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技术进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技术进步更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本文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分析了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技术进步推进经济增长的模式,研究了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途径。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模式 机制 途径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进步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过程中,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的制约因素。因此,研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探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机制和途径,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技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当代,技术无论是在深度、广度,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对经济的发展和快速增长,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技术进步推动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计算,科学技术因素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来愈大。如美国1929—1941年为33.8%,1941—1948年为50.8%,1948—1953年为53.8%,1953—1964年为44.6%,1964—1969年71.9%。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50—70年代,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般都已超过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总和,达50%以上。如英国1948—1969年经济增长中各因素所起作用的比例是:资本占19.8%,劳动力占32.5%,技术进步占47.7%。日本1953年—1971年的经济增长中各因素所起的作用的比例是:资本占23.8%,劳动力占21%,技术进步占55.2%。法国1950—1962年经济增长中各因素所起作用的比例是:资本占16.8%,劳动力占27.5%,技术进步占55.7%。美国1950—1962年经济增长中各因素所起的作用的比例是:资本占22.5%,劳动力占25.2%,技术进步占53.4%。西德1950—1962年经济增长中各因素所起作用的比例是:资本占22.5%,劳动力占21.8%,技术进步占55.7%。进入8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的贡献进一步提高,上升到60—80%。
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就我们自身的情况来看,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不断上升的。我国1952—1982年,在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所占比重年平均为27.3%,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约为30%左右。
2.技术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决定经济效益提高的诸因素中,技术进步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改进产品或工程设计,开发或推广新工艺,新改进或更新设备,提高工具系统的寿命;可以降低能耗物耗,提高物资利用效率。如以计算机为例,就物耗来说,70年代生产的微型机比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体积约缩小了30万倍,耗电仅为其5×10[—4]。降低了能耗物耗,就降低了投入,从而也就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其次,技术进步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或在相等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用较少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产品,从而节约活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技术进步还能提高产品质量,推出新品种,开发市场,增加产值和利润。
3.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由我国原有的经济基础所决定,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靠粗放经营为主的增长方式推进,即基本上是通过增加资源投入、扩充新建项目、扩大规模而实现的外延式增长。应该说,这是适应一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的,它比较迅速地改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贫弱状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经济增长的累进,这种粗放经营所必然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矛盾也愈显突出。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经济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17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在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经济总量规模巨大、社会需求日趋复杂、消费热点不断变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以往那种数量扩张不仅难以为继,而且其必然带来的边际收益递减也更为明显。这表明,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增长方式,已不适应现在生产力状况,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经济增长本身客观上要求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原来的外延式增长,转向主要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挖掘现有能力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而实现的内涵式的增长。而这种转变所要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则主要取决于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因此,技术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器。
4.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结构的变更 技术作为生产力,它的进步与发展,必然影响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革。从历史上看,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的产业结构变化发生在距今八千到一万年前。由于农业技术的发展,人类从原始野蛮的渔猎时代进入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农业占居主要地位。第二次大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由于一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手工劳动被大机器工业生产所取代,因而到19世纪,西欧、北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工业在社会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大大增加,从而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第三次大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发生在本世纪中叶,由于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一场新的世界范围的技术革命兴起,受它的冲击,以广泛的服务业为内容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信息业的比重急剧上升,以致大有从第三产业中分化出来,成为第四产业之势。