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 扎实训练——黄锦燕老师教学《可爱的小松鼠》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扎实论文,合作学习论文,老师论文,可爱论文,小松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11月,我们有幸来到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参加“全国历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11节成果展示课,其中香港启思小学黄锦燕老师执教的《可爱的小松鼠》一课,师生民主和谐,教学自然朴实,学生合作学习。她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开展扎实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一、师生和谐,自然朴实
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引领学生架起和文本对话的桥梁,师生民主和谐,情感共振,使学生产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不断探究、感悟文本的精妙,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因为是借班上课,师生双方都不了解,上课伊始,黄老师让学生向她提问。“你想知道老师的什么?”学生提出了黄老师的星座、年龄、最喜欢什么等问题,黄老师一一回答。师生互相了解,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融洽了师生的情感。教学中,黄老师始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穿梭于学生中间,时而启发,时而引导,时而帮助,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黄老师始终微笑着和学生共同探究,加强情感交流。学生回答问题前,黄老师用“请你说”,“请你发言”,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回答以后,黄老师或竖起大拇指夸奖学生,或给学生一个微笑,让学生感受成功和进步的喜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兴趣盎然,深入探究。可以说,课堂生活化是黄老师教学的特色。她的教学语言亲切,娓娓动听,教态活泼、大方,似乎是在和朋友进行交谈,让学生感到不是在上课,像是在拉家常。她的教学朴实无华,自然而无雕琢痕迹。
二、合作学习,引导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质疑问难,是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古人说“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为培养创造性、开拓型人才打下基础。
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合作学习应当是有顺序的,即先由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作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实质性的合作学习。
黄老师的教学把自主、合作、探究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初读课文后,黄老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小息”是什么意思,她先自己解释是香港使用的词语,即课间休息的意思;学生提出“难怪”一词,她则换了一种处理方式,让学生找出包含这个词语的句子一起读一读,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在解释“清秀”一词时,黄老师问学生:“你们组哪一位同学给人清秀之感?”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很好地利用了身边的学习资源。三个词语的解释方法各不相同,灵活多样,随机应变,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问题大比拼”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每个学生设计一个问题,让其他学生回答,这样学生互问互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本节课的精彩之笔。学生的问题有“为什么松鼠的尾巴比身体还长?”“松鼠的皮毛有什么用处?”“哪些句子是描写小松鼠的动作?”等,黄老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小松鼠动作和外形的句子,她分别把用绿、蓝两种颜色涂描的写有重点句子的纸片贴在黑板上,以示区分。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课文内容,内化了文本,而且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和别人分享实际上就是一种合作,是一种团队精神。学生们需要分享知识,分享学习成果,分享学习方法等,扩大知识面。黄老师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小动物的照片介绍给组员,和组员一起分享,同时屏幕显示了三个问题: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何喜欢这种动物?这种动物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说一说,使全班学生共享他人所掌握的知识。
三、扎实训练,提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崔峦老师说:“课改呼唤返璞归真的教学。”(摘自《在“全国历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语文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基础工具,是学生将来最重要的工具,由此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我们要凭借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什么是教学的方法,怎样训练则是教学的艺术,黄锦燕老师的课在语言文字的训练方面做得既扎实又巧妙,显示了很高的教学艺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两种阅读的方式,在黄老师的课上都得到了体现。让学生默读时,电脑显示“默读口诀”:坐姿要端正,阅读要专心,圈出不懂字,括起重点句;要求学生朗读时,出示“朗读要求”:坐姿要端正,声音要洪亮,读得有自信,抑扬有感情。
从读中学写,读写迁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法则。中低年级学生的阅历浅,如果教师抽象讲解写作方法,效果甚微,因此仿写是一种好的形式。模仿句式、段落、写作方法等,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写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这些内容要在阅读教学中相机渗透。学习第一自然段,黄老师抓住重点词“入神”,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她问道:“哪一个词语,是观察的态度?”学生找出了“专注”一词,而后,黄老师又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利用多媒体显示松鼠的外形、动作、神态和作者的情感等内容,也是在回顾写作的思路、指导学生写作、学习写动物的方法,体现了读写迁移。黄老师安排的作业是让学生合作写一个动物的样子和习性,这是全体学生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读写训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润物无声,读写巧妙结合,让学生在掌握读、写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升了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