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的研究现状及思考论文_崔玉,金曦

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的研究现状及思考论文_崔玉,金曦

崔玉 金曦(指导教师)

(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130117)

【摘要】 目的:了解目前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的研究现状,方法:主要将近些年有关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及综合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的临床研究做了详细综述。结论: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 中医;偏瘫;中风恢复期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007-02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the recovery of stroke hemiplegia Cui Yu. Jin Xi. Graduat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research of the TCM therapy for recovery of stroke hemiplegia. Methods Will be in recent years mainly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massage and comprehensive therapy for the recovery of stroke hemiplegia clinical research made a detailed review. Conclusions A large number of clinical studies confirmed tha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recovery of stroke hemiplegia has its irreplaceable advantage.

【Key words】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miplegia; Stroke recovery period

中风病发病后14天或1个月到6个月内,称为中风恢复期[1]。这是中风患者恢复的紧要时期,也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步骤。其最常见临床表现是偏瘫,所以中风恢复期偏瘫的治疗尤为重要。

1.中药治疗

1.1 补气活血法

古代医家王清任首次提出“气虚血瘀”论,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补阳还五汤的提出,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不仅在应用上越发灵活,而且在治疗上效果显著,成为了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福音。如著名医家李艳[2]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随症加减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4%、96.1%。

1.2 健脾化湿法

一方面邓铁涛教授指出以补脾为重治疗痿证。另一方面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与四肢、肌肉联系紧密。脾的运化功能主要包括运化水谷,使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从而濡养四肢肌肉,使中风后偏瘫患者获得有效治疗。故中风恢复期偏瘫的治疗关键是补脾。正如王爱坤[3]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运用自拟补脾治瘫汤疗效非常显着。共观察6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

1.3 平肝潜阳法

《内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提出掉眩症状的发生,皆由于肝病生风引起的。刘彦君指出肝为风脏,中风病的发生在五脏六腑中最关键的是肝。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肝主筋,故而中风之偏瘫病机以“肝”为主[4]。高志扬等人[5]将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分为两组各半。对照组口服天丹通络胶囊,治疗组以平肝潜阳、化瘀益气治疗为基础并随症加减。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0.00%。

1.4 滋阴补肾法

刘采菲[6]指出中风病的病机究其本当属阴液不足。肾阴不足,虚火上扰,灼伤津液,津亏则燥,发为偏枯,即半身不遂。肾为先天之本,在体为骨,加之五脏六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补肾则五脏强,骨则健。故治本病之要是滋阴补肾。赵耀武[7]应用计算机检索,将滋阴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报道进行分析统计。其中采用此法共治疗患者1078人,总有效率为92.30%。

2.针灸治疗

2.1 头针

《内经》云:“头者精明之府”。此外,卢长龙指出[8]脑为奇恒之腑,所有经脉都入脑,形成了以脑为核心的经网,脑在头中,经脉、经别等直接或间接的汇聚于头部。更能证明对头部特定区域进行针刺,对中风恢复期偏瘫的治疗起着关键作用。张辽[9]将84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各半。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疗法。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97.62%。

2.2 体针

覃光辉[10]指出体针作用在皮肤、肌肉、神经等组织,通过神经通路将刺激传达到大脑,引起相应脑组织的兴奋,从而促进脑部功能恢复,达到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张宏伟等[11]采用体针治疗中风患者,其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最多,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体针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6%。

2.3 其他针法

王一茗等人[12]运用孙氏腹针进行针刺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以治疗中风恢复期下肢功能障碍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各半,均采用单纯体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孙氏腹针。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5.86%、61.67%。胡俊霞[13]用火针点刺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对照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火针点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与Barthel评分比较,P<0.01。

3.推拿疗法

黄龙模[14]指出运用按压按点手法,不仅可以使血液循环改善,也可以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和末梢神经,反射性地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使受损伤的神经细胞恢复功能。吴文刚等[15]观察穴位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将中风后偏瘫患者56例,采用穴位推拿治疗,总显效率达96.4%。

4.其他疗法

霍华莹[16]选用54例中风肢体功能障碍者,采用中药足浴结合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100%。赵丹等人[17]选择249例中风恢复期偏瘫病人,分为3组各83例。A组进行常规中风护理;C组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蒸及穴位盒灸。C组肌力恢复最明显,A组最差。

5.综合疗法

临床上对于中风恢复期偏瘫的治疗,实际上主要中药、针灸等治疗为主,若将它们有效的结合进行综合治疗,其疗效将明显优于一种疗法。

黄宇辉等[18]选取60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分为2组各半,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头针与体针结合)和推拿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6.67%。显而易见,综合疗法治疗本病的效果好于单纯的治疗方法。

6.结语

综上,不难发现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其治疗方法丰富,且疗效明显。除传统的中药汤剂外,还有针灸、推拿等治法。同时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疗本病的方法及方药等方面上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的拓展思路,终取得很好的疗效,突出了中医治疗本病的独有特色,值得肯定。但目前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的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的手法强弱、操作部位等难以控制一致,也就是主观性强,缺乏准确性,从而导致可重复性及可信度差。其次,综合治疗方案目前尚不统一,缺乏共识,应形成规范统一的标准化方案,使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及科学性。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司国民.中医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65例体会[J].四川中医,2005,23(3):49-50

[2]李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278-279.

[3]王爱坤.补脾治瘫汤治疗中风恢复期半身不遂60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3):106.

[4]刘彦君,张跃华.浅议中风偏瘫病位在脑病机在肝[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21-22.

[5]高志扬,易向明.平肝化瘀益气治疗中风恢复期3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7):804-805.

[6]刘采菲.《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论治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6,24(8):1549.

[7]赵耀武,张斌,张文亮,等.滋阴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677-679.

[8]卢长龙.浅析脑为经脉循行的核心[J].江苏中医药,2014,46(6):10-11.

[9]张辽.头针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3):241-242.

[10]覃光辉.从有效刺激强度谈中风偏瘫的体针治疗[J].中国针灸,2015,35(5):488.

[11]张宏伟,程子明.体针治疗脑梗塞50例[J].陕西中医,2005,26(2):152-153.

[12]王一茗,张新昕,刘炼,等.孙氏腹针治疗中风恢复期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406-407.

[13]胡俊霞,冯毅.火针点刺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9):1232-1233.

[14]黄龙模.近10余年来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9):1003-1006.

[15]吴文刚,孙丽华.穴位推拿治疗脑梗塞偏瘫5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53-54.

[16]霍华莹.中药足浴促进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7):139.

[17]赵丹,王芳,张敏,等.中药熏蒸结合穴位盒灸对中风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0):3643-3644.

[18]黄宇辉,马仁海.综合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3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2),62-63.

论文作者:崔玉,金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的研究现状及思考论文_崔玉,金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