,解答5+4=?的问题需要辐合思维,而完成()+()=9的问题则需要发散思维。解答第一题的思维方向是辐合的,因为得9是思维所能产生的唯一信息;而解答第二题的思维方向是发散的,因为1+8、2+7、3+6…均是思维所产生的结果,从而产生多样的信息。发散思维所产生信息的多样性,正是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所需要的。试想,面对伙伴掉入水缸中的司马光,如果他只想到通常救人的方法,是无法救出小伙伴的;科学家们发现新规律,也需要提出符合要求的多种方案,进行多次尝试,才能获得成功。总之,发散思维能力是解决创造性问题所需要的一种能力,是构成一个人创造力的重要成分。在这个意义上说,创造力是以发散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产生新颖而有价值成果的能力。
(三)发散思维能力最容易接受环境教育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里,人们对各个领域里出现的天才人物,常抱有一种神秘感,把他们的伟大创造视为神灵的启示,提倡“神授说”。在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高尔顿(Galton,S.F.)采用谱系法研究天才人物的遗传的问题,认为历史上的天才人物都是由遗传决定的,提倡“遗传说”。但是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具有高水平创造力的天才人物,他们能力的发展也同正常人一样,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教育因素的影响,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特别是根据能力遗传决定系数研究的最新资料,让人们看到:同各种能力的研究相比较,作为创造力构成成分的发散思维能力,它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最小。
所谓遗传决定系数,是指在影响能力发展的诸因素中,遗传影响所占的比重。遗传决定系数用H2来表示,环境决定系数用E2来表示。这里所说的环境的概念是广义的,指除遗传因素而外的影响能力发展的全部因素,它包括个体出生前的胎儿环境,也包括出生后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历史条件等等。两系数之和:H2+E2=1,如果说某种能力的遗传决定系数为0.3,就表示遗传因素占影响该能力发展的全部因素的30%,也就意味着此种能力的发展70%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1972年南锡(Nancy)等人总结了211项研究成果,计算了各种能力的遗传决定系数、环境决定系数,其情况如表所示:
表1:211项能力测验之遗传力估计值[1](P107-108)
类别 研究数量
H[2]E[2]
智力 300.46 0.54
言语理解 270.38 0.62
数字能力 270.38 0.62
记忆 160.32 0.68
推理 160.48 0.52
办事速度与准确性 150.30 0.70
发散思维 100.22 0.78
空间视觉化
310.48 0.52
所有能力2110.40 0.60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能力的遗传决定系数是不同的,但从总体上来说,遗传因素在能力发展中只占30%到40%的份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环境教育因素,其中发散思维的遗传决定系数为0.22,是最小的一个,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发散思维能力受环境、教育因素影响的程度,远比其它能力为大,它的发展更容易受环境教育因素的影响。
(四)创造性个性是影响创造力发挥和发展的因素 在平时,人的创造力以潜在形式存在着,当人进行某种创造活动时,一个人的创造力便以创造行为表露于外,创造性个性影响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培养青年学生创造力时,不仅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个性。具有高水平创造力的人,称高创型人才。根据心理学家对高创型人才的研究,发现了许多创造性个性。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G.A.Davis)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22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上指出,具有创造力的人,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不轻信他人意见、对复杂奇怪的事情会感到一种魅力,而且有创造性的人一般都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和幽默感……,他们的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1988年钱曼君等以青少年创造发明获奖者为对象的研究表明,创造型青少年学生具有共同的个性特点:如好奇心、独立性、恒心、适应性、自信心、精力旺盛,等等。上述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培养青年学生创造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培养青年学生创造力的几点做法
