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提高了中国制造行业出口技术含量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制造论文,含量论文,提高了论文,贸易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当前的一些研究文献认为,中国经济的分工领域已经从劳动密集部门转向资本密集和中高技术部门,出口产品并不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出口领域,而是拓展到了发达国家的出口领域。中国生产和出口超过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商品,是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Rodrik,2006)。对于此类中国出口产品已显著升级原因的研究,许多学者强调生产分离、外包、FDI的作用,如Amiti和Freund(2010)等。但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加工和装配活动占据了中国贸易的较大部分,由于出口产品中包含了一定的进口产品,而进口产品的技术状况会直接影响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因此,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可能部分源自于复杂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Marvasi,2010)。
关于中国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果,大部分研究结果是正面的。谢建国和周露昭(2009)认为,通过进口贸易这一技术溢出渠道,国外研发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的提高;张建清和孙元元(2011)认为,进口贸易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肖文和林高榜(2011)认为,资本品进口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较显著和较强的正面作用。当然也有部分反面意见,如高凌云和王洛林(2010)、李燕萍和彭峰(2012)、刘洪钟和齐震(2012)等。
研究者关于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果的争议实际上涉及研究方法的差异以及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果受限于吸收能力等问题。Keller(2009)认为,国际R&D溢出回归是研究者使用最多的方法,经验分析中表现为将产品出口国的R&D支出与产品进口国的TFP相关联。但R&D支出等指标只记录了部分的技术创新活动,一些国家也没有R&D支出等活动的长期记录,再加上对R&D支出统计定义和口径的差异,限制了研究者的研究范围和研究结论的适用性。
基于此,本文试图利用出口收入指数的方法检验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行业的技术溢出效果,并将技术溢出效应分析从国家层面细化至行业层面。出口收入指数方法可以用于测算出口品或进口品所包含的技术含量,避免了R&D等指标只包含部分技术创新活动的缺点。从国家层面数据分析细化至行业层面数据分析,更容易判断进口贸易对中国不同行业技术溢出效果的差异,从而有利于提出具体的产业政策建议。
二、计算方法与变量描述
下面首先介绍出口技术含量的计算方法,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计算方法
最近研究出口技术含量的主要指标是出口复杂度指数,而且多位研究者对该指数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形成了出口收入指数。Rodrik(2006)和Hausmann等(2007)建立了出口产品的收入(或劳动生产率)指数PRODY,采用的权重是各国出口该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标(即经过标准化处理的RCA指标),然后通过对一国所有出口品的PRODY进行加权处理得到该国出口品的技术总水平EXPY,权重是每个产品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份额。相应地,一国不同行业的出口收入指数(INPY)是一国某行业中所有种类产品出口收入指数的加权平均数,权重是该国该行业内每种产品出口额占所属行业出口总额的比例。本文侧重于行业分析,仅需要通过PRODY推算出INPY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文选取出口额靠前的50个国家作为计算PRODY的基础,所使用的出口额数据源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产品种类细分至HS-6分位;人均国民收入数据源自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使用其按照Atlas方法核算的人均GNI指标,并以1992年的价格指数为100进行修正。
2.中国制造业出口和进口技术含量统计描述
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制造业包括30个细分行业。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文剔除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后,保留28个行业作为分析对象①。
由于创新活动和R&D支出高度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Coe等,1997),本文在研究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的作用时以OECD国家作为进口来源的考察对象。OECD国家成员虽然也包括墨西哥等少数发展中国家②,但是这一群体集结了发达国家成员代表,是技术创新和对外技术扩散的主要区域。按照中国官方统计数据,2001~2010年,中国来自OECD国家的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额的年平均比重为50.49%,进口规模庞大,具有分析的代表性。由于统计方法和口径的差异,中国官方统计的自OECD国家进口数据并不等于OECD官方统计的对中国出口数据③,本文以后者为基础计算OECD国家对中国出口的技术含量,以此作为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的技术含量。
通过计算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出口和进口收入指数(INPY值)显示,2001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出口收入指数的算术平均值为9368,此后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至2010年达到15584,年均增长率为5.82%。在这10年期间,最低值出现在2002年(9261),最高值出现在2008年(15756)。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的收入指数(即OECD国家对中国出口的收入指数,下同)也呈现出了相同的波动上升趋势,自2001年的12410上升至2010年的18775,年均增长率为4.71%。波动上升趋势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和进口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不过中国制造业自发达国家的进口技术含量总是高于自身的出口技术含量,高出比例从17%至32%不等。具体数值见表1。
散点图1显示了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出口收入指数和进口收入指数的相关性状况。该图显示出中国制造业出口收入指数与进口收入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下文会着重考察高技术含量的进口贸易是否促进了中国出口技术含量的提高。
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由于传递了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成果,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利用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以改善本国的技术水平是一重要渠道。那么,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中间品和资本品的状况如何呢?如果按照联合国BEC产品分类同SNA基本货物类别的对应关系测算,2001~2010年,中国来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额的年平均份额为47.11%,占中国自OECD国家进口额年平均份额的90.16%。这种进口结构对于提高中国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技术是有利的。