可见,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还促进了新兴生产部门的出现和建立。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不仅促进纺织工业部门的进步,同时带动了冶金、化工等部门的发展。到19世纪,伴随平炉炼钢、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钢铁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电力技术革命促使了电力工业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人工合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使合成化工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改变了原有工业结构的格局,引起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组。同时,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使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一些传统工业在萎缩,成为“夕阳工业”,而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朝阳工业”急剧发展。
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材料等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产品结构也相应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前那种“重、厚、长、大”的产品正逐步改变为“轻、薄、短、小”的产品;新产品朝着节能、省材、省力等方向发展;由标准化向多样化发展,以适应不同的爱好,等等。产品结构的这些新变化,都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在实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国外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型,是运用技术进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国外模式,借鉴别国的长处,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各个国家由于采取的方式和步骤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模式,主要有长线模式和短线模式两种类型。
1.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长线模式 长线模式是以市场牵引为主,从基础研究抓起,通过企业的实验室为接口,实现技术向现实的直接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长线模式主要以美国为代表,或称美国模式。它的主要特点在于:(1)全方位开展研究与开发活动。在力量组成上,其全方位性主要表现在:它由联邦政府下属的科研机构、私人企业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以及私人基金会等非营利研究机构,分别或交叉地承担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课题。在经费分配上,美国在研究与开发方面也是全方位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工作经费的比例大约为1∶1.7∶4.9。(2)重视基础研究。美国是从二战开始重视基础研究的,这一时期,创建了许多大型实验室,引入了一流的科学家,装备了一流的仪器设备。1950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主要用来支撑基础研究,从而使基础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来看,1946—1989间,美国人占总数50%以上。自50年代以来,美国的基础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大力支持应用与开发活动。美国既重视基础研究,也不忽视应用开发,他们大力加强与支持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美政府用巨额经费,资助私人企业从事应用研究与开发工作。以1980年为例,美国政府共提供293.2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其中132.75亿美元资助私人企业研究机构。由于对应用开发的重视,美国在技术发明上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统计,1953—1983年世界共有重大技术发明500项,其中美国就占总数的63%。(4)充分发挥企业工业实验室的特殊作用。这是由爱迪生开始形成的传统。美国各企业都设有不同类型的工业实验室。这类实验室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如属于美国电报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共有职工20000人,有56个专门实验室。全年科研经费在22亿美元。世界上第一支晶体管就是在此诞生的。可见,美国的企业工业实验室在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5)从基础研究抓起,一直到开发应用。它是长线模式的典型形式,虽然难度大,并且要求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然而一旦成功,将带动经济的巨大发展。
2.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短线模式 短线模式是采取一条“捷径”,即越过科学研究这一环节,从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入手,结合自主开发,快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该模式以日本为代表,或称日本模式。它的主要特点在于:(1)以引进生产技术为主,注意消化吸收。日本引进技术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战后初期,日本的科技政策,是以提高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从而保证经济发展为前提的。直到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引进的绝大多数生产技术都是国外已成熟的,因此,有人把日本的科技政策称为“产业技术政策”。从计划方面来看,战后,日本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九个经济发展计划。这些计划对企业的引进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如1966—1975年,掀起了技术引进高潮,十年间共引进技术2万项,为奠定日本工业的技术基础,把日本经济推向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在引进技术工作中,非常注意消化、吸收与再开发。195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外资法,并成立了外资审议会,优先批准技术水平高、生产条件好的企业引进技术,并且要求引进技术后,五年内达到90%的国产化程度。(2)从技术引进逐渐向技术自立过渡。日本技术引进经历四个时期:50年代以引进为主,60年代引进与改进相结合,70年代向自主开发过渡,80年代走向技术自立时代。进入80年代,日本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大幅度增加科研投资,并且设立科研机构。如1985年日本科研经费(仅自然科学)占国民收入的3.19%,达8.1万亿日元。日本研究经费的增加,大部分用在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上,注重追求科研投资的经济效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我国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 从我国实际出发,比较以美国为主的长线模式和以日本为主的短线模式,其日本模式对我们更具有借鉴的意义。因为日本模式重视应用与开发研究,它舍弃或超越了投资高、费时长、见效晚、风险大的科学研究过程,从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的成熟的生产技术入手,同时注意消化、吸收,结合自主开发,使日本经济以快于西方各国的速度持续增长,以致使其成为举世公认的技术大国和第二大经济强国。因此,日本模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科技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先,借鉴日本模式,可以使我们节约费用,避免经费不足的缺陷。由于我们是在底子薄、基础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的,资金比较缺乏,要想搞全方位的研究和开发是不现实的。