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语文课程研究_课程论文

2021年语文课程研究_课程论文

着眼2021年的语文课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历经十年的大规模实验,多次的反复修改,这个标准(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终于在2011年定稿了,它将成为1949年以来,由教育部颁布的第一份正式定稿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这以前的,都是“试行”“暂行”“实验稿”。

如果以十年为一周期,那么今后的十载,中小学语文课程会有哪些变化?着眼2021年的语文课程发展,可以设想哪些实验研究?

在推想今后十年语文课程发展之前,先择要说说过去十年,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几点实质性的进步。

1.突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即“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本质观

教育本质观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好“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论者,或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或主张教育为经济效力,或呼吁人的发展、人性的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在教育理论界,对此有各种不同理解和争论,抑制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某些理论和行为长期存在,只能说,随着时代进步,我国的教育逐步在靠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一些极端否定“人性自由发展”的教条逐渐失去市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力图体现这一教育本质观,强调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在前言部分首先提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认识研究的焦点放在个人心灵的内在动力上,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如在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此时,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可谓理直气壮,更坚定了方向。

2.将平等对话的民主思想渗透于语文课程之中

平等对话,从一般教育学意义上讲,是以民主教育思想作基础,以实现民主价值为目的的教育新理念,这是各国教育都在大力提倡的教育新理念。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提倡采用“对话”开展价值教育和学科教育。例如,“瑞典教育部门非常强调将‘对话’作为民主教育的基本方式”,因为“民主社会允许个人表达见解,但是表达见解不应该是‘独白’,而应是‘对话’。‘对话’和‘关系’是民主价值观念的支柱。”“对话应该是平等的,即对话的双方都应该有均等的机会让自己说,也让别人说,采取的方式是和风细雨的,而不是暴烈横蛮的。”“对话应是反思的,即对话双方都应该有理有据地申诉自己的看法,同时仔细地思考别人的看法,胡搅蛮缠和东扯西拉不属于这种对话。”[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这些基本的民主观念的确立,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教师、学生、作者、编者皆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各自的主体能动性都得到解放。我们可以从教科书后一些具有新意的探索题、解读题、练习题中看到这种解放——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语文教科书里,编者不再只遵循一种解读;对课文作者的观念、语言常常展示比较性的评价;教师面对文本,既要有主见,又要能倾听各种见解和不同感受;学生面对文本,需要体验感悟,在各种意见面前既要倾听又要独立思考。这种解放既是阅读主体的解放,也是民主教育思想在语文课程中的贯彻与深化。

3.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建立了“尊重与理解多样文化”的文化开放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明确提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标准总目标的第二条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高中课程标准》提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些陈述,明显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这是时代进步使然。由此,语文课程摒弃了狭隘的非此即彼的阶级斗争观和片面的传统文化观,对世界的文化选择有了更开阔的胸怀,对民族文化传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比较分析课程改革前后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及中国经典文章的选用与解读,可以发现文化观上的明显进步。

下面再来谈谈着眼2021年的语文课程研究的一些推想。

我们见过政府部门多个有关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教育发展的规划。其中有些目标如期实现,有些目标提前实现,如义务教育免费;有些承诺则长期未能兑现,如早在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在2000年达到4%的目标,而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GDP比例为3.5%,始终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这个水平也远低于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5%的世界平均水平。民间的“国情专家”,也有2020年的推想,可惜,说到教育时,仅是“加强、提高、大力”之类空话,缺乏可检验的数字与事实。

记得有哲人说过:对未来的预测,绝大多数是愚不可及的。但也有经典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虽仅就“微观”的中小学语文课程作些推想,但仍然忐忑不安。不论结果如何,姑且提出几点看法。

