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1]2004年在《订单农业的发展与规范化管理》文中研究说明订单农业作为目前我国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一种主要产销方式,是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市场经济下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订单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经营。 但是,订单农业作为农业市场化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订单合同内容不详细,程序不完善,运作不规范;产销双方时常出现矛盾,违约现象突出;有些地方对订单农业支持不够,实行订单农业的范围还不广,农产品购销渠道还不畅,农产仍存在卖难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中国农业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因此,研究和探讨订单农业发展与规范化管理课题,使订单农业向规范化、法制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好当前的“叁农”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订单农业理论研究已取得的成就,从我国订单农业的发展实践出发,采用契约经济理论、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经济理论等作为理论指导,运用了案例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法等大量研究方法,以食用菌订单产销为范例,通过对两种模式四种类型订单的实证分析,阐述发展订单农业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考察评估订单农业的发展现状,旨在探索订单农业发展与规范化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各参与主体的相互关系和行为取向,提出订单农业规范化管理的对策措施,为订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文第一章是引言部分。概括和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订单农业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第二章是订单农业的一般理论认识,介绍了订单农业的概念及其理论渊源;订单农业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发展订单农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订单农业的四项发展原则。 第叁章是以食用菌产业为例,对我国订单农业运行的实证分析。首先论证了食用菌产业订单产销发展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际案例,对食用菌订单供需方的主体行为、利益关系以及风险机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形成订单农业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进行了探讨。 第四章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并结合当前的实际,从订单农业发展和规范化管理两方面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提出了对订单农业规范化管理的八项对策措施。订单农业的规范化管理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管理,而是一个静态、动态相结合的管理;它不是事后管理、结果管理,更是一个事前的管理,过程的管理。订单农业在我国的应用是客观现实的选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现阶段发展订单农业需要在风险规避机制、微观管理和服务、宏观政策环境优化等多方面创新,趋利避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订单农业的应用效果。
吴荣胜[2]2004年在《闽东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邓小平提出我国农业改革和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中第二个飞跃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叁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叁农”问题,是社会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来自农业生产地区的社会学学生,更关注“叁农”问题。本人利用自己的家乡闽东的优势,选择闽东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研究的对象,以促进闽东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发展高优农业,促进闽东顺利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和搜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史观、党的农村政策为指导,运用社会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理论和农业产业化基本理论,实证性地对闽东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探讨。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区,闽东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资源优势和多样化的产品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区域化布局,以水产、茶叶和食用菌叁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商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但闽东地区农业产业化尚处于初始阶段,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与困难,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规模小、农产品加工业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本文通过客观地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与对策: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以“两带一区”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布局,以茶叶、食用菌、水产叁大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扶龙头、创品牌、拓市场”为工作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建设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名牌农产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宁台合作、全面提高农业参与者素质,推进闽东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闽东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的分析、论证,闽东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结合起来,以市场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结合起来,按照“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同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以开拓国内、国外市场; 把政府引导与群众首创精神结合起来,走政府引导与农户、企业唱主角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
李晓霞[3]2013年在《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依托优异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古田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在调整古田县的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古田县的繁荣与稳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古田县食用菌的产业产业化的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及其发展战略方向进行分析对推进县域乃至叁明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制定产业发展提升的策略,运用SWOT分析法,对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进行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设计,明确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集中于产业基地建设、进行科技创新与推广、完善市场体系、构建标准体系和培养核心品牌等。为此,需要从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发展机制、科学考核评价机制、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和目标责任落实机制等方面进行保障体系构建。
