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最后一公里----升钟农毛渠综合治理措施探讨论文_梁璟

畅通最后一公里----升钟农毛渠综合治理措施探讨论文_梁璟

南部县升钟水库灌区管理局 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十分重要。本文对升钟水利工程南部县灌区农毛渠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基本摸清了工程运行情况,找准了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厘清了治理思路,提出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农毛渠;治理;措施

升钟水利工程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具防、供水、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该工程控灌四川南充、广元、遂宁、广安四市的阆中、南部、西充、顺庆、嘉陵、蓬安、仪陇、剑阁、蓬溪、武胜等十县(市、区),其中控灌南部县耕地56.86万亩。南部县灌区渠系主要由干(分干)渠、支(分支)渠、斗渠和农毛渠构成的,三十多年来,通过渠系的高效运转,源源不断地将升钟湖水引入灌区的农田和塘库堰中,确保了灌区农业的稳产增产增收。但近年来,灌区乡镇村和群众反映因农毛渠不畅导致用水难的问题越来越多,强烈要求及时解决灌区渠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毛渠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调查,灌区干渠、支渠、斗渠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问题,但尚能保证供水,而直接连通农田和塘库堰的农毛渠面宽量大,问题严重,难以整治。全县灌区356条农毛渠中,采取应急措施能临时通水的有102条,占28.7%;丧失功能完全报废的14条,占4%;全县境内没有一条完好无损的农毛渠。在病险农毛渠中,特别是送水出县境、乡境的农渠问题尤为突出,基本上是严重“带病”运行,据评估,如不整治,几年后农毛渠将面临全面瘫痪的危险境地。

二、农毛渠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年久失修。南部县灌区农毛渠基本上兴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于1995年前后投入使用,已运行了三十多年。因使用年久,加上洪涝干旱、山体滑波、“5·12”大地震以及日晒雨淋风化等自然因素的严重影响,灌区农毛渠大面积毁损。

2.质量较差。建设之初,灌区农毛渠由所在乡镇村以集资投劳和上级补助等形式自主修建。由于资金、技术、责任心及施工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客观问题,导致工程质量普遍低下。经调查统计,全县1277座农渠隧洞中,大部分为粘土岩,没有衬砌,风化、掉块严重,个别隧洞连人都爬不过。比较典型的有高寺沟农渠的张家坪隧洞,黄家坝农渠的杨家湾隧洞等。

3.投入不够。没有投入就没有维护,没有维护就没有畅通。在日常管理维护上,县上从“一事一议”资金中每年解决了一点用于农毛渠的管护,但对于全县灌区庞大的农毛渠体系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乡镇村还能组织对农毛渠进行岁修或集中整治。近些年来,乡镇村因财力和劳力等问题制约,对农毛渠的日常管护大都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遇上春灌或大旱之年急需用水时,只好采取水来趁开沟办法临时应急。

三、农毛渠问题治理的综合措施

1.科学规划,做到方向明,路数清,措施灵。一是全面开展灌区农毛渠现状调查 工作。由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村,对全县农毛渠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每一条农毛渠的现状,为科学治理规划奠定基础。二是科学编制农毛渠综合整治规划工作。灌区主管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和专业队伍,对农毛渠现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针对存在问题详细编制综合整治规划。规划编制必须贯彻费用精简,重点突出,切实可行,易于实施的原则,同时要注重轻重缓急分类,以利于有步骤、分阶段地组织实施。

2.构建农毛渠综合整治新机制。建立县政府、专管部门和乡镇、村、群众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农毛渠综合整治联动机制。一是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调动灌区群众农毛渠整治积极性,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一线主力军的作用,把群众组织好、发动好,把工程实施好;二是乡镇要切实履行好农毛渠管理的主体职能,搞好筹资筹劳和施工组织工作;三是县灌区管理部门要积极履行对灌区工作的牵头、监督、指导、协调职能,对农毛渠的综合整治工作统筹协调,督办落实;四是县人民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以及人力物力上对农毛渠的综合整治工作予以扶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农毛渠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3、建立农毛渠整治立项制度。建立由乡镇村申报、县灌区管理部门审核、灌区管委会审批的农毛渠整治立项制度。工程完工验收后,由县政府用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形成农毛渠综合整治从“要我干”切实转变为“我要干”的新格局。对送水出县境、乡境的农渠,由县政府管理,同时加大县灌区管理部门在农毛渠综合整治工作中的调控力度,从资金技术人力物力倾斜,确保日常管护到位,维护灌区大局稳定。

4.整合涉农项目,实行综合治理。水务、国土、农牧业、扶贫移民局等部门在统筹规划和安排灌区涉农项目时,要结合渠系、塘、库、堰工程的整治。

5.寻求项目支撑,加大整投入。紧紧抓住国家“十三五”大力扶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黄金时机,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整治工作投入,以项目带动农毛渠整治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灌区乡镇在年度资金安排时也要将农毛渠整治经费纳入重点考虑范围,尽最大力量筹措整治经费;县政府在支农资金、“一事一议”资金的安排上应重点向农毛渠整治工作倾斜,为农毛渠的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邱亚平.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7):182.

[2]王汉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2015,(24):69.

[3]曹建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J]. 北京农业,2013,(21):144.

论文作者:梁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  ;  ;  ;  ;  ;  ;  ;  

畅通最后一公里----升钟农毛渠综合治理措施探讨论文_梁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