Hummels等(2001)利用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这一概念给出了中间投入品进口比重的另一种计算方法。该方法更适合于理解通过进口贸易影响出口技术含量的作用。本文利用中国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对制造业细分行业垂直专业化水平进行了测度④,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垂直专业化的算术平均值为19.8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行业垂直专业化的程度相对较高,分别达到40.97%、34.15%、27.31%、25.70%。由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包含了如此高比例的中间投入品,而这些投入品又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这种进出口贸易结构应该有利于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模型设计与检验结果分析
下面构建计量模型检验中国制造业自发达国家的进口贸易是否提高了出口技术含量。
1.模型设计
作为被解释变量,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取自前文计算的2001~2010年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出口收入指数数据。本文所关注的主要解释变量为中国制造业自发达国家进口产品中所包含的技术含量,使用前文计算的相应年度和行业的进口收入指数数据,即OECD国家对中国出口的收入指数。
本文设计计量方程如下:国制造业出口收入指数,OECDPY表示中国制造业进口收入指数,CONTROL和k表示不同的控制变量,是随机扰动项。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方程中所有变量均取对数值。
计量方程在解释变量中加入中国出口收入指数的滞后一期值,主要是考虑前期技术积累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当期的技术要素投入等因素,也受前期技术积累的影响,技术进步是一个动态而连续变化的过程。
为了模型的稳健性,计量方程中加入了控制变量,具体包括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技术要素投入(Research)、资本劳动要素投入比例(KLratio)、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Foreign)。之所以加入这些控制变量,主要是考虑到不同生产要素投入均会对技术进步产生影响,这可以避免因为遗漏重要解释变量可能造成的估计结果有偏问题。其中,Research数据采用各年度《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2008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2005年以前为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统计值;KLratio所涉及的资本数据采用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统计值,并以1991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0进行修正,劳动数据采用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统计值(2001年和2002年为工业分行业职工人数统计值);Foreign数据采用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按行业分“三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在面板模型的选择上,本文通过F检验,选取变截距模型进行回归,回归时采用截面数据加权,尽量消除截面数据可能带来的异方差问题。同时,通过Hausman检验来进一步确定是采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另外,出于稳健性起见,并考虑到进口贸易对出口技术含量促进作用的行业间差异,本文在对行业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分不同垂直专业化程度和不同R&D经费支出比重再对样本进行分类回归分析,以进一步考察垂直专业化程度高低、R&D经费支出大小在中国进口贸易促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方面的程度差异。
2.计量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本文首先对总体样本进行了估计,然后又对样本进行了分类估计,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1)总体样本估计
总体样本的估计结果见表3。为了考察列(1)的稳健性,本文在回归方程中采取逐步加入控制变量的方式。从列(2)~(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加入控制变量后,解释变量OECDPY的系数一直显著为正,这说明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
从前文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的消费品比例较小,而资本品和中间品的比例很高,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参与程度较深,这使得进口贸易有机会对国内产品的生产产生有效的技术外溢,从而促进中国出口品生产技术的提高。这一方面验证了进口贸易对技术溢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中间投入品对提高国内行业出口技术含量的积极意义。Coe等(1997)曾利用1971~1990年77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分析证实,如果一国的贸易伙伴国主要是高R&D存量的国家,那么该国从进口贸易中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就越大。Kasahara和Rodrigue(2008)在检验1979~1996年智利制造业企业中间投入品进口的国外R&D溢出效应时认为,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企业比不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企业能提高3.4%~22.5%的生产率。López和Yadav(2010)对1990~1999年智利制造业企业的检验也证实了中间投入品进口对劳动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
中国出口收入指数(CHNPY)滞后一期值的系数也显著为正,这反映了国内制造业行业技术积累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控制变量技术投入(Research)和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的系数为负,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国内总体较低水平的R&D经费支出难以起到促进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受国内吸收能力所限,也未能产生良好的技术溢出作用。资本劳动投入比例(KLratio)的系数显著为负,与预期效果有一定偏差。不过,这也反映了技术进步的一个行业特征。从出口收入指数与资本劳动投入比例对应关系来看,出口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如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其资本劳动投入比例并不高;而资本劳动投入比例高的行业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其出口技术含量却比较低。这些基础冶炼和加工工业的资本存量规模巨大,反而成为阻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这些行业如果不断投资于体现前沿技术的资本品,那么原有落后技术的资本存量就会不断被折旧和淘汰,这对于资本存量规模巨大的行业来说,其技术转换和更新的成本是高昂的。
(2)分类样本估计