我们要抓主要矛盾,借鉴日本的经验,把引进技术、消化吸引外国的技术,与自主开发结合起来,走这样的捷径,可以使我们集中资金,研究开发经济建设中急需的技术,并应用于生产,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借鉴日本模式,可以使我们争取时间,尽快使我国经济早日腾飞。一般来说,一项科学发现,从研究到投入生产大约需10—15年时间,一项技术发明,从开发到投入也需要5—7年时间。然而,从国外直接引进成熟的生产技术,从安装到运转只需要2年时间。由此可见,我国要在较短时间内,发展经济,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引进技术,消化技术,节约时间,以使我们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借鉴日本模式,我们还要把技术引进同再开发结合起来。日本在技术上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并不很多,但他们十分注意对引进的技术作局部的改进和再开发。如日本1953年开始引进汽车生产技术,当时日本的技术水平落后于欧美15年到20年。但只用了5年,就完成了汽车工业的国产化,到60年代中期,日本已掌握了汽车工业的全部技术,成为国际市场上有力的竞争对手。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我国来说,应特别注意把引进与再开发结合起来,处理好研究、引进与开发的关系,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技术,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早日立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
三、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为了有效地利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还必须建立相应的促进机制。这种促进机制最主要的是建立政府推进机制、竞争机制、利益诱导机制和服务机制。
1.建立政府推进机制 这种机制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科技进步进行规划、投资和组织。政府的规划功能主要是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制定整体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进步的政策。把握科技进步的方向和重点,并要以自己的权力为辅佐,解决经济与科技管理体制的“两张皮”,即经济与科技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研究单位与企业之间缺少经济联系的不利局面。政府的投资功能主要是保证“财”、“物”、“人”三个条件,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落实在可靠的物质基础上。首先要增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资金投入。近几年来,我国的科技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7~0.8%,而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为2.8%,前苏联为3.8%,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为1.2%,南朝鲜为1.8%。我们同其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增加资金的投入。李鹏总理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投入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地增加科技投入,是发展科技事业的重要保证。在“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规划中,国家将增加对农业科技、高技术、重点科研基地和科研装备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在一般情况下,要做到高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到2000年,要通过多种途径,使我国全社会科研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4%。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我们作出巨大努力。需要鼓励、引导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加对科技研究开发的投入。并且通过多种方式吸收海外资金,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要优化投资结构,重视发挥基金制的作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其次,要增加对科技发展的物质投入,尤其在“短缺经济”的条件下,更要保证科学技术发展对各种物资的需要。第三,要增加对科技发展的人力资源的投入。当前我国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太少,万人科技率(每万名职工中有多少名科技人员)指标值低。美国每万人中有科技人中66人,我国仅有9人。如果再从科技覆盖率指标来看,我国农业7千亩耕地仅有1名科技人员,每7千头牲畜才有1名兽医。此外,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中,科技成果的推广人员也非常少。这就大大限制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对此,政府一定要给予重视,要进一步开发人才资源。如果说先进的科技可以从国外引进的话,那么劳动者的素质则是无法引进的,必须靠我们自己进行人才资源的开发。其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行实用人才培训和职工岗前培训,使劳动者在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基础上再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通过劳动者把科技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其二,通过高等教育和继续工程教育,培养一大批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的企业家,一大批学术水平高、技术精湛、潜心走科技与经济结合之路的科技工作者;还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一大批跨世纪的人才梯队。其三,国家要制定优惠和鼓励政策,使留居海外的科技人员以各种方式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
2.完善竞争机制 首先要在科技工作的运行和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国家以及行业、地方的科研任务要实行公平竞争,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承担单位。科研人员的招聘、职务晋升也要通过公开竞争来进行,形成公平竞争、协同合作、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的科技人才管理制度。要建立、完善重点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期评估制度,适时调整专业、学科和机构的设置,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其次,要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这种机制是以市场为依托,通过市场这个筛选器和指路标,形成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进而逐步培育出社会主义的技术市场体系。可以说,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例如,北京1990年技术市场登记合同18588份,成交合同金额为20.3亿元,实现合同金额15.4亿元。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技术市场内建立定期交易制度,如组织科技信息发布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会和科技贸易集市等,使科研单位的成果与企业挂钩成交。另外,还可以以大篷车队式的流动科技市场,带着适用成果和技术,走乡串村为农民服务。同时,我们要基于国际科技迅速发展和日趋一体化的潮流,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逐步走向国际科技大市场。
