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几点看法_民间投资论文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几点看法_民间投资论文

关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几点看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政策论文,几点论文,看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转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质上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1998年、1999 年两年, 政府共发行2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经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00年再发行1000亿元长期国债。国债资金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和生态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技术升级,这些投资有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由于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的规模增加比较快,1999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2.8%,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为12.7 %, 比1998年以前都有明显提高。当前能否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怎样正确估计扩大赤字、增发国债的空间?如何有效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对待可能存在的财政风险?这些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其中的关键,一是要弄清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会不会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导致财政危机;二是要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真正把民间投资调动起来。

按照目前的情况,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我国不会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发生财政危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某些发展中国家财政赤字扩大以后,往往引起物价上涨,甚至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市场供求紧张,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而我国目前仍处于市场需求不足与物资储备充足的阶段,财政赤字的扩大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

第二,某些发展中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用于经常性开支,而经常性支出是一个无底洞,结果政府承担了债务,却没有相应扩大生产能力,增加财源,这就有可能增加财政的债务负担,债务负担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债务偿付的困难,进而导致财政危机;而在我国,不准用国债资金弥补经常性费用,国债要用于建设性的开支,这就把货币资源变成了物资资源。在增加国债的同时,生产能力提高了,国有资产增加了,财源也扩大了,这样,从长远看,就为清偿债务准备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个别发展中国家发生财政危机,还同政局不稳有关。政局不稳,将导致人们抢购商品,提取存款,资金外流等现象。使老百姓更不放心的是,害怕新政府上台后不承认旧政府发行的国债,这样很容易酿成社会动乱。而我国政局稳定,人民拥护政府,对人民币有充足的信心,因此不会发生类似的问题。

这两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投资拉动的。在承认政府投资使社会需求有所增加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政府投资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投资的钱是靠发国债得来的,迟早要偿还,而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如修江河堤坝,其效益是减灾效益、社会效益和潜在效益,但并无直接收入;修公路铁路可以收回投资,并且能有收益,但短期内难以见效。所以对政府投资,首先要问:靠什么还债?

第二,政府投资可拉动一些需求,但对解决就业问题效果不明显。因为投资用于修江河堤坝、公路铁路等方面,用的多是农民工,虽然缓解了民工分流的压力,但解决不了城市就业问题。

第三,政府投资数量毕竟有限,如果它带动不了民间投资,政府这辆火车头就拉不动过多的车厢、超重的车厢,也就不能带领我国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

要让市场平稳运转,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把民间投资调动起来。政府投资加上民间投资,经济才能真正启动。目前民间投资尚未启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许多行业还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二是税负偏重。例如,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现在既征收企业所得税,又征收个人所得税。所得税双重征收是不合理的,应当只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少人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减轻税负,短期内可能使国家税收减少,但税源却扩大了,今后的税收会增加很多。这叫做“退一步,进两步,甚至三步”。我认为,目前宁可再多发一些国债也要减税,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三是民营经济普遍缺乏金融的支持。任何企业,如果得不到贷款,都难以发展,民营企业更是如此。事实上,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的坏账率比民营企业高出许多,国有企业的贷款风险相对较大。比如说,国有企业以厂房作为贷款的抵押物,如果还不了账,银行能把厂房收归己有么?银行很为难。银行给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反而少,因为到期不还钱,银行可以把作为抵押物的厂房拍卖掉,这方面的阻力要小得多。

为了鼓励民间投资,使整个国民经济活起来,应当在对外开放之前,先对内开放。给外商国民待遇之前,先给内商国民待遇。这就需要采取措施,使上述问题及早得到解决。

1.除了某些特殊领域之外,政府应该允许民间投资进入一些过去只能由国有经济介入的领域,比如金融、保险、通信、交通运输等。

2.税收政策应及时调整。

3.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地方银行,这些银行以民营企业为重点贷款对象。

4.在上市问题上应该只看业绩,而不看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让民间资本进入国家垄断的非竞争性领域的最好办法是发展公共投资基金,包括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现在民间的存款和现金大约七万亿元,很多人在寻找投资渠道。大力发展公共投资基金,可以引导和集聚闲散资金用于建设。

利用公共投资基金形式,可以在一些领域加快股份制改革,如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为股份制银行,又如保险业、通讯业、重工业等,都可照此方式改革。除了个别行业(如印钞、尖端武器等需要国家垄断的领域),大多数行业在公共投资基金介入后,将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在企业制度发生变化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也就接踵而来。在公共投资基金介入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有生命力、多元投资的企业集团,将大大增加企业内力。企业竞争力增强了,加入WTO 之后所遇到的困难也就减少了。

民间资本的介入还有另外三条渠道。一是国有企业上市,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吸收民间投资。国有股不宜比例过高,可以通过增发股票和转让一部分国有股存量的办法来保持国有股的适当比例。二是鼓励私人办企业,尤其要鼓励私人投资办高新技术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前一类企业能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科研成果及早转化为生产力。后一类企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三是鼓励个人对农业进行投资,可通过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的发展,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还可以加快治沙、治荒。

把积极财政政策与调动民间投资直接结合起来的一个办法是贴息,即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尝试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形式,确定技改投资贷款贴息项目。这样既可以带动更多的民间资本,也将有助于提高项目的质量。

总之,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要把握好两点:一是不能让政府孤军奋战,而是要注意调动民间资本。只有民间投资活跃起来了,整个经济才能活起来。二是要注意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不能相互抵消。例如,一方面发债增支,另一方面又过分强调增加税收,甚至征过头税,效果必定打折扣。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也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可以肯定,在目前条件下,我国仍然有发行国债的余地。而且,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可以用,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再遇到有必要刺激市场需求的情况,照样可以用。

* 本文是作者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力和可持续性》(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所作的序,编者略有改动。

标签:;  ;  ;  ;  ;  ;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几点看法_民间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