1.在未来数年内,有必要着力巩固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质性成果

此方面的内容在前面已经提及三点。应该看到,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非常艰难的,需要胆识。面对“以物为本、以分数为本”的强大压力和世俗偏见,需要脚踏实地,提出可行措施,在语文学习上促进学生的心灵解放。即使是提倡了多年的“平等对话”,现实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一些高利害关系的语文评价中,在一些专家的语文评课中,不时可以看到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理解或表达的冷漠与粗暴;在一些讲授“如何表达”的应考准备中,公开向学生传授迎合与媚俗的技巧并不鲜见。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直接反映在语文教学内容的文化选择及文化解读之中,其宽阔胸怀与宏大视野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尽管困难重重,回顾过去的十年曲折,我们应该有信心,把握好未来十年间政治文化进步的各种机遇,促进语文课程的文化发展。

2.有必要尝试做好一些具有全局性研究意义的变革工作

可考虑在课程改革的薄弱处加大力度。比如综合性学习,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提出了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必然有一个探索过程。活动的展开最好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行研究问题”。学生的活动可考虑与其他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配合,可以探讨几种基本的组织模式,如多学科教师联合的教师团队方式。学生的研究报告或以事实说话,或用数字明理,都要言之有据,慎下结论;或以哲思见长,或以联想见新,既要符合逻辑,也要有自己的感悟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上述基本的操作规范还需通过实验积累经验。如何引导学生写好研究报告,相当多的研究人员和语文老师仍然比较陌生。有志者不妨作些系统研究,既争取理论突破,也要拿出有说服力的案例,帮助推行,使之成为广大教师熟练掌握的教学技能。

虽然课程标准颁布后,会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执行期,但是,并不意味着课程标准研究的停止。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大,统一的语文课程标准是一个基本标准,可以保证最基本的目标要求与学习内容,但难以容纳更高的要求和更复杂的内容。今后十年里,社会文化及国际母语课程的发展,一定会出现更新要求和更新内容。即使在当前,我国也不止一个语文课程标准——有供民族学校使用的“汉语课程标准”,上海市有自己的语文课程标准,香港、澳门自有中国语文课程标准。从校本研究出发,不同的学校,也可以参照统一标准更新自己学校的语文课程。当前,一些实验学校已有行动,他们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令人耳目一新。今后的十年间,是否考虑再制订一个或数个语文课程标准?有心未来语文课程发展的同人,也不妨提出新的假设,编制更细致、更好操作的语文课程实验标准,并在小范围里实验,为2021年后的再突破作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目前,已获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1~6年级)语文实验教科书共有12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7~9年级)语文实验教科书共有8套。这些教科书为语文课程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教科书多样化应该促进质量竞争和特色竞争,因此,“提高质量、突出创新、加强规范”,将是教科书建设的重大课题。目前,就某些课文而言,虽然谈不上有明显问题,但也谈不上好在哪里,以“平庸”命名可能较恰当。有些时尚作品,特别是从杂志上辗转而来的文章,往往经不起历史的检验。还有些“科普作品”(此词在学界是有争议的),或语言平平,或本身就缺少现代科学精神,在语文教科书中依然存在。还有些国人写的关于外国文化的文章,实在缺乏基础,完全经不起推敲——这类问题文章还不时成为高考、中考的阅读测验材料,考试的信度大打折扣,也带坏了文风。在教辅读物及模拟试卷中的一些阅读文章更是问题多多。有人认为,平庸的课文难以避免,但可以减少。希望在未来的十年中,能够有三分之二的“平庸课文”被淘汰或受到冷遇(不教、不考)。少了平庸,必然多了经典,在某种意义上讲,提高质量就是剔除平庸,凸显精华。