徐男[4]2011年在《食用菌营销渠道模式的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营销渠道连接着农产品生产与消费需求两端,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全国消费者农产品消费需求的保障和八亿农民生计的改善。食用菌作为我国近年来各地区大力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是很多地区农业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而为其构建合理的营销渠道是对该产业继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促进。本文以农产品营销渠道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如何在现有市场条件及产业环境下依据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特点与农产品的属性特征,为区域食用菌产业发展选择最优的食用菌营销渠道模式。文章在回顾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相关理论及渠道选择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我国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几种营销渠道模式,而后构建了食用菌营销渠道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系统比较分析了几种营销渠道模式的优劣势。全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区域食用菌产业发展中营销渠道的构建提供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言。介绍了产业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理论分析。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理论、营销渠道的选择设计理论进行了综述分析;第叁章,农产品营销渠道主体分析及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的归纳。本节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中的主体成员,而后对我国现有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叁种具有代表性的渠道模式类型;第四章,方法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章首先通过文献分析,确定实证研究方法,选择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作为指标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方法。而后,根据食用菌营销渠道模式评价选择的原则及分析方法的要求,从渠道主体利益保障、渠道运营能力、渠道竞争力、产业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食用菌营销渠道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实证研究。选取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营销渠道模式作为分析例证,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并最终对叁种渠道模式进行了评价做出了比较分析,分析了叁种模式的特点与优劣势。第六章,对策建议。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我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态势,对我国区域食用菌营销渠道的建设提出合理性的对策建议。
翟勇[5]2006年在《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对中国生态农业(CEA)发展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改善我国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等,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具有较大差别。CEA是遵循生态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以生态、经济、社会等叁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起来的多组分、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体系。(2)CEA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理论体系还存在过于理想化与综合化、发展阶段理论薄弱、发展战略思路还不很明确等缺陷;技术集成度不高,关键技术不过硬,政策、管理与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等,严重制约着CEA的可持续发展。(3)CEA至少受到生态学、经济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农业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的共同支撑。CEA富有特色的理论内涵还应当包括生态农业系统适度投入论、生态农业物质-经济循环论、生态农业产业论和生态农业工程论等。(4)CEA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为: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整体协调、科学先进、勇于创新、规范可行的原则,以CEA产业化创新发展为核心,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技术升级战略、政策保障战略与区域推进战略,并结合科技、政策、管理、社会参与等机制创新,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资源环境安全的双赢目标,并用10年左右时间,使CEA成为我国农业的主体。(5)CEA创新发展战略体系包括产业化发展战略、技术升级战略、区域推进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等四大组成部分。该总体战略框架以产业化战略为核心,以技术升级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为保障,以区域推进战略为主要方式,通过多个战略的有机组合和组织管理等机制创新,有计划地实现CEA创新发展体系。(6)产业化战略是CEA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主要包括农产品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深加工战略、循环产业链战略和服务与营销战略等六大层面。其中,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农产品深加工战略是CEA产业化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其他战略是CEA产业化的重要保障或特色内容。近中期CEA产业化重点领域为基地商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型生态产业。(7)技术升级战略、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是CEA的重要保障战略。技术升级战略框架包括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成果转化功能强化战略、科技投入保障战略和科技素质升级战略,其核心是科技创新战略。近中期CEA技术升级的重点领域是: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农产品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型和高效型生态模式等。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战略、全民参与战略、信息与市场战略、示范推广战略、组织模式创新战略等。其中,政策保障战略和组织模式创新战略是该框架的核心内容。(8)区域推进战略是实现CEA的主要形式。按照东北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内陆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和青藏高原区等8个生态农业区域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各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要点与发展方向。(9)CEA模式创新的原则是:整体协调、适时适地、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等。(10)制约CEA模式推广效果的内在机制是:比较效益低而劳动繁杂的模式、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模式、缺环断节和缺乏配套技术的模式、不考虑农民意愿而强制推行的模式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推广。(11)CEA模式创新的基本内容包括产业模式、技术模式、管理模式和区域模式创新等四个层面。产业模式创新是CEA模式创新的核心,区域模式创新是具体实现形式,技术模式与管理模式创新是重要保障。未来CEA的重要产业化模式有:基地生产型、科技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等。技术模式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生态投入品研制、农田污染控制、农产品清洁化生产、农产品和环境质量快速监测等。未来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农户自主型、农民组织主导型、政府组织与引导型、企业订单与市场引导型等几种类型。本文提出了我国8大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方向、主导模式及其相应的模式群。(12)从结构、功能和效益叁大层面,用28个综合指标初步构建起了CEA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该体系对市级、县级和乡村级等不同尺度的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评价,为CEA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13)剖析了制约CEA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的五大元素,即政府、农民、企业、科技人员和消费者等因素,提出了CEA的未来政策取向。(14)CEA组织与管理机制创新的基本模式为:政府引导下的科技实体与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民群众与企业主体建设的框架模式。本模式揭示了农民群众与企业是CEA建设的主体,是CEA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是CEA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15)CEA创新发展的重大措施主要包括: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政策与投入体系、理顺社会参与机制、创新管理与组织模式等。
