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学科是一个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充实完善的新型学科。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源研究、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研究、思想品德教育的规律研究等立论性研究,既有明显进展,又有艰巨研究任务。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育 研究
一、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理论,探寻思想品德教育本质及规律
1.思想品德教育理论的学习。中外专家学者对思想品德教育理论的阐述,因意识形态背景及对教育目的意义的理解不同而呈现多样说法,但是其共同点都是对人和人的思想活动的认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需关注将对人和认定思想活动的认识和青少年年龄特点及当下社会特点结合起来,即要理解人的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原理,当前社会背景下初中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成长并走向逐渐成熟规律,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方式和学校教育、学生发展的融合等问题。思想品德基本理论和初中学生特点相结合的理论表述、历史意义及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等理论学科形成的标志,可以指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顺利开展,是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其他问题的理论基础。
2.思想品德教育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应主动承担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主动辐射其他教学学科和教育活动。当前阶段教育的重要思想主线确立为立德树人。
3.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学习和把握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是做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掌握群众,因为思想掌握群众反映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内涵,体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属性,凸显了思想品德教育同普通科学类教育的本质区别。
4.思想品德教育规律。思想品德教育应该遵循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规律性。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等,在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还没有涉及到这一类的专业理论,这一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面向思维快速成长的青少年学生,引导他们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在学校教育活动的情境中,通过形象的教学行为,逐渐形成与当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相一致,并有利于国家社会长远发展的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借鉴古今中外,探寻思想品德教育成长着力点
1.传统中国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之初,性本善”作为儒家思想教化的基本观点被传诵了两千多年,其实除了孔子,我国古代先贤对人性的认识和辩论一直没有停止,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对思想品德的研究没有停止。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是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家国思想为基础的,在这一基础之上建构的思想伦理实际上就是忠君思想,将这一思想作用于民的过程就是思想教化的过程,这种思想必然有其局限性,但其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的积极影响是不可抹杀的。无论是独尊儒术的封建社会,还是百家争鸣的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道德的关注点无不聚焦在人性的理解,在只能做出主观判断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时代的先知们都将对道德向善的要求作为人之所以区别动物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我国古代的道德教化也就包含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样的道德教化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等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虽然今天看来其教化的内容有许多有违人性的遗憾,但是传承至今的仁义、忠孝等思想教育的成果也成就中华文明礼仪之邦的美誉。
2.西方社会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究。西方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首先不能忽视的就是“因信称义”的基督教核心教义,由于西方社会对人的本质还是“维神论”的主观思想,因此对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基于教人信善后的教人行善,这种神论的思想品德教化必然有其局限性,但是它也是西方社会传承至今的思想主流。
此外,英国的道德情感教育模式、德国在完善的教育机制下的思想品德教育等,这些思想教育模式和尝试都是以培养社会年青一代适应当代社会并参与创造新的社会价值的能力为目标,都通过丰富生动的内容,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达成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或直接价值植入、或通过学科渗透、或通过多样活动影响,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的思想教育的实践过程和方法,对我国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和创新有可行的借鉴作用。
总结:学界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已经广泛展开,并逐步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一线思想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研究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分析,推进学生德育教育发展,还要继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作用的研究,正确认识和利用思想品德教育本质规律,综合利用中西方思想品德教育成果。只有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深化了,才能推进思想品德教育学科理论建设,才能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秉公 思想品德教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152-178。
[2]王礼湛 思想品德教育学(修订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114-120。
[3]张耀灿 陈万柏 思想品德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6。
[4]曹春梅 东西方国家思想品德教育之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6)。
[5]李宣海 主编 《文化建设视阈中的思想品德教育》[M].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高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思想品德论文; 思想论文; 社会论文; 本质论文; 思想教育论文; 理论论文; 学科论文; 《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