国家组织的示范性的教材编写工作,可以集中优势力量,总结多方经验,贯彻国家意志,生产精品教材。国家基本精神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不是为多样而多样,其实质意义是面对复杂世界,探索问题解决的多种途径。现行语文教科书有“主题组元”“文体组元”“混合组元”多种结构,为什么有这些差异?因为每种组元都有长处,也都有局限性。长期并存,多方比较,各自改进,就可能较好地兴利除弊,甚至可能出现更新的结构。如非单元式的“模块结构”,由几本较完整的书构成整套教材。还有“单篇选文与系列选文结合结构”:几个年级是“并列的选文式结构”,一个年级则是“纵向的系列选文结构”。这也不是新鲜事了,国外某些母语教科书、我国过去的语文教科书(如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中学的《文学》课本),都有这样的结构。再早些年代,各种探索更多。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孙俍工、顾颉刚、叶绍钧、吴遁生等人编写的国语课本;而穆济波编写的《新中学教科书高级文言读本》《新中学教科书高级国语读本》,由中华书局出版,文言和语体两种教科书同时在高中施教。[2]再如“近代古文家和翻译家林琴南(纾)教学生以《左》《史》《南华》作为必读书。盖因《左传》《史记》极剪裁描述之妙,为记叙之典范;《庄子》擅说理形象之长,为议论之楷模。将此三书研读透彻,则叙事说理,两俱得宜。”[3]林琴南先生曾经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曾经选编过《中学国文读本》,曾经出版过一套共计六册的《浅深递进国文读本》,选170篇古文为范文,自己各按原题原意重写两篇,其一文字较浅,其二文字较深,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古文的写法。

教科书的创新特色往往体现在对本领域某个重点、难点问题找到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如果没有教材的多样化,就会抑制教材建设的创造性,极不利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极不利教材内容的丰富。未来十年,在语文教材建设上,仍然要鼓励有根据、有实验的标新立异与独辟蹊径。

再比如语文学力的评价。当前比较权威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rogramm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策划开展的国际性学生能力评估,于2000年启动,评估学生阅读、数学、科学三个学科的能力,每三年确定其中之一作为主要内容,九年一个周期。该计划希望了解各国即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开始走向社会的15岁学生,面对知识社会挑战,是否已经掌握良好的知识技能以及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它的评估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力,既有助于被测地区预测学生的未来发展、制定教育政策与开展教学改革,也帮助他们明确当地教育的国际地位。

经合组织于2010年12月公布了对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15岁中学生展开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上海152所学校的5115名15岁在校学生参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指标得分中,上海均名列首位。这给上海市同人带来了“更多的自信与自省”。从中国的发展前景着眼,学力测评必须将课业负担与创造力的培养列入指标。参加PISA测试是要花不少钱的,非国际性比较的测试需要自己去完成,地方性的学力监测,应该讲究投入产出比,尽可能节省费用,提高效率。但凡涉及汉语言文字的测试与研究,都离不开地道的汉语言文字专家的深度参与,测试内容的文言文部分,更是如此。而我国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中,近40%是古代汉语——文言文和古诗词。中国语文的学力测试,我们责无旁贷。

3.还有必要开展更多的语文课程教改实验

未来的十年,语文课程还应该出现更多的教育改革实验。不论是侧重量化的、比较注意要素控制的实验,还是侧重实践探索的自然实验,其方法论思想有一个共同点:都要超越思辨与实践的局限。所谓超越思辨的局限,是讲教育实验要通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检验理论,改变教育现状,不只是拼口号提法的新奇,或只是思辨语文的本质特性、逻辑起点,还要有创新假说指导下的实际措施,有效地去改造语文课程。检验假说,获得真知,即在求真的同时求善。所谓超越实践的局限,是讲它不是听凭课程自然变化,被动地“让历史去作结论”,而是有着探寻规律,思考突破的理性追求,设计实验,主动干预课程,在较小范围、较短时间里强迫实践回答问题,即在求善中求真。

百年来,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课程专家、优秀教师开展的教育实验直接引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新文化运动以来,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蓬勃开展的各种类型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直接推动了世纪之交的语文课程改革。这些实验是这次语文课程的改革之源泉,是极为重要的宝贵借鉴,是他们的贡献结出的语文课程改革之果。

语文课程之生命在于实验,未来的岁月应是深入探索、广泛实验的时代。

(本文为作者在2011年6月30日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讨会上的发言,经作者本人审阅同意发表。)

标签:;  ;  ;  ;  

2021年语文课程研究_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