熊明华[6]2004年在《浙江省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一方面,农产品供给已由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又将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农产品中残留的有害物质不断增加,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农业标准化,促进资源的有效、合理、充分利用,对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针对浙江省农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旨在分析现阶段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实际效果、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第二章对农业标准化定义进行了历史回顾,分析了农业标准化的分类、任务,论述了标准化原理在农业标准化中的应用;总结了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第叁章介绍了国际主要的农业标准化机构,并从管理法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叁个方面分析了部分西方国家的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介绍了我国农业标准化从起步、发展、停滞、恢复、高速发展所经历的五个阶段;通过对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分析,分析了我国值得借鉴的几点启示。 第四章分析了浙江省农业和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概况。通过对20个县市区的调查,分析了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实际效果。 第五章在对405户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品质相关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采用标准组织生产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对政府主导、企业(公司)主导、经济合作组织主导这叁种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及其利弊作了分析;通过对四个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了合作经营模式在浙江省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农业标准在合作经营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七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障碍因素结构定量分析的工具,通过对浙江省20个县市区的调查数据处理,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其结构。 第八章在前几章的研究基础上,经过前期的访谈和调查,确定了14个促进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措施,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财政支持、市场调节、制度和组织保障、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九章是结论和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回顾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并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浙江省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调查认为,目前全省农业标准化实施效果较好。而论文通过对20个县市区的调查分析,发现现阶段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实施效果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并不理想。针对各地将农业标准制定数量的多少,看成为衡量当地农业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指标,论文通过调查得出了各地农业标准制定数量的多少,并不能导致农业标准化实施取得好的效果,而增加对农业标准化经费的投入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2.影响农户采用标准组织生产的因素,己经有大量的定性研究。本论文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通过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向他们提供图书资料,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指导,鼓励各类中介组织发展定单农业,可促进农户采用标准组织生产的结论。 3.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课题组,通过调查认为,在浙江省农业标准推广实施过程中,种植业的标准推广应采用政府主导的模式,而养殖业的标准化则应以各类中介组织主导的模式为主。论文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认为即使在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中,各类农业中介组织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以各类中介组织为主导的合作经营模式是浙江省农业标准推广实施的最佳模式。 4.在合作经营的模式中,各类中介组织与农户签订的契约,通常被看成是双方的买卖合同。论文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论述了合作经营中中介组织与农户所签订的合同具有买卖合同和技术合同的双重性质,买卖合同中的内容是基础,技术合同中的内容即农业标准是核心、是关键。 5.对于如何进一步促进农业标准化的发展,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农业标准的制定、宣贯过程,以加快农业标准体系、推广实施体系、服务体系、监测体系、农产品评价体系等五大体系的建设为核心内容,且大多为定性研究。而论文则从实证的角度,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浙江省发展农业标准化的主要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从财政支持、市场调节、制度和组织保障、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许文苹[7]2011年在《我国地理标志初级农产品协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理标志(简称,GI)作为保护和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在我国获得广泛推广和飞速发展,并开始在当地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GI商标的准公共品属性,我国GI品牌产品市场和消费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杂、混、乱现象,直接威胁着GI品牌价值成长与长期经济效益实现。本研究从我国农业发展国情出发,基于国内外GI研究关注焦点与核心问题,结合我国“叁农”问题与农业产业改革和农产品品牌市场发展实际需要,重点研究解决我国GI初级农产品发展模式及其管理运营机制等GI品牌治理实现问题。研究以建设和完善适宜中国发展国情的GI初级农产品主导发展模式和建设完善我国GI初级农产品协同管理体系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实证研究方面,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20个GI品牌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当地农户和行业中介机构,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与调查问卷分析双重途径,分析揭示了制约我国GI初级农产品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该领域今后应关注的核心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博弈论等基本理论,对现行国内外GI农产品主要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对比分析,探寻GI初级农产品品牌治理与产业发展的最佳机制与模式,提出了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冲突解决机制与协同管理框架。在研究成果方面,研究提出了农业合作组织在保障农户权益,协同农户生产确保GI产品质量标准化实施,节省政府治理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核心价值,从组织机制上切实保障了当地GI初级农产品的发展;提出将协同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地理标志初级农产品发展模式中,通过协同管理改善和化解GI产业内不同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冲突与矛盾的显着作用和现实价值;研究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GI农业合作组织和建立GI农业合作组织参与下的GI初级农产品协同管理体系的若干建议,论证了在我国发展该系统的可行性,并根据产业成熟度与经济发展维度的不同设计完善了四种农业合作组织参与下的GI初级农产品协同管理模式;研究建立了GI初级农产品协同管理体系项目工程实施多项目分析模型、决策模型与综合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建设和完善GI初级农产品产业协同机构功能框架的基本思路框架,为科学有效地治理GI农产品品牌成长中的“公地悲剧”提供了借鉴。
