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小学 321000
科普知识阅读是指阅读者对科学教科书以外的科普类书籍或音频、视频读物展开的阅读活动。笔者在执教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单元时,对所任教的四(4)班同学展开调查,“已经通过课外科普阅读对‘我们的身体’这部分内容有所了解”的同学只有17.5%,而后笔者又对所任教的四年级六个班级的同学展开“科普阅读情况”调查,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小学四年级学生普遍对科普读物兴趣不高。在列出的7种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书中,列在第一位的是童话类,第二位的是探险游记类,科学类读物排列在(城镇)第4位。家长给孩子购买的课外书中,科学读物排在7种书目的第5位,家长经常指导孩子阅读的课外书中,科学类排在第5位;科学阅读的主要来源是“在书店翻阅”。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表明:学生没有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
究其原因,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一切围绕着考试转,功利化的阅读教学目标指向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难以接触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优秀读物;二是目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偏重,学生手中多以各种作文选及练习册为主,可供小学生独立支配进行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
一、激发科普知识阅读的兴趣
1.创设科普知识阅读情境。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引领者,也是培养科学阅读习惯的动力。教师要细心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认知特点、情感特点、生活体验和阅读需要来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体验成功,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让学生爱上读书远比读书本身重要。如,在教学《地球的表面》时,我讲了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教学《蚕的一生》时,我讲了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并引领学生阅读他写的《昆虫记》。通过教师的讲述、介绍使学生了解到科学阅读的魅力所在,激起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
2.确定科普知识阅读内容。科学书刊包括课内科学教材的阅读和课外科普类书刊的阅读。如,教科版小学一年级教材单元后面的《科学阅读》,3~6年级教材每个单元后面都有的《资料库》,与教材配套发的《科学课拓展阅读》,这些阅读资源内容紧紧围绕本单元所学内容展开编排,切合学生认知水平,是学生爱上科普阅读的“金钥匙”。课外科普类书刊包括科学绘本、报刊杂志和科学专著。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忽略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获得的音频、视频的阅读。
课外科普类书刊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在了解学生年龄特征和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推荐,会获得更加理想的阅读效果。如下表:
3.根据课内的教学内容匹配科普知识阅读内容。“做中学”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我根据小学科学教材进行了配套教材的整理:
二、营造科普知识阅读的氛围
1.开展科普知识阅读活动。我们学校每年五月都会开展“阅读节”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推荐的科学书目,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加深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2.搭建科普知识阅读交流平台。科普知识阅读的交流平台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进行搭建,如可举办读书博览会,以“书海拾贝”“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科普知识阅读使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科学的奇妙和规律,拉近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他们身边,极大地提高了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论文作者:何军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科普知识论文; 课外论文; 兴趣论文; 教材论文; 读物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