3.健全利益诱导机制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成果的生产者、推广者和应用者是参与主体,为了协调三方参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激励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利益诱导机制。建立健全这一诱导机制,必须首先健全科技人员的工作效绩考评制度。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工作性质的科技人员采取不同的考评指标和办法,根据考评结构来确定职称、工资和奖励。在一些地区还可以搞一些推广教授职称的评定工作。这是对科技人员进行激励和诱导的基础。其二,要鼓励科技人员自己办科研所和技术推广实体,进行有偿服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其三,努力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实行工资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可以取得较高的报酬。对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的科技人员,可以实行课题津贴制。逐步扭转科技人员工资待遇低的状况,使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高于其他行业的工资收入。其四,把经济利益诱导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提高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根据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社会荣誉。
4.强化服务机制 为了及时解决科技应用中产、供、销和各个环节的实际问题,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通过服务来强化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了强化服务机制,我们首先可以搞一些科技成果转化的超前服务。如可以成立一些科技服务中心和科技咨询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商品展销、技术示范、广播、电视、报刊、广告、录像、实物等方式进行宣传,承揽解决各经济实体在科研、技术推广和应用中的难题。科技咨询服务一般包括技术咨询、工程咨询、决策咨询和聘用科技顾问等。这种服务方式针对性较强、效果比较好。其二是要素供给服务。应用新的科技成果总是要伴随着要素投入的改变和增加。为了保证新的科技要素及时有效的供给,我们必须搞一些要素供给服务,满足需方的要求,实现科技知识与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其三是生产指导服务。在科技成果应用过程中,要搞好技术培训,加强对生产的指导,及时解决人们应用新技术的后顾之忧,提高生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1.强化“教科兴国”的意识 提高全党全国人民的科技意识,特别是经济干部、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以唤起全党全国人民重视、支持、参与发展科学技术伟大实践,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使各项事业纳入以科技进步为主导的轨道。
2.进一步贯彻落实“依靠、面向”的方针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只有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方针,才能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科研与生产两张皮,某些科研领域的优势与相关产业化方面的弱势形成强烈的“反差”。以上海生物技术为例,在科研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并不大,然而生产化方面却落后15年左右。上海首创的DNA遗传病早孕诊断盒,如果在全国推广,在“七五”期间即可因此少出生残疾胎儿1000万,可节约费用500亿元,并有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进入生产领域。再如,上海的“肌芯”研究成果,由于始终未在上海形成产业,不但每年损失2亿元产值,更造成了1988年甲肝爆发期间偌大的上海竟无一家专业厂生产这种急需药。这种高新技术停留于样品、礼品、展品,而不能形成产品、商品和形成产业的状况,如不能尽快地解决,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3.坚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 所谓“稳住一头”,就是保持一支精干的科研力量,从事基础性研究、有关国家长远利益的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攻关活动。这些研究,以政府投入为主,也要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以增强科研工作活力。“放开一片”,就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大批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机构面向市场,从事科技转化工作,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
4.创造有利于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社会环境 首先要调整和协调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通过体制改革,造成合理的社会经济环境,以便在这种环境中的每一个经济实体都把依靠科技作为发展自己或保持自己生存的必要选择。如果没有这种环境,就不会存在社会经济结构对科学技术的有效需求;没有这种持续不断的需求来源,科研机构再有努力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愿望,也不能真正将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其二,努力强化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正如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中指出的,在企业内部,要实行科研、设计、生产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水平。要把推动进步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通过行政手段,逐步建立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活力;运用经济手段,增加科研投资,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运用法律手段,限制企业之间不公平的竞争,形成正当的筛选淘汰机制。
5.加强和发挥技术中介主体的作用 技术中介主体,是指在技术市场上,促成技术商品交易、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人和中介组织。当今,技术中介主体已成为维系技术市场的一个不可少的交点。因此,我们要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还必须加强和发挥中介主体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和完善技术中介组织的建设。我们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建立技术服务机构、技术经营机构和技术交易所,要多渠道、全方位地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这是促进技术成果交易的组织保障。其次,要使技术中介机构的工作不断规范化。要求中介主体要广泛搜集技术商品信息、熟悉供求双方的情况;还要掌握技术商品的功能、价格、投资、效益、适应范围等;要能帮助买方完成技术配套、负责技术的售后服务工作;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要注意不损害技术转让双方。强化科技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发明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依法惩处各种形式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打击各种假冒科技之名,危害人民利益的违法活动,使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沿着法制的轨道有序地进行。
6.加强和完善技术信息的处理系统 要有效地推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的增长,还必须运用计算机,收集、贮存各种技术信息,建立数据库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迅速、及时地了解本地和外地以及世界各国技术信息的内容、流向、流量和量度等,为技术供给和需求的双方提供开发和运用技术成果的信息,把技术成果与生产单位和企业更好、更快地联系起来,促成技术成果有针对性地、不断地、有效地转化成直接的生产力,使技术成果尽快地运用到经济建设中去,推动经济高速地向前发展。
标签:科技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日本科技论文; 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日本工业论文; 应用推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