汤咏[8]2006年在《中国蔬菜出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得到了巨大发展,出口贸易额不断上升,出口品种不断扩大。然而,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出口蔬菜的年平均价格不断下降了;蔬菜出口量增长速度缓慢;蔬菜出口的标准被进口国要求得越来越苛刻等等。中国蔬菜生产已有的规模和继续扩张的势头,使蔬菜国际市场开拓不足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扩大中国蔬菜出口,积极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不断占领国际蔬菜市场,已成为当前中国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蔬菜出口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是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促进中国蔬菜出口策略的基础。 蔬菜出口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蔬菜生产性因素,中国蔬菜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中国蔬菜不具有比较优势,那出口受阻符合国际贸易中的分工原则。要增加中国蔬菜的出口就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蔬菜产业的生产优势,进而提高蔬菜的出口竞争力。二是蔬菜非生产性因素,如果中国蔬菜具有生产层面的比较优势,那么为什么中国蔬菜在出口层面的竞争力不明显,即为什么中国蔬菜的比较优势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蔬菜出口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国内的蔬菜技术标准、组织体系和营销体系、国际市场的蔬菜需求量、国际标准及非关税壁垒等因素对中国蔬菜的出口会产生影响。因此分析和评估中国蔬菜产业生产层面的比较优势和出口层面的国际竞争能力,研究如何使中国蔬菜产业的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农业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有助于指导蔬菜生产流通企业更好地面向国际市场进行生产经营,为政府采取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本文拟从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蔬菜产业的生产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中国蔬菜出口主要因素,提出促进中国蔬菜出口的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蔬菜生产和出口的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蔬菜生产大国,也开始成为蔬菜出口大国,但是中国蔬菜出口额占总产量的比重远远低于其他蔬菜出口大国,中国还不是一个蔬菜出口强国。近几年来,蔬菜出口价格不断下降,出口量的提升并没有带来出口额的提升。 由于本身固有的缺陷以及在适用范围上的极大局限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不能
曹玮[9]2011年在《对苏州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蔬菜质量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问题日益突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蔬菜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在对外贸易中我国的蔬菜质量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些年我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做了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整治,但这些相关措施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从这些年的实践经验发现,我国的蔬菜质量安全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一种信息严重失衡的状态,而且,政府对此也很无奈,也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来完全解决蔬菜安全问题。由于蔬菜质量安全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我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探索一条从现阶段的质量低不安全低效转变到高质量安全高效均衡的新模式,从根本上来解决蔬菜质量安全问题,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成为一个热点论题。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对苏州市的蔬菜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从而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初步形成了以农业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协作的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制定了具有苏州特色的蔬菜质量安全的一系列标准方案,并通过对高水平的蔬菜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来推广蔬菜质量安全标准,探索和完善蔬菜质量安全的监测工作及蔬菜市场的准入工作,全面实行蔬菜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标准。同时,市政府也加大了对蔬菜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力度,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有关蔬菜质量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2、苏州市主要从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保障、追溯系统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来开展了蔬菜产业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本文是在已有的关于全国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研究的基础上,来分析了关于苏州市的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实践,通过调查研究剖析了关于苏州市在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市场准入制度等体系。3、苏州蔬菜质量安全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生产环节方面的问题土壤污染严重,农业投入品有问题,标准建设的体系不完备,蔬菜安全可追溯系统实施有难度和蔬菜质量安全政府监管力度不够。4、在对以上几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提高苏州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完善蔬菜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的蔬菜质量追溯机制,严格执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强化责任意识,推进蔬菜质量全程监管。加强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和生产基地的建设;提升蔬菜标准化水平,加强生产环节上的管理,强化源头监管,重点从对农业投入品的合理投入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两方面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订单农业的发展与规范化管理[D]. 王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
[2]. 闽东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与对策[D]. 吴荣胜. 福州大学. 2004
[3].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李晓霞. 福建农林大学. 2013
[4]. 食用菌营销渠道模式的评价研究[D]. 徐男. 华中农业大学. 2011
[5]. 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 翟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6]. 浙江省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对策研究[D]. 熊明华. 浙江大学. 2004
[7]. 我国地理标志初级农产品协同管理模式研究[D]. 许文苹. 天津大学. 2011
[8]. 中国蔬菜出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汤咏.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9]. 对苏州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D]. 曹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1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订单农业论文; 食用菌论文; 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规范化管理论文; 初级农产品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 组织保障论文; 三农论文; 蔬菜论文; cea论文;