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论文_刘文彦

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论文_刘文彦

云南海达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前,我国多数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都是在城市内部,周围居民较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也会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注重市政工程建设中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文中对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1导言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迅速崛起与完善,很多工程建设过程中牺牲了大量自然环境,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生存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这就需要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保证城市建设与环境生态协调发展。

2加强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的意义

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今人们对于环境问题是越来越重视了。近些年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的项目也日益增多,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出来。在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很多的环境问题,例如:水污染问题、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问题、噪声污染以及废弃物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要尽快的解决,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3市政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

市政工程是城市城镇基建实践中的重要工程类型,一般属于大中型建设工程,具备了施工周期长、协调配合因素众多、施工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市政工程施工前后以及工程运营环节,大多都会伴随各种环境破坏行为,处理不慎可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或破坏。市政工程环境保护主要就是处理好降尘,降噪,排污水、建筑垃圾、弃土这些影响环境的因素。以某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例,该工程全长(含电力隧道和缆线管廊)11.786km。该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市政工程,可能涉及到施工期间的固废排放、废水废气处理、施工噪音污染、周边环境破坏等行为;运营期主要是设备运行噪声、生活废水和固体废物。结合某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的文件通知要求,在工程施工中考虑并应对以下几项主要影响环境的因素。

3.1大气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对大气造成污染破坏。其中主要以设备尾气排放,外加上施工现场会出现粉尘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如该项目施工中产生的施工扬尘、管道焊接烟尘、淤泥臭气、施工设备燃料废气、沥青烟气和管理房装修废气等,都会对大气带来直接污染。市政工程施工在管线埋设时,有可能对周边植被施加不利影响,植被如遭破坏,大气环境自然大受影响。

3.2水污染

通常而言,市政工程施工地点多为城市中心地带,该地段人流量大,虽采取围栏遮挡等方式小范围进行施工作业,但受限于施工场地因素,施工周期内如遇到阴雨天气等,此时施工现场会存留大量的污泥水,此类污水如流入城市用水管网,会对周边的水质造成污染损害。此外,市政工程施工废水排放也存在引发水污染的可能。

3.3噪音及光污染

市政工程项目具备了施工场地小、施工区域地段人口较密集等特点,且属露天施工作业,在施工进行中如不采取降噪施工措施,会对周边居民带来较大程度的噪音及光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废弃物污染

市政工程建设还会导致废弃物污染的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和建筑垃圾,这些废弃物垃圾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对环境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有废弃的建筑材料、混凝土以及水泥等常用的施工材料,甚至还包括一些化学物质。而生活垃圾主要是由施工人员产生的,但是无论是建筑垃圾还是生活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一旦被雨水冲刷就很容易造成环境问题,还有可能造成水源污染,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4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4.1大气污染防治

对付扬尘最好的方法便是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封闭处理,隔绝与周围居民的居住环境。可以通过利用防护栏和施工雨布,将施工与周围环境进行分离,最大程度的减少扬尘、粉末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对装在混凝土等市政建筑材料的运输车上加盖雨布,防止尘土飞扬,尽可能减小扬尘飞散的范围。对于多余的地面土方应该及时运到指定地点。另外,可以对暴露的干土适当地进行洒水,对施工地段的道路也要经常清扫和洒水,防止尘土污染。尽量合理规划,缩短工期,分区分段施工,及早回填挖出的泥土,减少土壤露天放置时间;是对产生恶臭等异味的源地进行加盖密封,并结合生物除臭等措施综合控制。通过以上措施基本可确保施工区有较好的空气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对空气的污染程度。

4.2水污染防治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水污染,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与水源地拉开一定的距离。如果施工场地距离水源地较近,无法避免,则需要进行有效隔离保护,避免施工产生的污水对水源造成污染。根据市政工程实际情况,需要在施工场地合理设置排污管道,保证污水顺利排出,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4.3噪音污染防治

相关环保部门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出台相应政策和法律来进行管理防治。对噪音的可接受标准进行宣传教育,并严格按照指定的标准来执行。对施工单位内部组织对噪音噪声的学习,引导他们能有正确控制噪音的能力。还有不定时的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制止不科学的产生噪音的行为。很多市政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不规则、非连续性、高强度的机械噪音,可以通过合理有序安排这类机械作业时间进行调配,加以缓解噪音的产生。还有就是施工人员手工操作产生的噪音,必须加强他们对噪音产生的影响的教育,督促他们文明施工,将噪音降到最低。因为人体对噪音比较敏感,周围有居民区的施工地点对有大型机械作业的时间应该自觉安排在非休息时间,禁止夜间作业,保证居民夜间正常的休息。除此之外,学校作为一类特殊的地点,应尽量安排在学校放假的时候进行施工,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降低学习质量。

4.4废弃物污染防治

对于固体建筑废物的治理技术,需要根据通用、特殊废物进行区分,包括分类处理技术、收集技术、回收技术以及集中焚烧技术。对于高温蒸汽、废物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根据废物的种类选择焚烧或填埋处理。对于普通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中,可以将收集到的固体废物送到固态废物处理厂分类处理,对于纸质废物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对于生活垃圾可以当作是肥料使用;而对于不可回收的固体废物,需要通过特殊的处理,然后进行填埋或焚烧。在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中,包括了渗滤液工程技术处理规范,对渗滤液处理办法进行明确规定,利用浓缩液混凝压滤或者干污泥填埋,有效的减少这些废物的污染程度,实现节能减排。

5结束语

总之,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对空气的质量和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单位以及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该要加强其重视程度,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加以控制,在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的同时,要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人类和社会能够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尚立顺,赵松岭.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635):99+96.

[2]潘朋,夏明阳.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标准化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7(20):195-196.

[3]张鑫.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260.

[4]武刘伟.浅谈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J].居舍,2017(08):16.

论文作者:刘文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论文_刘文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