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施工;材料费成本;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直接费包括人工、材料、机械三大部分,其中材料费占建筑工程成本60%以上。施工企业考核实际材料费投入多少的标准是施工图预算中的预算材料费或中标预算中的预算材料费。从预算材料费等于预算材料数量乘以材料单价看,材料管理归结为“量”的管理和“价”的管理。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材料的使用数量和供料价格。从成本的观点来看,施工材料费控制说到底是如何少投入多产出的问题,是如何节省工程材料费的问题。因此,对材料费成本的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主要通过控制“物耗”和 “物价”来实现。
1 建筑施工材料“量”的控制
建筑材料数量的控制是以定额材料数量为标准,用实际消耗材料数量与定额确定的标准材料数量进行比较,这个比差称为“量差”。控制材料数量也就是控制“量差”。
1.1 量差的控制
实现建筑材料量差节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节约降耗,即减少定额的物资消耗;二是控制物耗,即减少定额内的材料损耗。
1.1.1节约降耗
通过优化建筑施工方案,推行“四新”技术、优化配合比等减少定额用量来实现。如水泥混凝土添加剂和粉煤灰的使用可节约水泥;严格施工收料,控制建筑材料的规格、质量、数量,避免“短斤少量,以次充好”等现象;限额用量,建筑材料的利用与经济利益挂钩,加快周转性材料的周转次数,做到“该节省的不浪费,该足量的不节省”合理利用材料。避免“大材小用,优材劣用”等现象。
1.1.2 控制物耗
对建筑施工各环节、各层次物耗控制,通过推行限额领料控制发料及用料,限额领料是控制物耗的基本措施。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控制浪费,减少场内运输和操作损耗达到节约目的。精细化施工,控制构件尺寸,减少材料不必要的消耗。减少废品和次品,杜绝返工,节约材料;采用新设备节约材料,如钢筋对焊机的使用节约钢材等。
1.2量差的考核
实现建筑材料量差的考核有两种形式:一是项目或企业施工各环节、各层次的量差考核,主要考核施工班组;二是项目或企业总的量差的考核,即施工图预算与实耗总量比较,用来考核企业或项目部。
1.2.1 各层次物耗量差的考核
企业管理层通过改变施工工艺,推行新材料、新设备等方法,节约材料与定额数量比存在量差;实验室通过优化配合比后与施工图预算定额比存在一个量差节超;混凝土拌合站通过有效操作与配合比限料定额比存在场内运输和操作损耗节超;运输过程中,定额与实际的场内运输和操作损耗存在量差;不同层次的量差节超,最终体现在有效的数值上,要分清责任、严格考核和节超奖惩。
1.2.2 项目或企业总的物耗量差考核
多层次和环节的量差节超之和即为企业对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总的量差节超。总的量差节超与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之比即为节超率。项目材料总量节超,一方面受预算材料数量的影响。主要指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与供应、消耗材料数量不对口,供应范围大于预算材料数量范围。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漏项,实际用量加大。设计变更,材料用量加大等;另一方面受实际消耗材料数量方面影响。钢筋理论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偏差,导致用量加大或减少;使用高强水泥代替低强度水泥,可节约水泥数量,但成本有可能增加,要综合考核;因施工过失或质量控制不力造成的工程返工,导致材料用量加大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量差的核算
各环节建筑材料量差考核标准是施工定额或试验配比材料数量。对限额领料单的核算为量差节超等于本期完成工程应耗材料数量减去本期实耗材料数量;对于优化配比节超核算为量差节超等于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减去试验配合比用材料数量;总物耗量差考核的标准是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对量差核算为节超量等于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减去实耗材料数量。
2 建筑施工材料“价”的控制
价差是建筑材料的实际价格与预算价格之间的差额。是从采购、运输、场外运输损耗到仓储损耗以及各项采购保管费的兑现和与预算成本比较的综合体现。
2.1价差的控制
建筑材料价差是被消耗的材料从采购到发料过程中发生的实际供料费用与预算供料成本的比较。因此,加强材料人员的责任心,激励企业物资部门强化材料采购、运输、收发料计量和仓储保管的材料流通全过程的管理。通过减少中间环节,询价、比价,择优选购等手段严格控制购入原价;择优选择运价低、运距近、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等手段,严格控制运杂费;选择责任心强的同志收料计量,完善计量手段,避免减少亏吨、亏方和减少材料的场外运输损耗,降低费用;计算求出最省、最经济批量和采购次数,合理采购批量,使采购保管费和仓储损耗等支出最小。
2.2价差的考核
建筑材料考核节超是各类物资的实际材料单价与预算材料单价之间的比较,而预算材料单价是价差考核的标准,预算材料价格=(材料原价+运杂费)X(1+场外运输损耗率)X(1+采购及保管费率)-包装品回收价值。数量大的材料按上式计算制定计划价格;数量小的材料没有预算价格,由施工所在地附近市场价为原价加10%(考虑运杂费、包装费、采购保管费及少量涨价)。考核供料成本节超以供料成本降低率为指标进行考核。供料成本降低率=(预算材料单价-实际材料单价)/预算材料单价。供料成本降低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企业总体管理水平。
2.3价差的核算
建筑材料价差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分析物资管理供应工作从采购、运输、计量、保管到消耗整个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效果,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根据预算口径,价差应分为购入原价、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及采购保管费四个环节进行核算。购入原价的核算即以预算中的材料原价与实际采购价格比较节超;运杂费的核算是以实际发生的运杂费与预算运杂费比较节超;场外运输损耗的核算以实际损耗数与预算中准许的损耗定额比较节超;采购及保管费的核算是以预算采购及保管费与实际发生的采购及保管费比较节超。以上四个环节的节超之和即为供料成本节超。该价差体现施工企业内部物资流通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
3 建筑材料费的节超体现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通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最终反映到供料成本上,以量差和价差的形式体现出来。量差节超=预算材料单价×(预算材料数量-实耗材料数量);价差节超=实耗材料数量×(预算材料单价-实际材料单价);材料的定额管理通过对使用数量的控制和供料成本的控制最终反映到材料费的节超上。建筑材料费的节超额就是量差额与价差额的总和。简化为:材料费的节超=预算材料单价×预算材料数量-实耗材料单价×实耗材料数量。实耗材料单价和实耗材料数量越小,材料费的节超额就越大,企业总体管理水平就越高。
4 结语
降低建筑施工材料费成本的途径很多,施工中,应通过合理组织,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和机械使用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好材料实际使用数量,力争在材料消耗上做到少投入;控制好材料的价格,力争在供料资金上少投入。因此,建筑施工材料费成本控制,是以预算材料费为框架,以定额管理为中心,以节约工程材料费为目的,以价差和量差的控制、考核为形式的一项专业管理。企业一定要强化工程管理,加强建筑材料“量”和“价”的控制,降低材料施工成本,实现建筑施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修志著.路桥管养应用技术﹝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2
〔2〕贺晓红等主编.公路工程材料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6
〔3〕陈传德等编.公路项目施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山版社,1999.5
〔4〕杜永生.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控制﹝J﹞.科技资讯,2010(35)
〔5〕李兰芳.工程项目材料成本的控制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
〔6〕杨修志·浅谈降低工程成本有效途径·中国当代管理研究文论﹝M﹞.2000年11月,北京
论文作者:杨文凯 杨修志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材料论文; 预算论文; 数量论文; 材料费论文; 价差论文; 成本论文; 物耗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