(一)奥斯本用“无限制的自由讨论法”开发青年人的创造力 阿历克赛.F.奥斯本(Alex.F.Osborn)在1939年发明了用无限制讨论法开发青年人的创造力。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开会,要求与会者提出新思想。参加者要遵循四个原则:(1)废止批评;(2)畅所欲言,欢迎随心所欲;(3)越多越好,想法越多产生新颖独特产物的可能性就越大;(4)相互补充,参加者应对小组其他人的想法,尽可能提出如何改进的建议。奥斯本认为参加者的理想人数是5-10人之间。小组里有一人主持,由他来解释应遵循的原则,并按原则去主持讨论。
奥斯本的“无限制的自由讨论”都是围绕实际问题展开的,比如他提到在一个月里就开了七次无限制的自由讨论会。在一次会议上就为一个询问家用器具的顾客,提出了45条建议;另一个会议为一次筹款运动想出了56种办法;再一个会议又为如何卖掉更多的毛毯提出了124条意见。奥斯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实用的想象》一书,于1953年首次发行。他认为,创造力决不是一门科学。它的大部分将永远保持在不可思议的神秘之中。不过它当然是一门实用的、可教可学的艺术。他打算用这本书帮助人们去理解自身内在的创造力,并把“自身内在的创造力应用到个人的与职业的所有方面去”[2](P469-473)。奥斯本列举了束缚创造力的一些因素,囿于从前的习惯、自暴自弃、胆怯、生活都市化(因为除了“从事艺术工作以及处在商业和科学创造阶段的少数人”是个例外,都市生活容易消除想象力)。运用奥斯本所提出的四项原则而组织的讨论,对消除束缚创造力消极因素的影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个性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吉尔福特以训练发散思维来培养青年人的创造力 与奥斯本的见解不同,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创造力的概念纳入科学研究领域之中。人所共知,他在1950年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的演说题目就是创造力问题。他于1959年提出的智力结构模型,是由操作、内容和结果三个维度构成的。发散思维作为操作维度中的一个范畴,它与内容维度中的四种范畴和结果维度中的六种范畴的自由结合,构成了24种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他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检验预计的或假定的24种能力是否存在。经过长时期的研究,他所假定的能力几乎全部得到证实。1981年以后,又采用了斜交旋转的因素分析方法,发现了在24种发散思维能力之上,存在着更为概括的二级因素、三级因素。所谓二级因素,是指比一级因素更概括的,具有两个共同范畴的因素,如视觉发散思维能力、语义发散思维能力、符号发散思维能力、行为发散思维能力均属于二级因素,它们分别是四种内容范畴的六种结果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共同因素。所谓三级因素,是指比二级因素更概括的具有一个共同范畴的因素。上面列举的四个二级因素中,就含有一个发散思维能力因素。这样,24种能力不再是相互独立的了,而是由一个三级因素、四个二级因素和24个一级因素所构成的层次结构了。
吉尔福特认为,训练人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方法。他在1986年出版的《创造性才能——它的性质、用途与培养》一书中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3](P120-121)。把这一理论最早用于实际的,是在学校工作的心理学家玛丽.米克,他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埃尔赛贡多建立了智力结构研究所,编制了许多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练习。
与提高成人创造力相关的,是由西德尼.帕斯及其助手进行的一项研究,他们以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设了4个学期的创造性研究的课程,结果学生的能力有显著性的提高。
(三)根据左右脑机能不对称的理论,开发右脑,培养创造力 人类大脑有两个半球,通过由2亿条神经纤维所构成的胼胝体而把它们联系起来,并发生机能上的相互作用。割裂学说认为,切断胼胝体可控制顽固癫痫发作,这个理论与医疗实践不仅有助于控制顽固性癫痫,而且为心理学研究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创造了条件。发明人斯佩里(Sperry,R.W.)为此还获得了1981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裂脑人研究和正常被试者的研究都证明,大脑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所谓不对称,是指两半球以不均等的程度提供特殊机能。“右半球综合空间,左半球分析时间;右半球注意视觉的相似而排斥概念的相近,左半球则与此相反;右半球能知觉形态,左半球则能知觉细节;右半球将感觉输入成表象,左半球则缺乏完型综合器……”[4](P296-297)。总之,多数人左半球是言语中枢,以及数理、分析思维的中枢,而右半球则是空间关系、型式关系、音乐和艺术欣赏的中枢。根据左右脑不对称的理论,有人列举了达.芬奇、歌德、爱因斯坦和钱学森等古今中外的奇才,认为他们都是善于左右脑并用而富于创造性的人,因而主张开发右脑,促进左右脑两种思维的协调发展,培养创造力[5](P20-24)。我们在东北师大附中、附小的测试研究,也提供了一些关于开发右脑、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材料[6]。