为进一步观察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对出口技术促进作用的行业差异,本文对总体样本进行了两种分类。一种是按垂直专业化比重大小分类,将28个制造业行业平均分为垂直专业化程度较高组和较低组⑤;另一种是按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大小分类,将28个制造业行业平均分为R&D经费支出较高组和较低组⑥。
表4显示了分类样本检验结果。从本文要重点考察的OECDPY的估计系数来看,高垂直专业化程度行业比低垂直专业化程度行业的系数值更高,高R&D经费支出行业比低R&D经费支出行业的估计系数值更高。
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对出口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在高垂直专业化程度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高垂直专业化程度意味着较高的国际分工参与程度和行业对外开放程度,这会提高国内相关行业通过进口贸易对国外资源的利用规模,改善对国外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从而一方面增加本国研发部门可供利用的知识存量,另一方面通过进口技术溢出效应来提升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质量,分享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成果。Holmes和Schmitz(2001)认为,贸易开放是影响技术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贸易开放不仅使本国从发达国家产品、设备、仪器进口中得到技术模仿和学习机会,也可以通过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迫使本国企业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以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对出口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在高R&D经费支出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进口国R&D资本存量是影响进口品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制造业R&D经费支出虽然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难以起到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但国内R&D经费支出所起到的作用与人力资本类似,它们与进口产品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发挥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Coe和Helpman(1995)认为进口国的R&D投入有利于本国的技术进步,Keller(2002)也认为国内R&D投入有利于国际贸易的技术扩散。国内较高水平的R&D投入有利于新技术的掌握和国际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提高,这样,国内企业通过“干中学”等效应可以加深对进口中间投入品的理解和学习,从而在使用进口中间品过程中有效地吸收和改进其包含的技术和知识。
四、结论
本文借鉴Rodrik(2006)、Hausmann等(2007)提出的出口产品的收入指数方法计算和分析了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出口收入指数和自发达国家进口收入指数状况。在这10年区间里,中国制造业出口收入指数和自发达国家进口收入指数均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出口收入指数年均增长率为5.82%,自发达国家进口收入指数年均增长率为4.71%,出口和进口技术含量均不断提高。不过,中国制造业自发达国家的进口收入指数总是高于自身的出口收入指数,高出比例从17%至32%不等。这意味着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贸易结构呈现出出口低技术含量产品、进口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特征。这一技术差距也表明,中国存在从发达国家进口贸易中获得技术溢出以提高出口技术含量的机会。
按照联合国BEC产品分类同SNA基本货物类别的对应关系测算,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以中间品和资本品为主,按照Hummels等(2001)对中间投入品进口比重定义的垂直专业化方法测算,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的平均程度为19.87%。由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包含了相对较多的进口中间投入品,而这些投入品又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这有利于中国制造业通过进口贸易提高出口技术水平。
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而且这一促进作用在高垂直专业化程度行业、高R&D经费支出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这表明,中国在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国际分工的过程中,中间品和资本品的大规模进口正在改善国内生产和出口的技术含量。当然,由于我国制造业R&D经费投入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物质资本积累缓慢,尤其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资本更新换代迟滞,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生产要素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应有促进作用。
因此,我国制造业一方面应继续积极参与全球专业化分工,享受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活动所带来的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收益;另一方面,也应着力改善国内的要素条件,加大R&D经费投入,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加快物质资本折旧和更新速度,在提高国内行业对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同时,鼓励自主创新和新技术研发,以推动技术进步和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注释:
①中国制造业行业分类与HS分类的对应关系参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附表四“海关统计商品分类与投入产出部门分类对照表(光盘)”,中国统计出版社和北京数通电子出版社,2009。
②本文使用的OECD相关统计数据不包括2010年加入的智利、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和以色列4个成员。
③按道理讲,中国自OECD国家进口与其对中国出口应该是等值的。但是,由于各国海关使用出口额按FOB价格统计、进口额按CIF价格统计方法,再加上个别的统计误差因素,造成上述数据在现实中是不等值的。一般情况下,相对应的进口值要高于出口值。为避免这种统计口径不一致问题,本文在计算中采用OECD官方统计的对中国出口数据来代表中国自OECD的进口数据。
④本次计算以中国2002年122部门和2007年135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合并为以制造业30个行业为主体的42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出2002年和2007年不同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比重,然后求其算术平均值。详细方法参见高敬峰:《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149页。
⑤垂直专业化比重较高组行业代码为:24,25,26,28,30,32,33,34,35,36,37,39,40,41。
⑥R&D经费支出比重较高组行业代码为:15,26,27,28,29,30,32,33,35,36,37,3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