三、培养青年学生创造力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模式含义和意义 科学家把抽象的理论用模拟化的图式来表示,被称作构建模型。例如,物理学家根据分子结构理论,可以构建分子模型;心理学家根据智力结构理论,可以构建智力结构模型,等等。其实,科学家所构建的各种模型,都是来源于事物的原形。科学家在构建模型时,总是撇开研究对象的非本质特点和要素,抽象出本质特点与要素,并用图形、符号或文字表示其结构、关系和过程。比如1959年吉尔福特提出智力结构模型时,就是把人的智力抽象为信息内容、操作和结果三个维度,并用长、宽、高来表示;而且每个维度又包括若干范畴,各范畴之间相互自由结合,便构成120种智力因素,每种智力因素用小方块来表示。
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也有类似的研究,不过这类研究,一般称作模式研究。我们所进行的青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是属于教育领域内心理学应用研究。这项研究的任务是:要综合应用有关创造力的结构、过程和条件等方面的理论,提出一个用文字表示其培养过程的简约化的范式。进行这项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巨大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说,它有助于检验、丰富与发展已有的创造力结构和创造过程的理论,促进教育心理学、能力心理学的发展。从实践上来讲,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培养青年学生创造力的可操作模式,它使抽象的创造力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容易接受,更便于教师掌握,从而促进青年学生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青年一代的心理素质,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振兴中华服务。
(二)培养模式的构想 青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创设障碍 指教师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创造性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是教育者为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而设置的,又是使用通常方法不能解决的,因而它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障碍。
●激发奋斗 教师首先要使需要解决的创造性问题,转化为学生的思维任务,成为学生奋斗的目标。其关键有二:一是被设置障碍的难度要适当,它应是属于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那一种,过难或过易的设置均不利于“转化”;二是启发学生认识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性,从而形成创造的动机。其次,要激发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奋斗,要针对学生在创造过程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进行创造性个性的教育。
●引导发散 引导学生将通过训练而获得的发散思维能力,应用到解决创造性问题的情境中去。即将训练成果迁移到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去,特别是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和文艺创作中去。
●体验灵感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们解决创造性问题的“一刹那”,被称作“灵感”和“顿悟”。而这一状态的出现,既不是神灵的启示,也不是天才人物头脑固有的,而是与创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寻觅联系着的,特别是在创造性个性的影响下,经过思维的不断发散,变换思维方向,产生新颖独特产物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灵感、体验灵感。
(三)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上述培养模式,是根据以下创造力理论而提出的:
1.创造力结构的理论。有关创造力结构的理论,在科学家中是有较大分歧的,但也有些地方较为一致:如发散思维能力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成分;创造性人才具有自信心、独立性、敏感性、好奇心等创造性个性,等等。我们的培养模式,就以开发这些因素为宗旨。
2.有关天才人物早期特征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柯克思在谈到天才人物的基本特征时,曾认为在所研究的一切天才在幼儿时期,几乎都有四个明显特征,并把“障碍促成奋斗力”列为首要特征。也有的研究者注意到,凡是在历史上表现杰出创造力、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他们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史记》作者司马迁和他在《太史公自序》里列举的中国古代障碍促成奋斗的事例,由此得出逆境出天才的论断。我们接受上面的理论观点,并把它作为构想培养模式的主要理论支柱。因为天才人物在进行创造活动中所遇到的障碍,不仅来自社会的习惯势力,也来自创造活动本身,科学研究有时要经过上百次上千次的实验才能成功。文学作品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在结构和文字上达到完美的程度。至于说进行新的社会改革更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要付出流血的代价。因此,对青年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应为他们“设置障碍”,应激发他们的奋斗。
3.有关创造过程的理论和“灵感”的理论。构建培养模式,应以创造过程的理论为依据。在这方面,以约瑟夫.沃拉斯(Joseph.wallas)于1926年提出的理论最为著名,他认为创造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准备、沉思、启迪和求证。后来,许多学者都接受了他所提出的“阶段说”,并做出某种修改和补充,如雷维兹等人把创造过程概括为:准备期、酝酿期、灵感期和完善期。我们在构建培养模式时,吸收了“阶段理论”、“灵感”的理论,并把解决问题的“一刹那”,也就是“灵感”的出现,归结为发散思维的结果。
四、培养青年学生创造力效果的评估
对学生创造力水平进行评估,是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可用的测验,有以下几种:
(一)以发散思维为指标的测验 吉尔福特和他的同事们在50年代编制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测验,包括词流畅、联想流畅、表达流畅、非常用途、解释比喻等,共包括14个分测验。还有美国前明尼苏达大学教育系主任托伦斯1966年编制的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包括3个图形内容的测验,7个言语内容的测验,以及后来增加的2个声音和词语内容的测验,总共12个分测验。还有盖泽尔斯和杰克逊于60年代初编制的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包括词汇联想、物体用途、隐蔽图形、完成寓言、组成问题等等,总计5个分测验。以上三个著名的测验均是以发散思维为指标的。其中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图形A,我们已经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了修订,并制订了长春市的常模。TTCT图形A中国长春修订版,除保持原测验的设计与评分原则外,还进行了一些修订:中学按年级建立常模、简化评分手册的内容、重新制作了评分例图,使其具有简明、易操作的特点,更便于在我国使用。
(二)以创造性个性为指标的测验 鉴于高创型人才具有创造性个性,因此有的心理学家以创造性个性为指标编制创造力测验。高夫编制的“修饰词检查单创造性个性量表”,托伦斯编制的“你是那一种人”的测验,戴维斯和里姆(S.Rimm)于1976年编制的《发现创造性才能的集体调查表》(简称GIFT)。GIFT包括三套测验,每套测验包括36个测验项目,分别适用于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使用,可评价学生独立性、好奇心、灵活性等创造性个性的强弱。
(三)以综合指标编制的测验 近10多年来,一些心理学家进行了以综合指标编制测验的理论研究。如阿麦博尔(Amable)于1983年提出一种创造力成分理论,认为创造力是动机、有关领域的知识技能以及有关创造力技能综合作用的结果。斯腾伯格(Sternberg,R.J)于1992年在《人类发展》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创造行为受六个方面共同因素的影响,他列出的六个方面是:智力过程、知识、智力类型、人格、动机和环境因素。
我们在《八五》期间,进行了中小学生创造力的综合指标与成套测验的研制,编制了中学生语义创造能力测验[7](P4)。该测验包括两个分测验:创造性个性测验,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表达欲、想象幻想、敏感性8个测验;语义发散思维测验,包括语义单元、语义类别、语义关系、语义系统、语义转换、语义蕴含等6个测验。通过测验可以得出测验的总分、两个分测验得分以及14个测验得分,并能画出被测者创造性个性和发散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剖面图。该测验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个性测验的重测信度r=0.88(N=45);思维测验的分半信度r=0.8456(N=549)。全测验的结构效度好,当把14个测验标准分的数据放在一起进行斜交旋转的因素分析时,结果8个个性测验集中在a因素轴上,6个思维测验集中在b因素轴上,而且两因素有0.58的正相关,说明该测验是由14个一级因素、2个二级因素和一个三级因素构成的层次结构。总之,我们以综合指标编制创造能力测验,是为提高创造力测验的信度与效度而进行的一次尝试,它为创造力测验的广泛应用,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我国21世纪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需要多学科参加的一项系统工程。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培养创造能力的必要性,探讨培养的理论、做法,提出培养青年学生创造力的活动形式、模式和策略,以及与之配套的评价方法,是心理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愿与广大同行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收稿日期]200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